疫情当前,实体书店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个2月,知名实体书店单向空间收入下滑80%,不得不在网上发起众筹;当线下平台受到重创,短视频却风生水起,聚集了大批用户;与此同时,医疗健康行业也备受瞩目,线上医疗网文搭上顺风车;比线上文娱更受欢迎的商品,依然是疫情期间最紧俏的口罩,那么,该如何缓解人们的口罩焦虑呢?全媒派节选头牌观点用户优质评论,带你看看最近泛传媒领域发生了什么。
单向空间在线众筹
每天只能卖出15本书,电商销售也几乎腰斩,单向空间发起在线众筹。当许知远也加入了文化商人的自救之路,实体书店还有戏吗?
事件链接:
众筹非长久之计,书店必须融入商业模式
慕容集团吃瓜群众简单:
再有情怀也还是要恰饭的。我很惭愧,虽然每次去实体书店多少会买一两本书,但基本带回家都吃灰了。然而还有更多人,走进书店只是单纯逛一逛打个卡。“救救书店”的声音会让不少人被触动,但出钱又出力的怕也是少数,而且仅仅靠众筹也不是长久之计。虽然读书人往往有傲骨,不愿被世俗所污浊,但融入这个商业化的社会,能按时恰饭才能继续寻求书中的理想国。
书的价格压不下来,是没法跟线上抢生意的
GAM传媒总经理霍栩聪:
我本身就是个书虫,每个月少则也要看四五本书,书店也去得不少。但去逛的多,买的少,除非遇上一些开度、设计有意思的才会买。很多时候还是逛完回来网购,毕竟价格放在那里。如果书店没法把价格压下来,是没办法跟线上抢生意的。很多书店也尝试增加其他的收入项,但这更多只是补充,而且还增加了投入,也不见得有很好的利润。说到底,书店还是得在书上下功夫,回归核心才有可能解决普遍面临的困境。
实体书店早就站在悬崖边上
清华五道口学院研究员安洳誼Ruyi:
书没有保质期,相比之下,其实书比餐饮、电影(制作)受到疫情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实体书店在大环境下本就已经岌岌可危,所以才更令人心疼。可是平心而论,一线城市购买实体书最大的敌人是房价啊。
短视频流量只是暂时虚高吗?
春节至今,短视频平台人气猛增,承载了网民知晓信息和娱乐休闲的双重任务。突然涌入的流量让短视频平台吃进红利,但当疫情散去时,这些是否又会一哄而散?
事件链接:
流量涌入后,将促进创作的正循环
朝景投资合伙人李石:
不会一哄而散,短视频是比阅读文章、玩游戏更轻松和低成本的娱乐活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最有竞争力的娱乐方式,并会长期占用他们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的核心焦点就是能产生正循环,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进而使短视频的吸引力更大。
但是要有所区分,短视频好,利好的是平台,并不一定是做短视频的人。高度竞争利好两类人:第一类,专业的长期经营者;第二类,人工智能生产的资产。
流量涌入后,更需要有危机意识
财经领域自媒体人冷眼慢工: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流量大的时候,是做转型和战略调整的最好时机,把该做的做到最好,甚至要比小平台更有危机意识,不然潮水退去一地鸡毛。
疫情之下,有不少企业急冲冲想转型线上,或卖货、或玩直播,其实都是泡沫而已。原因:第一,没有用户积累;第二,没有对所在行业所在内容做深度调研;第三,不管是做短视频还是直播,都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口罩焦虑何时解?
买不到口罩几乎是当下大部分人面临的难题,随着疫情的持续,电商平台虚假销售案例数不胜数。抢购秒杀基本没戏,加之假冒伪劣盛行,口罩当之无愧成为硬通货。为了买口罩,你下载了几个APP?
事件链接:
下了20单,买到5个口罩
Tech星球作者李晓蕾:
一个关于买口罩的惨痛经历:在十多个电商平台前前后后下了将近20单,一共买了近700个口罩。最后,有物流消息的有105个,真正拿到手的口罩仅有5个,剩下其他的都没着落,比如,海淘口罩,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班延误,物流停滞在了加拿大多伦多。每天都在例行发出天问:到底哪里可以买口罩?
制造商短缺、物流停滞,口罩还要飞一会儿
科技领域自媒体人郭静:
两个问题。
1.电商离开制造商也没办法独立生存,电商自己并不能凭空产出口罩,而制造商的口罩基本上刚出厂就被买走了。
2.现代贸易的基础是运输。疫情期间,整个物流体系基本上无法流转,商家就算有口罩,物流跟不上也没辙。
上海嘉盼法人代家传:
医用口罩的工厂主要是服务本地的市政、医院等,以保证疫情下的地方政府工作和医院防护工作,一部分发放到市场上,市民只能限量购买。
各大平台暂时都处于断货状态,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涉及面非常广,从医用一次性口罩、消毒酒精、防护服,扩展到被划分为劳保用品的民用口罩、民用防护服等。
按照目前疫情确诊的人数下降速度来看,3月份仍是口罩的高度消耗期,口罩依然会处于物资紧张状态。
医疗网文能帮你了解医生吗?
疫情刺激下,医生成为举国关注的职业群体,网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想象医务人员的生活,医疗网文的数量和受关注程度得到爆发式增长。那么,网络文学中的医生离现实世界有多远?读者从小说中得到了什么呢?
事件链接:
医疗网文增进了读者对医生群体的理解
头牌观点用户隐身:
看了《手术直播间》,也看了一点点《大医凌然》。之前医患关系复杂,这段时间,医生群体备受关注,网文让我看到医生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到他们的不易。还学到了一些医学常识,比如,如何跟医生沟通自己的症状、先进科技对未来的影响等等,感觉挺好的啊,期待影视剧作品出现。
医疗网文或有医学伦理等问题
农工党上海文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姚耀:
对于医疗网文及未来可能火起来的医疗视频、直播等,我认为,首先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就是医学伦理,其次是患者的个人隐私,最后是治疗标准化及规范化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门派之争”。虽然互联网+是未来医学必然插上的翅膀,但目前现状仍然是:热衷网文的医生99%不可能是真正的好医生,好医生根本没空、也不想频繁触网。
进入小程序头牌观点,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