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但丁密码》谈到自我怀疑(上)

(零)引子

前几周看了《但丁密码》,有一点感想,记得当时写下来一部分,想着之后整理一下。现在却找不到了,只好重写一遍吧。

《但丁密码》故事很简单,一名科学家认为人口数量激增是现代各种问题的根源,地球已经快要承担不了如此庞大的人口。因此他认为人类需要一次主动的行动,消灭一半人口,以短痛代替长痛,避免未来可能的大灾难。作为生物医学家,他发明了一种病毒,用来达成这个目的。整个故事就是主人公寻找病毒的探险,其中穿插着一些悬疑的情结,结局依旧是美好的,病毒被及时收缴,一场大灾难成功避免了。

看完电影我想到的是这样几个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判断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假如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采取行动,这个行动能够拯救大部分人,但会伤害到少部分人,那么这个行动是否应该被执行呢?或者说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执行呢?

(一)说明

思考这些问题之前,需要先做一点说明,这是后面的内容的前提。

我认为,世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讲信仰的,一种是讲逻辑的。

(1)讲信仰的人

讲信仰的人一般对于自己信奉的东西抱有虔诚的固执的信念,就算你摆出一大堆论点论据,有充足的现实依据,他依旧可以说你说的全都是错的,上帝(/圣人/我妈妈)说的才是对的。任你八面攻击,我自岿然不动。

况且,严格说来,你也很难严格证明某个道理,毕竟归纳法、演绎法都有缺陷,你很难证明你说的是真理。对于不可救药的怀疑论者,他可以一直怀疑下去,弄得你自己都慢慢失去自信,除非你是头脑非常清晰地哲学家,否则很难破解这种怀疑。

不过大部分讲信仰的人都不会是不可救药的怀疑论者,因此也不用担心他用这些疑问来反驳你。

(2)讲逻辑的人

另一种人是讲逻辑的人,你摆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他会反驳你,用讲道理的方法。有句话说真理越辩越明,说的就是这两种人之间的辩论。真正理性的人是对事不对人的,他们就观点论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

一个反例是,在辩论中,有些人会说你,肯定是收了别人的好处才替他们说话的;人品不好所以讲的是歪理……总之他们有种种理由来攻击你,而不是就事论事,因此跟他们是无法真正讲道理的。

(3)信仰和逻辑的由来

人天生是不习惯不确定性的,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个解释体系,来应对内心的恐惧。

比如在远古时代,自从有了思想,人类对于疾病、地震、日食是充满恐慌的,在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里生存是没有安全感的。于是才慢慢进化出来各种神话、巫术、原始宗教,这些在当时都是先进的,解决了人类生存的迫切问题。

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宗教被更有实力的宗教所取代。不过其本质依旧是提供一个解释体系,解决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

再往后,科学渐渐发展起来,通过逻辑、理论、观察、实验,很多旧理论被取代。现在我们不会再认为地球是平的,干旱是因为老天爷不愿意下雨。

(4)讲信仰的人V.S.讲逻辑的人

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两种解释体系,一种是科学,一种是信仰。

对于选择科学的人,他面临的是无底洞,因为科学的重要性质是可证伪性,你需要不停地反思,通过逻辑与事实来证明一个个理论,这本身就是件很消耗脑细胞和注意力的事。

对于选择信仰的人,相对就轻松多了。我只需要相信就行,不用费脑力去思考为什么。自由的代价是很高的,是少有人可以承受的重量。因此放弃自由,选择相信别人是件成本很低的事,是很多人的最优选择。

综上,这里的内容是写给讲逻辑的人赏脸看的,我认为我们有对话的基础。对于讲信仰的人,我也表示理解和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但丁密码》谈到自我怀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