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众筹与“我”渐行渐远

Once Upon on a Time...

大约是在“点名时间”刚刚创立的那一年,我在那个平台上发起了我自己的第一个众筹项目——《玩主 Vol.2》。那个时候,国内很多人对于众筹的认知还是非常简单的,对于Kickstarter也是从未听闻,而我则因为中国有了一个KS的“山寨”网站而兴奋不已,10%的服务费在我看来也是合情合理。大约一年多以后,我准备开启我的第二个众筹项目,期间我已经听说“点名时间”开启了免费模式,带着些许的担心(在国内,任何举着免费大旗的商业产品都会让我格外戒备,没有收入就意味着你要听别人的),我再一次联系了点名时间的客服。这一次,他们拒绝了我的项目,理由是我的项目和他们网站“气场不合”。我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漂亮的掩饰罢了,此后的几个月我便发现,原来他们彻底转型成“山寨”科技品的众筹站了……

而我,这个时候找到了另外一个众筹站——追梦网。他们的编辑非常积极的和我反复沟通关于那个项目(《狗头人之世界创建指南》)的种种,虽然在她眼里我的项目一直不大能理解,但是我的这个草根项目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即便是我也没有想到,据说他们还曾就我的项目开会讨论过)。对于这次合作,我不但对于结果满意,更是对过程感到高兴,虽然他们的平台还有缺陷,但我认为他们会变得更好的(他们是当时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收费平台)。可是……2015年,我不得不再次放弃了他们。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准备第三个众筹项目,当我满以为可以顺利地和追梦网再次合作的时候,我却得知他们也“升级”了——全面转移到了微信平台上。他们的变化,对于我而言其实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因为我的项目从不是什么大众题材,也不指望能有多少平台上的用户给予支持,每一次我都是依靠自己的宣传和方式,将用户吸引到某处并给予支持的。那么现在的变化,意味着我要给我的用户设置至少两道门槛:使用微信、使用微支付(同时,感谢这场支付战争,支付宝在此无用)。

我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天天关注互联网行业或者是众筹行业的人,所以当我得知这个旧闻的时候,我多少有些愤怒。我不得不和那个之前的“恋人”迅速分手,并寻找下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而我却发现,在经过3、4年的时间后,我当初向往的(美国大行其道的)众筹模式不但没有被中国的企业进一步复制,还变成了几乎另一副模样——我曾认为的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业模式变成了一套令我多少有些反胃的东西。

在我试图进一步“抹黑”中国式众筹之前,我先向各位读者坦白一件事:我的众筹项目基本都是代理国外的桌面 角色扮演游戏类产品,并进行翻译出版的类型。所以,这并非是多么具有原创性的项目,也不是很多人最关注的问题,但我相信,如果您曾对国内众筹网站有过思考的话,我的问题同样是很多项目发起人的问题,甚至我自认为我比大多数草根项目发起人更有代表性。

这两年来,众筹这个词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新宠。好像之前死掉的团购网站一夜之间又都跑来抢这块蛋糕一样,各个金主先后推出各种“主题”的众筹站——农副产品、艺术演出、科技产品或者音乐等等,也还有依模式划分的,大致可以分为股权类和预售类,好不热闹。但是,我发现虽然众筹类网站多了许多,可适合我的平台却几乎没有了。有些人会问,你想要什么?我觉得就是一个词:kickstarter(当然我也希望加上Indiegogo,或者期望有模仿Patreon的平台出现,我想多了,我知道)。

我眼中的Kickstarter

Kickstarter这个平台作为“众筹”模式的代名词,我想不会有人有异议。在这个基础之上,很多人进行了些许的调整和创新,有了更多侧重点不同的众筹网站。那么,作为众筹代名词的它,到底为何如此让我着迷呢?

草根。我认为众筹平台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为众多的草根团队、草根个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创新机会。我们知道,任何创新都是成本很高的,其不可知的未来也是要必须承担的代价(不然中国人早就走上创新之路了!)。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直接面对你的潜在客户,向他们传递你的想法,获得他们的支持!你不用听渠道商的“鬼扯”,也不用在家闭门研究“社会现状”对于你产品的影响等等……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发起项目”来得到。

可是,现在国内受青睐、活跃的众筹项目发起者是谁呢?在我看来,大都是一些不缺钱的团队,他们只是来这里做“宣传”的,或是来这里找更大笔的投资的。草根,或许早已被重新定义为“鸡肋”了吧。

梦想。另一方面,我认为,众筹平台的出现,给了很多梦想家一个机会,一个聚集同好的机会;一个圆梦的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或许,这是一种过于简单且天真的想法,可以说所有梦想也都是简单且天真的,但是,当这一梦想是成百上千人共同的梦想时,它距离真正实现其实也就仅仅一步之遥了。这可以说是众筹站的另外一个核心价值,只可惜无论是支持者还是网站平台都不能免俗——我掏钱能够得到什么实惠?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这些平台在烧钱的同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商业利益。众筹这种模式,在中国这个贫瘠的土壤上,注定是小众的。在中国,哪个投资人烧着钱却甘愿做“穷人们”的小众产品平台呢?事实上,无论是京东跳坑,点名时间摘帽,追梦网升级,都是力图在大众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它们早已经把那些最愿意在(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平台上掏钱支持的用户给抛弃了。

厚积薄发。此前,据我所知,国内的网站追求所谓的项目成功率。当然,我完全理解这个数字对于网站、潜在项目发起人、潜在投资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根据上面的逻辑,网站中“胎死腹中”的项目必定可以将西湖“填平”了,这绝对不是大多数人想看到的。但是,我还是想粗暴地指出:在创意文化产业中,95%的产品都是垃圾!如果没有这95%的垃圾,就不会出现5%的精品(看看Kickstarter这几年中,项目的“成长”就可以印证我的这一观点)。如果我们能够真的接受这条真理,那么你为何不能接受较高的项目失败率呢?做好平台应该做的事情,剩下的交给市场吧,可以么?

行文至此,我想我已不必再多说什么,作为一个小小的用户和项目发起人,我无力说服这些在互联网业内打拼的公司CEO们,我也尽力让自己相信,他们做出的选择或许是最适合当下中国国情的。他们的公司需要做大、做强、做到全国第一、做到世界第一……可如果中国,没有足够多的、能够正常运转的、服务各种小众市场的、坚持理念不变的小微企业们,所谓中国梦的一部分,全民创业注定将成为虚无缥缈的口号。

其实,“急功近利”几乎可以解释一切问题,那么,我就祈祷中国快快结束这个时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众筹与“我”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