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鑫感①|“鸿门宴”里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我很喜欢读《史记》,有事没事经常拿出来翻翻,不知不觉间,发现整套书已经读完,有些重要的篇章更是来回读了很多遍。虽说这本巨著我本无资格去评论,但是读多了就想写,实在是有欲罢不能之感。思来想去,大的方面不敢写也不会写,就围绕小的细节讲讲自己的感受吧。

在我眼里,司马迁写的最好的一篇是《项羽本纪》,这其中,最精彩的内容又属“鸿门宴”,所以这第一篇感受,就从这“鸿门宴”开始。

我本身是江苏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曾多次去过徐州、宿迁、淮安等苏北地区。每当来这些地方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欲罢不能会想到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呈现出楚汉相争的激烈场面。比如我们熟知的刘邦是徐州沛县人,项羽是宿迁人,韩信是淮阴人,当年围在他们身边的那些大人物、小喽啰们,大多要么是生活、要么是工作于这片土地。所以有人说,秦亡汉兴,楚汉相争,其实就是一帮苏北人在“窝里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从苏北打到了中原、从几千人斗到上百万人。

去过徐州的人肯定都知道,徐州有个古迹叫“戏马台”,这是当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所以叫“戏马台”。

大家可能就奇怪了,当时天下未定,项羽不去积极备战,还有心情在家看“戏马”?这家伙想什么心思?

这就跟项羽本人的性格有关了,在秦朝刚刚灭亡之时,项羽的实力是最强的,是当时各个起义军的“盟主”,怎么分地、封王,都是他定的。他自己选择了回到老家,原因就是史书里记载的那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跟现在的暴发户一样,有钱了就得回去让乡亲们看看,这才叫真爽。

项羽也一样,既然回来了,那肯定要嘚瑟啊,他坐在山上喝喝酒、吃吃肉,看着下面的战士和战马走来走去,那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多么威风、多么爽啊!既然阅兵不是为了战备,而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所以不叫阅马台、而是戏马台,一字之差,就写出了画面感,道尽了中国人的语言智慧。

在项羽回到老家“戏马”之前,发生了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鸿门宴”,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秦朝灭亡之前,楚怀王(名义上是刘邦、项羽的领导)就跟大家约好了,“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哪个先攻进秦朝的首都咸阳,哪个就在那称王。

然后就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最后是刘邦先攻进去了,刘邦或许以为自己真的就能称王了,或许看到秦朝那么多的美女珍宝把持不住了,把函谷关一守,不让别人进来,准备自己开始耍起来了。

这下项羽就怒了,我拼死拼活吃了这么多苦,最后好事全给你刘邦占了,史书记载,项羽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过来就是,大家伙吃饱了,明天就去跟刘邦的军队开战。

而当时双方的兵力如何呢?项羽的兵是40万,号称百万,刘邦的兵是10万,号称20万,4个打1个,肯定是打不过啊。

这时,历史就出现了一个神奇而诡谲的转折点,项羽的叔叔项伯,跟张良很熟悉、关系很好,当晚就偷偷跑到张良这说,你快跟我走吧,明天我侄子就要杀过来了,留这肯定是死啊。张良多聪明啊,赶紧拉着刘邦见项伯,刘邦当夜就跟项伯喝起小酒,并且还认了亲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项伯说,说的这些话实在是太精彩了,必须原文引用: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大家看看,放到今天,刘邦就是个大戏精,这家伙明明是自己想享受,却说我做的这些就是为了让你项羽来享受,目的是怕被别人给抢了。你说这话谁信呢?反正我是不信,但是项伯信了,回家一说项羽也信了,这项伯就让刘邦明天一大早到项羽这里来道歉,刘邦第二天就过去了,一起吃了顿饭,这就是鸿门宴的发生背景。


接下来的事情,都是耳熟能详的情节了,原文很精彩、很精彩,建议大家重读一遍,这里就不全部引用了。参加这个饭局的人里,刘邦这边还有张良、樊哙,项羽那边还有范增、项庄,还有一个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项伯。

人物齐了,故事就正式开场了,主要有五个情节:

一是刘邦致歉、项羽留宴刘邦上来就以“臣”自居,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项羽绝对没有反心,是小人乱进谗言!项羽相信了,就跟刘邦说吃个饭再走。

二是范增主杀、项羽不听。在饭桌上,开始气氛应该还是蛮好的,饮酒作乐,这两杯酒下肚,范增可坐不住了,把自己的玉玦举了多次,告诉项羽早下“决定”,杀掉刘邦,但是项羽不听。

三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于是就把项庄拉进饭局,让他舞剑助乐,趁机杀掉刘邦,但是神对手项伯又站了起来,他也舞剑,保护刘邦,昨天才一起喝得酒、认的亲家,怎么能眼看着被杀掉呢,绝对不同意!

四是樊哙闯入、以死相争。这樊哙当年是个屠户,为人爽气,对刘邦更是赤胆忠诚,听说刘邦在里面有危险,二话不说就冲了进去,你别看他是个粗人,却说了很多有道理的话,这个原文也必须引用: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尔,窃为将军所不取也。

说项羽你这个家伙没良心,我领导对你怎么样?到了咸阳城,花花世界什么都不碰,封在那等你,你到好,不给封赏,现在还想杀我的领导,我都替你感到羞愧!把项羽说的无言以对,只能在那喝闷酒。

五是沛公闪人、张良善后。到了这份上,气氛就尴尬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要杀要打的,还喝什么呢,刘邦就出来上了个厕所,樊哙就建议刘邦赶紧跑,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张良估计刘邦差不多安全到家时,就进去跟项羽打招呼,还送了点小礼物给他和范增,范增气死了,直接把东西摔地上,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掳矣”。跟你小子没话说了,我们以后都要死在刘邦手里啊!

以上就是“鸿门宴”的整个过程,有很多人都说,这次的宴会是一个转折点,间接促成了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所以我和大家一样,有一个疑问,怎么鸿门宴上看到项羽一直在喝闷酒,为什么不下定决心杀掉刘邦呢?历史往往没有那么简单,我细细思考和挖掘了下,发现背后的原因还不少。

第一个原因:杀不掉。这并不是因为刘邦本身有多强,“鸿门宴”时刘邦也就带了百余骑过去,张良再聪明、樊哙再英勇,只要项羽动动手指,全部玩完。关键人物还是项羽的叔叔项伯,要知道,仅仅就性格来说,项羽这个人是很重感情的,在秦朝灭亡、主持分地封王工作时,不顾舆论的压力(当然他也不怕),旗帜鲜明地让自己的家人、跟在自己后面混的小兄弟们去好的地方。项羽非常听项伯的话,这范增让项庄来舞剑,项伯就立即站了出来保护刘邦,如果项羽想杀刘邦,项伯肯定出来硬顶,可以预见,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第二个原因:不想杀。在“创业”起步阶段,刘邦和项羽都是项梁(项羽的另外一个个叔叔,他们家世代为楚将,人才辈出)的手下,这么多年共举抗秦大旗、历经风风雨雨,大浪淘尽英雄,眼看身边一起的弟兄们一茬又一茬地没了,满眼望去还是跟刘邦认识时间最长、感情基础最深厚,俗话说,没有亲情还有友情嘛,确实下不了手。同时,刘邦情商太高,让项羽不好意思下手,上文已经说过,刘邦碰到项羽,立即自称自己为臣、满含感情道歉,当时刘邦已经50岁了,项羽才26岁,年龄差距这么大,却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准确,这么听话、这么温顺,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想去杀?

第三个原因:杀不得。刘邦水平再差,还是有十万军队在那的,这么多人要是听说自己的领导被你项羽杀了,来个鱼死网破,那项羽的压力会相当大。更为重要的是,在秦朝末年的各路起义大军中,项羽是领头大哥,但并不是一手遮天的,明里暗里不服项羽的人,那是多了去了。有句话说的好,中国历史上的各路农民起义军都逃不了一个宿命,就是同甘共苦、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当年一致对外时都好说,现在战争结束了,个个都觉得自己很牛、功劳很多,都想摩拳擦掌的当“一把手”。如果连刘邦这么听话的人都杀掉,那就是“把敌人搞得多多的、把朋友搞得少少的”,正好给别人机会,大家联合起来打项羽,那也是支撑不住的,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做嘛?何况刘邦还这么听话,对吧?

第四个原因:无所谓。项羽这个人非常的自负,他觉得自己军队最强、自己能力最牛,所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刘邦在他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大家看这鸿门宴的位次就知道了,“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项侍。”当时的对待宾客的礼仪是,“宾主位东西面”,也就是“一等座”,项羽自己坐了,不仅如此,连“二等座”也没给刘邦,而是给了范增。这说明,项羽根本没有瞧得上刘邦,甚至连自己的谋士范增也不如。项羽妄自尊大,认为他们的实力不在一个水平,根本就没把刘邦当回事,大家说,他会在乎刘邦是死是活?

关于“鸿门宴”有很多的解释,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悟,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正确。“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当年的英雄人物们早已不知道被风吹到了哪个角落里,只是成为人们口中聊天的谈资罢了。但悲情人物总是让人怀念的,当我走在徐州的大街小巷,满眼都是跟项羽、刘邦有关的路名、地名,看到连小店的牛肉面都要加上“霸王”二字时,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到李清照的那句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鑫感①|“鸿门宴”里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