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老张

张鷟,字文成,号浮休子,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北)人。

老张这个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个典型的考神、考霸。刘肃在《大唐新语》里记载:张文成以词学知名,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摽文苑等三入科,俱等上第。也就是说他考了三种科举名目,都榜上有名。这还不算,“凡七应举,四参选,其判策皆登甲”,这就有点吓人了,整个他的名字就是一张“逢考必过”符嘛!当时老张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突厥叛军攻陷城池之后问俘虏,张文成这个人哪里去了?得到的回答说从御史这个位置上贬官了,叛军首领一声叹息:“这个人怎么不会用起来呢?”

而且老张的影响力可不仅仅限于中华民族内部哦,当时的日本、朝鲜等国使臣到了中土,千方百计花重金把他的新作买走,老张的《游仙窟》至今在岛国流传。

但就是这么一个牛叉的人物,在官方的历史谱系中,却连一个独立的传记都没有,这又是何故?我想,多亏了多年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似的阅读分析锻炼,我们可以从老张另一部著作《朝野佥载》的字里行间窥探出一丝主观原因。

首先,老张喜欢讽议朝政。从干部履历看,老张同志最起码经历了武周和开元两个不同时期。老张对武周时有两个政策极为不满。一个是干部选拔制度,唐代不是正规科举渠道进入官场的人叫斜封官,从高宗后期开始,斜封官数量越来越泛滥,甚至出现一年上万人被提拔的情况。对此,科班出身的老张是很有意见的,不单直说被提拔的人“手不把笔,即送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馆”是一种狗尾续貂,甚至还做了一首诗:“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杷推伺御史,碗脱校书郎”进行讽刺。结果有个叫沈全交的人觉得这四句写得还不够深刻,又续写了四句:“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这一写差点出了大祸,直接被人告到皇帝武则天那里去了。亏得那天武则天心情好,不加怪罪,否则将人要是交给周兴、来俊臣这些个酷吏手里,你老张还能有心情作诗吗?

说到酷吏,老张对武周时期另一个或者说最大的不满,就是以酷吏、罗织等名词为代表的恐怖高压政策。薛震、索元礼、周兴、侯思止、李嵩、李全交、王旭、张孝嵩、谢祐、王懿宗……满纸都是酷吏;“凤晒翅”、“猕猴钻火”、“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驹”、“驴儿拔橛”……看着就让人肉跳心惊;乔知之案、王助案、高丽案……又有哪一起不是冤假错案?所以常元楷被诛杀时,老张说这是积恶之家殃有余;张易之兄弟被杀,老张认为这是“走马报”等等,无不体现了老张同志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但在当时恐怕并非好事。张老您别忘了,玄宗和武后他们毕竟是一家人啊。

老张的第二点不足,是不利于团结同事。老张的《朝野佥载》或许可以改名叫《官场八卦周刊》,时不时爆点八卦猛料:《张衡大人因为下班途中买了个烧饼在马上吃被停止考察啦!》、《震惊!带您见识皇族豪宅》、《夏侯彪县长的生财之道》、《屈辱!李良弼吃屎、郭霸尝粪、宋之问端尿壶》等一系列内容绝对可以颠覆大众的三观。

老张不单单是一名忠实的记录者,更是一名犀利的毒舌裁判。他总是能准确抓住人物外形特点,给对方起很生动的外号。比如豫章县令贺若瑾眼皮子紧缩脖子粗,老张管人家叫“饱乳犊子”;曲江县令朱随侯跟自己的女婿李逖还有客人尔朱九都是年少潇洒的帅哥,组了个名叫“三樵”的流行天团,结果老张管小朱叫“霍乱土枭”,诸如此类。

当然,论起外号这本事,老张还是比较谦虚的,书中罗列了两位在起外号方面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一位名叫张元一,把监察御史、拾遗、凤阁侍郎、纳言、天官侍郎、殿中侍御史、驾部郎中、修文学士等十余人都起了个外号,结果好像屁事没有;而左拾遗魏光乘可能也想有样学样,也给兵部尚书等十五个人起了外号,结果弄了个罪名叫“品题朝士”被贬到新州去当县尉了。

老张或许是受了魏光乘这个事情的教育,在起外号上比较收敛,但毒舌的本性是按捺不住的啊,随时随地可能爆发。所以你看,他在书中记载了自己与客人的对话,对方问他朝廷重臣娄师德、狄仁杰、李昭德、来俊臣、武三思、魏元忠、李峤、徐有功、赵履温、郑愔等人的看法,结果老张认为娄师德是个完人,狄仁杰、李峤和徐有功缺点很明显,而剩下的都不是什么善类——老张在笔记中对每个人作出评语之后,都加几个字,如“俄伏法”、“忧恚而卒”、“夷其三族”、“谋反伏诛”等等,那架势就跟街边戴墨镜算命先生一样不无得意:我早就说过这个不是好人,你看应验了吧?

额,说起算命,就不能不提老张同志的第三点不足,讲迷信。老张同志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自己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梦见了紫色的大鸟,他爷爷认为这是吉兆,就用鸟儿的名字为他命名;他还梦见自己穿着红衣服骑在毛驴上,不久就授官了;有只猫头鹰早上在他院子里叫,他马上要老婆打扫庭院说自己要改官了;儿子制服被老鼠咬了,也要提拔了;家里盖房子打地基,有个叫永进的仆人被土方压死了,这明明是安全事故,他说是风水;老宅子桑树枯死了说是爷爷去世的征兆……

但老张又经常冲在反迷信的第一线,比如他在书中记载了许多所谓的吉兆都是人力造成的,不足为信,还揭批了很多“大师”的真面目。他还写下了自己有一次跟同事去占卜的有趣经历:有个姓何的婆婆擅长用琵琶占卜,于是与同事一起去,同事想问自己的前途,何婆婆拨弄了一下琵琶,说:“这位先生是富贵命啊,今年一品官,明年二品,后年三品,再后年四品”。

同事提醒她:“婆婆错了,品少的官大,品多的官小。”

何婆婆马上改口:“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再后年减四品,再过五六年就没品了。”

同事“大骂而起”。

这就是老张同志,一个虽然在官场上没有留下多少事迹,但着实有趣的人。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朝野佥载》是原书散佚后再编辑的,否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好故事呈现给我们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