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

生酮饮食和真菌

但是尤德考斯基也讲了一个他的经历。他一度受到头皮屑过多的困扰,去医院看了皮肤科,医生告诉他这是湿疹,给他开了药。尤德考斯基回去用了药,结果根本不好使。尤德考斯基也很相信医生,心想既然医生给的药无效,也许这个病就是没法治的,那也就算了,头皮屑多点就多点吧。

后来尤德考斯基为了减肥,尝试了所谓“生酮饮食”,结果发现头皮屑突然暴增!这回他没去医院,自己先上网 Google 了一番,他居然找到一些文献,说这个症状表明头皮屑是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爱吃生酮,所以生酮饮食会让真菌的大量繁殖,所以头皮屑才会大量增加。

怪不得最近一年头皮屑和脚气都加重了,看来是生酮饮食所致。

那如何才能杀死这种真菌呢?还是互联网告诉尤德考斯基,只要用含唑的洗发水洗头就行。尤德考斯基进一步了解到,美国生产的所有含唑洗发水的唑浓度都只有1%,而有研究表明,如果用浓度是2%的洗发水,效果能提高一个数量级。他又搜索到,泰国的一种洗发水的唑浓度就是2%。

于是尤德考斯基买了泰国洗发水,根本没跟医生交流,自己就治好了自己的头皮屑。

有时候医生能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有时候医生的表现还不如自己上网搜索。现代医疗体系,显然是有漏洞的。

医疗是个无效市场

尤德考斯基认为,医疗体系不但不是个有效市场,它甚至都不是个市场。

如果医疗服务是市场化的,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得知道一个“性能价格比”,最起码我得知道一个医院的性能和价格。

但是第一,医院并不公布它对各种疾病的治愈率。第二,医院甚至都不公布它治疗各种疾病的价目表。我们病了就找一家离家近、看上去“比较好”的医院 —— 你根本就谈不上研究性价比。

如果你觉得这很正常,尤德考斯基举了一个例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曾经是不统计行医结果的,后来他们决定对每个麻醉师的记录做个统计,然后还建立了行业标准,结果麻醉事故的死亡率立即就降低了100倍!

性能和价格都不公开,医院就没有提高医术和降低成本的强烈愿望。

不论治疗结果如何,医院该收的钱是一样的。当然你不能因此就说医生都唯利是图不好好治病 —— 我们相信医生确实有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在这个制度下,有时候医生最关心的可能不是把你的病治好,而是确保自己不犯错误。如果照章办事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他就没必要努力钻研医术。

网上的信息是越来越全面,而对一些不常见的病,医生们却不见得了解。所以像尤德考斯基那样有什么重大医疗问题自己会 Google 一下,这个功夫就很有必要了。

真的知识是什么?

一切不牵扯利益得失的知识,都只不过是智力游戏。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时候,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万维钢  日课065 | 《不充分均衡》4:怎样用知识和世界相处




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

1.孩子是怎么看电视的?

我先来讲讲美国公共广播协会(PBS)制作的一档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这个电视节目堪称经典,通过对这档节目的了解,我们将会发现,成年人对孩子的误解,到底有多深。

我们先来想想看,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动画片?如果从表面上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那是因为动画片色彩鲜艳、人物造型夸张、有很多小动物,还有很多声光电的特效。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之所以被动画片吸引,是因为他们看懂了动画片的内容,仅仅是热热闹闹、打打闹闹,不会引起孩子长久的兴趣。

我们还经常有一种误解,觉得孩子只有在非常专注的情况下,才能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如果他们三心二意地看电视,就没有办法领会其中的信息。这也是不对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对照试验,有两组孩子,都是5岁。一组孩子在一个空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电视,另一组孩子是在一个地板上摆满了玩具的房子里看电视。那当然了,待在没有玩具的房间里面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事实上,待在空屋子里的孩子大约有87%的时间在看电视,而待在有玩具的屋子里的孩子只有47%的时间在看电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这说明孩子们的注意力被玩具分散了。但是,科学家随后测试了这两组孩子究竟理解和记住了多少节目内容,结果发现两组得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孩子看电视的方式比人们过去想象的复杂,孩子会在玩玩具和观看电视之间分配注意力。他只看电视节目中有信息量的部分。孩子看电视的时候,说明他看懂了,他不看电视,转移注意力的时候,说明他看不懂。

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些内容是孩子真正看懂、真正喜欢的?心理学家想了个办法,就是创造干扰物。比如说,研究人员在电视里放《芝麻街》,然后在旁边的屏幕上放幻灯片,每隔7.5秒换一张新的幻灯片。幻灯片里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很多新奇的东西。研究人员在旁边记录孩子们观看《芝麻街》的时间,以及转过头去看幻灯片的时间。通过实验,他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儿童节目的制作者通常认为孩子们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会弄一些猫啊、狗啊、水獭啊,让它们突然蹦出来,成年人觉得这样就能取悦小观众,结果恰恰相反,每次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都会躲着它。《芝麻街》里有一个叫阿尔法·贝特的人物,他的特点是爱抖机灵,爱讲双关语。研究表明,孩子们很讨厌他,所以这个人物就被取消了。学龄前儿童不喜欢成年人吵架,也不喜欢两三个人同时说话。每个情节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四分钟,三分钟是最佳的安排。你看,这才是敬业精神。每一个提供内容的人,都应该把工作做到如此精益求精。这就需要有数据分析,而且有迅速调整、不断迭代的机制。

2.大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

除此之外,儿童节目的制作人还要了解儿童心理学。《芝麻街》剧作组曾经制作了一期节目,讲的是大鸟遇到了一个邮递员,邮递员给大鸟一个包裹,包裹上写的是“寄给大鸟”,大鸟突然意识到,他的这个名字不好。人家的名字都是真正的名字,他的这个名字是一个物种的名称,太丢人了。于是,他就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了,一直琢磨着要给自己起一个新的名字。他试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最后,决定用“罗伊”这个名字。一开始,大家都不习惯,后来,等到大家开始用新名字称呼他的时候,大鸟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名字。他最后说,尽管“大鸟”这个名字不常见,但它毕竟是我的名字,我喜欢我的名字。这个故事不错吧,有点小机智,创意很新颖,情节简单而有趣,而且有哲理。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要有自信,学会喜欢自己,包括自己的名字。

但是,在试播这个节目的时候,剧作组却发现,小观众们根本不喜欢这个节目。为什么呢?这个故事的梗在于,大鸟不想被别人称作一只大鸟。但这个意思超越了孩子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个案例,你掌握了一个知识,那就是,在年幼的孩子看来,一个名字只能对应一个事物。宝宝就是指他自己,而不是指所有的幼儿。猫的名字就是猫,狗的名字就是狗,树的名字就是树。你要是跟他们讲,柳树既是柳树,同时又是一种树,他们就会糊涂了。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柳树、槐树、榆树都要统一为“树”这个概念。所以,当大鸟不满意他的名字是大鸟时,孩子们就会很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孩子们喜欢重复

我帮你再认识一个成年人对儿童的误解。那就是让成年人感到厌倦的重复内容,在孩子眼中,却是极好的学习教材。

有一档儿童电视节目叫《蓝狗线索》(Blue’s Clues),就是《芝麻街》栏目的一个制片人离职之后创办的新节目。这个制片人叫托德·凯斯勒(Todd Kessler)。《蓝狗线索》每次节目只有半个小时,只有一个真实的演员,叫史蒂夫。故事情节更简单,就是一个叫蓝狗的小狗。每一次故事结构都一样,主持人史蒂夫会给观众一个与蓝狗有关的谜,比如说让小朋友猜蓝狗最喜欢的食物、蓝狗最喜欢的故事,等等。节目中为小朋友提供了很多线索。在节目的空档,史蒂夫还会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

这些儿童节目有大量的重复,语速也明显更慢。但这不是制作人员图省事,而是刻意如此。大人对不断重复会感到厌倦,但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就是学习。学龄前的孩子想要理解和预测事物,在一遍一遍看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理解会不断加深,这时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而且,他们想要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如果他们能猜对的话,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心里就会觉得很踏实。

你还能注意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突然对这些幼儿节目嗤之以鼻。这不代表着节目失败了,恰恰相反,这意味着节目有精准的定位,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客户。

小结

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第一个是,孩子在专注和不专注的情况下接受的信息量是一样的。孩子接受不了的东西,再专注也没用。

第二,成年人会经常把超过孩子理解的信息,强加给孩子,但得到的效果并不好。我们需要更了解孩子,才能找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孩子的学习方式,就是重复地收看相同的内容,在重复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而成年人对重复是厌烦的,所以也就会导致在为孩子甄选书籍和节目时,出现错误。

——何帆《童话启示录2:找到面向孩子的正确表达方式》

回想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确实犯过不少错误,成年人很多想当然的想法并不符合孩子的特点。术有专攻,业有专精,以前经常对孩子幼儿园、学校的做法不以为然,现在看来其实很有可能是自己不懂教育学。熊太行写过一篇关于“自己教孩子”弊端的文章,也是很有启发。
“把娃带回家自己教是不负责任的”。
对,这话十个有十个符合,没有例外。
查一下近些年关于“自己教孩子”的新闻,你会发现这些家长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条:
“学校教育差劲,没用”
“孩子在学校不开心”
“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关注有限,不如在家,我们全方位地关注他”
“我们对他可以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他的长处”
事实是,这些家长当年上学的经历很可能并不愉快,自己的事业停滞混吃等死或是已经退休,有的年少时曾经有梦想没能实现,遗憾持续了很多年。于是他们把自己无处安放的精力和愿望都堆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但这件事的最可怕之处还在于, 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价标准。
学校和家长之间原本应该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一旦把孩子带回家,家长就会同时扮演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多重角色。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把孩子带回家的家长都爱强调孩子“超常”的技能。如果没有这些光环,他们的行为和牺牲就失去了意义。
这些孩子承担的压力极大,他们必须是“神童”,必须有极其出色的技能,而这些都是正常上学的孩子不用背负的。
大多数“神童开挂”的新闻中只强调了孩子在音乐和语言文学上的成绩。
真相就是,绝大部分自己培养孩子的父母,连数理化都教不了,到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就两眼一摸黑了。 你问他费曼的物理学教程,一定是张口结舌,好多家里教孩子最后都只教国学,因为国学这个买卖好干,有把尺子打人就可以了。
“在家教孩子”的家长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号称“因材施教”,其实只是强行地把自己孩子能走的路变成一条羊肠小道。
——熊太行《育儿减法:你关心的不是教育,而是比赛》



自有媒体:明明抱着免费的金矿,你却在拼广告费?(节选)

刘润

什么是“自有媒体”?我举个例子。

我们都有逛超市的经历。当你在一排排货架间走过去时,有没有想过,每天有多少人会经过这些货架?有多少人会看到货架上的这些商品?这个人数,可能远比经过一块户外广告牌的人数多得多。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摆放在货架上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媒体”。因为就算他们不买,在货架上摆放的产品,也可以像广告一样,不停地把信息传递给潜在消费者。

国内外有很多品牌都在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在货架上摆放的产品”,这种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免费的媒体。大家发现,单独的产品很难获得注意,但是如果把他们连成一片,视觉效果将会非常吸引注意。

比如高露洁牙膏。高露洁单独一盒牙膏的设计挺不错,但你再看看放把它们放在一起:整齐划一,非常震撼。你会突然明白:原来这样的包装设计,就是为了形成阅兵方阵式的效果!全国那么多超市便利店,几乎每家都有“高露洁方阵”,这是多么强大的媒体啊!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1张图片

国内的厨邦酱油,为了形成“高露洁方阵”的效果也煞费了苦心。厨邦酱油把“品牌符号”特意设计成围裙、桌布上常见的绿色格子。这种绿色格子有个好处,阅兵方阵式的厨邦酱油放在一起,浑然一片,非常壮观。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2张图片

再比如“脑白金”,在无边无际的蓝色中间,3个大字,“脑白金”,压倒性地抢眼。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3张图片

这就是“自有媒体”。产品包装本身,是最重要的自有媒体。太有意思了。那我的商品是通过电商卖的,没有货架呢?你可以在产品的快递盒上做广告。快递小哥的后车架,就成了你的“自有媒体”。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4张图片

那如果我是做服务的呢?不需要快递呢? 那就把你公司的 LOGO 穿在身上吧。

很多人平时穿自己公司 LOGO 的 T 恤,但一到正式场合就不穿了。我有个朋友,熊猫传媒的申晨,几乎每次演讲,都把公司 LOGO 穿在身上。他还常常自嘲:我长得胖,广告面积都比别人大。你站在几十、几百人面前,你就是你自己的“自有媒体”。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5张图片

所以,以后开大会送礼品,给员工发福利,别再整U盘了,那个穿不出去,还是送高品质的T恤吧,遇见胖子就多送一件。

那我如果也没有演讲机会呢?

如果你每天开车,就在车上刷公司 LOGO 吧;如果你经常出差,就在行李箱上喷涂产品吧;如果你经常发朋友圈,就在名字后面加上品牌吧;如果你长得漂亮,在每次的自拍的右下角,加上水印吧;如果你能写文章,那就更好了,在微信、微博、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网易、搜狐、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流量平台上申请自己的账号吧,这些都是你可能会越来越有价值的“自有媒体“。




鼻涕的作用

统计概率是这样的,家里如果有天花患者的时候,其他健康人被感染的几率是50%,其中有一些人吸入了病毒也能躲过这次灾难,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鼻涕多,病毒刚到鼻涕里就会被黏黏糊糊的蛋白裹住,又因为鼻涕特别多,所以这个人总是往下咽,病毒还没有来得及大量繁殖就被吞到胃里了,胃酸一上,一切都安全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冬天才更容易感冒的原因,感冒也是因为各种病毒。空气干燥的时候,鼻腔里鼻涕也少,病毒进入鼻腔就不容易被鼻涕裹住吞到肚子里,所以维持住一个湿润的鼻腔对防御那些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也是很有帮助的。

——卓克《110|发展:古代人和现代人是怎么看待同一种病的?》




身体09 | 真自我与身心合一

武志红

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谁是你身体的主人”,今天是第二讲“ 真自我与身心合一 ” 。

今天我讲一个有名有姓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PALA订制旅行机构的创始人孙博,她是湖畔大学CEO班的一期学员。

初次见她,是一位朋友在一个活动中介绍认识的,这位朋友是湖畔大学CEO班三期学员,也是我们专栏的订阅用户。他向我介绍孙博时说,这是他认识的心理最健康的人。

当时孙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眼神梦幻的美女,非常单纯,一直拿着一个佳能相机,见人就拍照。给我拍了一张非常有感觉的照片,我很喜欢,这对我来说太难得了。

第二次见她,是我们几个人找了一个地方喝酒聊天,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比如她的一个说法就让我很震撼。她说对于一个北京人来说,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南极点,可是你坐50个小时的飞机,再徒步一小时,就能到达,那么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是你觉得去不了的呢?

聊天时,聊到了一个戏剧活动。孙博当场就为我们演绎了一下她的表演,像是一出哑剧,让别人猜她在演什么。有意思的是,现场另一位商界奇女子总是“秒杀”,能立即猜到她在演什么。这位奇女子说自己使用的是逻辑推理,这真是厉害了。

聊天的过程中,孙博开始展现她的读心术般的能力,比如猜对了关于我的一些事情,甚至有些事我根本就没打算对大家说。我问她是怎么判断的,结果她说,她不是判断,只是感觉。

孙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聚会中还有另一位传奇人物,也让我很受触动,于是第二天我接连发了微博:

昨晚遇到两个传奇人物,一直按本心活着,都是既有现实层面的成功,又单纯至极,同时在外人看来很疯癫不可思议的人。我一直说成为你自己,这两人就是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人,境界太高。 ​​​​

这两人,还有读心术般的能力,看人之准,令人发指。果真是,真正单纯的人,会有这份对人的洞察力,只使用自己的感觉即可。不过我见过的这样的人,都是女士。刚刚想到一句话:不要正确地活成一张面具。

这是我写下的感受,我确实是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很想知道孙博这种人是怎样炼成的,而且她也真是我们这个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的典范。

前不久,我去湖畔大学讲心理学时,就约她做了一个松散的采访。采访时,我问的问题其实都问过你,就是我在每周预告中讲到过的那些问题。例如,你的第一个记忆是什么,你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一个细节,然后就交给采访对象自由说话,我只是偶尔做做回应,有时候做一些深度理解。

这些问题很根本,而采访对象在现场的一些反应同样也很根本。

我们当时是在一家餐馆吃饭,定了一个包间,房间很安静,但外面走廊上突然有几位女孩叽叽喳喳聊天,声音有些吵。孙博立即站起来,找服务员说,外面太吵了,您关上这道门,还有这道门外面的那扇门,您再进来,就从另外一扇门进吧。要关的那两道门,显然是很久没关过,服务员费了不少劲才将它们关上。

细节是魔鬼。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魔鬼般的细节,非常能够说明孙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至少解读出了以下这些信息:

1. 她活在感觉中,所以感觉到了外面声音对我们的干扰,她这方面的阈值很低;

2. 她不纠结,感觉到了声音的干扰,立即行动,决定时,没有担心我的考虑,也没有担心服务员如何反应;

3. 她没有敌意,她没对女孩们的吵闹生出反感,也没带着不满去和服务员说话;

4. 因为她没有敌意,所以服务员也完全配合了她。

我回想起在上次聚会中,她也展现过这一点,比如当她说到戏剧表演时,就立即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完全没有纠结和羞涩。但从外表看上去,她是一个极为经典的中国式美女,温婉秀气,根本不像雷厉风行的女汉子。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觉得这正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所以别小看这个细节。这个细节延展到她生活中方方面面,这是她事业成功的原因。

我们回到我对她的采访内容上。她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前,母亲带着她,坐火车去找父亲,当时的画面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她非常开心,很享受这个旅程。她母亲不敢相信女儿会记得一岁前的事,但那些详实的细节,让母亲不得不信。

我在之前的内容中说过,每个人的第一记忆,或者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常常是一个人的生命隐喻。这是孙博的第一个记忆,而她目前的工作也正是和旅行有关。

和很多人一样,她和父母也是聚少离多,实际上她真正的养育者是奶奶,而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特质,正是奶奶一手培养起来的。例如,每当父母要回来的时候,她会几天前就拿一个小板凳,在家门口望眼欲穿地等爸妈,记忆中总是阳光灿烂。奶奶这个时候不会说她傻孩子,也不会干预她,而是为她准备各种好吃的零食。

更有说服力的细节是她读幼儿园时,因为精力旺盛,不睡午觉,为此幼儿园老师找奶奶谈话,希望奶奶能做点什么,结果奶奶果真做了很大的事。奶奶当时是很有名望的医生,竟然辞职,来孙女的幼儿园做校医,这样孙女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在她的医务室里睡觉。这还不算,奶奶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结果干脆自己开起了幼儿园。

假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养育者的感觉转;而真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孙博和奶奶的故事,自然是后者,奶奶一直在围着孙女的感觉转。

不止是奶奶这样,孙博的父亲也是这样。读小学后,孙博的成绩一直非常好,老师们都像奶奶一样宠她。这也是我们讲过的,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和当下的关系模式,会呈现一致性,这就是命运。

小学考初中时,依她的成绩,她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结果她自己特别想去石油附中,因为这所中学的校服好看。这实在是一个任性的理由,而父亲居然同意了她的选择。

初中升高中时,她特别想上中关村中学,可她数学不好,结果为了考上自己中意的高中,她花了几个月时间突击数学,最后数学成绩开始考满分。

中考前,老师和家人都给她做思想工作,以她的成绩可以上北大附中。那时中关村中学是北京市重点,而北大附中是全国重点。最后她在老师和家人的期待下,人生少有的没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第一志愿报了北大附中。

中考时,她觉得很难过,为了让分数少一些,好不去上北大附中,她在考数学时,最后一道9分的大题,干脆就没有答,她希望这样志愿可以落到中关村中学。可她数学还是考了高分,最后以超出北大附中3分的成绩,被录取了。

她的整个人生,就是这么任性地走过来的。依照一般的理解,这样的孩子最后肯定会被惯坏了,但孙博的身上,完全看不到被惯坏的特征,相反她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

所以这算是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被真正宠大,被鼓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在这样的养育下,她不仅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所以才会有像读心术一般的能力。

理论和观点我们讲得够多了,今天就这样讲一个故事吧,大家可以用我们专栏的理论和观点,去理解这样的故事。

今日得到

假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养育者的感觉转;而真自我,是养育者在围着孩子的感觉转,于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

如果一个孩子被真正宠大,被鼓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样的养育下,他不仅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也才会有像读心术一般的能力。

这篇文章让人很感动,世上真的存在身心合一的人。附一张孙博的照片。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6张图片




独眼巨人与史前大象

当然,说独眼巨人曾经真实存在过,并不是说神话里面描述的人和事情客观存在、真实发生。而是科学家们发现的是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他们在地中海的很多岛屿上,发现了史前大象的化石。这跟神话中描述的独眼巨人非常相似。

那是1914年,有一位古生物学家叫奥赛尼奥·阿贝尔,他在读古希腊时代的名作《奥德赛》时,开了一个很奇妙的脑洞:这部作品里提到的独眼巨人,会不会就是那些地中海岛屿上的史前大象!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7张图片
独眼巨人

等一下!不是独眼巨人吗,跟大象有什么关系?其实,只要看一眼大象的头骨,你或许立即就能明白了。在很多博物馆里,都能看到大象的头骨,在头骨正面中央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洞,看起来非常像是眼窝——当然,这并不是大象的眼窝,大象的眼睛是长在两侧的。这个洞连接的其实是大象长鼻子的通气管道。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8张图片

如果把大象头骨正面的那个洞看成眼窝,确实很像是“独眼巨人”的头骨——更重要的是,这些生活在地中海岛屿上的史前大象个头比咱们现在在动物园里能看到的亚洲象、非洲象都要小得多——身高估计只有1米左右,体重估计在100公斤上下——如果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也就是比普通人大出一圈而已,把它们的头骨当成是独眼巨人的头骨,似乎是很“合理”。

不过你会不会觉得疑惑呢,明明叫“大象”,为什么生活在地中海岛屿上的这些大象,却是如此之“小”呢?

科学家管这种现象叫“岛屿侏儒化”,意思是,动物从大陆迁移到海岛或者峡谷这种与外部相对隔绝的环境生活之后,它们的后代会变得越来越小,和原来生活在大陆上的同类相比,就像是侏儒一样,除了大象之外,生物学家们在水牛、豹子、老虎和狼身上也观察到了这种情况——甚至有一种生活在岛屿上的古人类,身材也要比我们矮小许多。

——徐来《演化学·动物 | 岛上的大象是怎么变小的?》




《鹦鹉螺》| 为什么父母不应该监控孩子

马徐骏

| 为什么父母不应该监视孩子

今天咱们来讲《鹦鹉螺》杂志的文章《为什么父母不应该监视孩子》,Parents Shouldn’t Spy on Their Kids 。这篇文章的作者克里斯坦·维尔是一名自由科学作者。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也总要做父母,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父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为什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我觉得文章里提出的思考,不只用于父母跟孩子之间,对于我们处理其他的人际关系,不论是朋友,还是同事也都是有启发的。

| 科技让监视更容易

文章中讲了一个例子,一位叫曼迪·施耐德的妈妈,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在使用App监视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施耐德有一个13岁的女儿,她翻看女儿所有的文字通信记录、照片、视频,包括看她下载过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浏览了什么样的网站。施耐德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任何问题。就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她还成功地阻止了自己女儿试图跟男朋友发生性行为的尝试。

施耐德说,“我在我女儿这个年纪的时候,要比她单纯多了。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他们接触的东西太多太乱,做父母的不放心。”

的确,现在的科技,不仅丰富了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同时也让父母可以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比如说,现在有很多软件,比如,mSpy、Teen Safe、Family Tracker等,可以让父母监控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的电话记录、文字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什么,甚至还可以追踪孩子的手机,看孩子都去过哪里。还有一款叫Mama Bear的软件,如果孩子开车开得太快,父母会收到警示提醒。

有的人会觉得这很好,处于 adolescence(青春期) 的孩子特别不好管,有了这些手段,对孩子是一个全方位的保护。但是文章里说,对于青春期孩子生活的过度窥探,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 父母为什么不该监视孩子?

研究证明,监视孩子会有两个不良后果,首先是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其次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父母偷窥孩子 privacy(隐私)的时候,表现出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对亲子关系的伤害非常大。

首先是,父母的监视snoop不可能不被发现。哪怕软件再好,现在的孩子,对于科技的敏感度和接受度可是比自己的父母高多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父母在监视自己,于是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对抗,比如说黑掉系统,或者把手机留在学校自己逃学,让父母找不到,或者干脆另外开个社交账号,反正你有办法,我就有反制措施。

其次,父母的监视行为暴露后,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只会更少。有一项对于荷兰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发现了父母监视行为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明显减少跟父母的交流,做事情也会更加隐秘,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交了什么样的朋友,去了哪儿只会知道得更少。最终监视行为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也即是backfired。

而监视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也非常大。青春期是孩子非常关键的人生阶段,他们很需要个人空间来保护隐私,发展自己的独立个性。甚至可以说,青春期的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隐私”这个概念。如果父母过度掌控,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

从长远来看,为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出一个健康独立的成年人,而孩子想要独立的渴望,从第一次学会从父母身边爬开就开始了,到青春期是一个高峰。香港大学专门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凯勒·霍克说:“隐私,是发展出独立人格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全世界都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大脑、身体以及社交圈都变得非常快,他们通过不断体验这种变化,发展出自己的人格,学会自我表达,但这些都是需要个人空间的。”

父母的监视会造成孩子焦虑、抑郁,性格会变得更加内向。有大量研究显示,那些生长在父母特别喜欢掌握孩子一举一动的家庭的孩子,更难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足够的隐私,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的话,孩子就永远没有办法学会怎样做出正确决定。

哪怕在青春期,父母有责任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依然避免不了一个规律,就是青春期是一个孩子不断试探自己界限的成长过程。拿喝酒这件事情来说,青少年喝酒在哪个国家都不会受到鼓励,但是研究显示,在青春期尝试过喝酒的孩子,只要没有产生酒瘾,在成年之后,比那些在青春期没有尝试过喝酒的孩子,产生酒瘾的比率要小非常多。

不过,虽然我们知道了,父母的过度监视和干涉,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父母也有无法推卸的保护孩子的责任。比如父母要求青春期的孩子,打开手机的定位,让父母可以知道他的位置,这个不过分吧?有时候孩子回家晚了,父母担心安全问题,给孩子的朋友同学打电话,这个也很正常吧?那这个界限究竟在哪里呢?

| 怎样做才是好的青春期教育?

文章里说,首先,社会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安全,媒体喜欢拿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问题来做文章,因为这样的事情更吸引眼球,这的确会造成父母的神经紧张。但以美国为例,FBI的数据统计显示,从1993年到2011年,整个社会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48%,儿童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地下降,儿童失踪率也处于历史新低,社会其实是越来越安全的。

另外,文章里说,很多时候,父母希望掌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不是从保护孩子的安全考虑,更多的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焦虑。霍克的研究表明,那些对孩子的隐私过度干涉的人,其实是对自己当父母的能力不自信,他们更担心自己跟孩子的关系。

而要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边界,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和命令,而是跟孩子多交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包括他们对于社会的看法,对周围人,对生死、性,对未来的看法。这些敏感话题,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效果其实更好。那些仅仅是用各种软件来监视孩子的父母,其实在这方面做得是很差的。而你会发现,这些父母在其他的社会交流方面,做得也不那么好,包括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更紧张。

好,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虽然现在科技可以让父母更好地掌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是这么做的危害也很大,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好的青春期教育是多跟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自己学会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尊重孩子的隐私是关键。就像文章里说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加健康的成年人。




选举机制天然容易被利益团体操纵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选举机制天然地对利益团体有利。

我们看前面我们说过,在选举当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中间选民,如果你不是中间选民你去投票,你的这一票是没有意义的。谁投票才有意义呢?是那些如果你不去投,选举的结果会是这样;如果你去投了,你就能够把选举的结果反转变成那样的那些选民。他们去投票才有意义,中间选民投票才有意义。

那么我们要问,我们自己有多大的可能成为中间选民呢?我给你准备了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看上去很复杂,但是不需要记的,你只需要了解,你要成为中间选民的概率跟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是参选人赢得大选的几率,他们赢得大选的概率越接近,你成为中间投票人的机会就更大。如果是一个基本上已经是一面倒的选举,那么谁都不太可能通过自己的一票力挽狂澜了;

第二个因素是选民的人数,如果选民只有两三个人,比方说我们几位同事决定去哪儿看电影、去哪儿吃饭,这时候你成为中间投票人的机会是挺大的。美国最高法院9位法官对一个案子做出判决,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成为中间投票人几率也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一个国家上千万人的投票,你要成为中间投票人机会就非常渺茫。

总的来说,把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任何一个人跑去投票,而刚好能够扭转选举结果的几率,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会告诉你是零。图洛克教授就曾经说过:

安东尼·唐斯(Anthony Downs,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早就把我说服了,我在前往投票站的路上遇到车祸一命呜呼的概率,比我的选票改变了选举结果的概率要大得多。那我为什么还要折腾去投票呢?

他说他从来不去投票,这时候他身边的人会说:“那如果人人都跟你一样不去投票,这国家不就没人投票了吗?”这时候他会反驳说:“如果人人都不去投票,那我去投票就有意义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任何一个人去投票都不可能改变投票结果的情况下,选举就容易被利益团体所操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跑到银行的计算机系统里面,在每一位存款人的账户上面偷一分钱,那我一下子就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了。但是每一位账户上损失了一分钱的人,他们会起来反对我吗?不太会,他们只要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他们付出的代价就已经比一分钱要高得多了,他们不值得联合起来反对我,但是我却值得做这件坏事。

而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团体,他们也处于相同的格局当中,凡是利益团体都是人数比较少,互相可见,他们的得益非常大的一群人。他们利用公共政策赚到的钱,当然都是全体人民付出的。

但是全体人民的特点正相反,他们高度分散,互相不可见,他们每一个人受到的损失也非常小,不值得联合起来,要联合起来成本也非常高。

在这种格局下,那些有巨大利益的少数派,就会有积极性去操纵选举的结果,让大多数分散的选民来承担代价。这就是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利益团体操控选举结果的理论。

——薛兆丰《第178讲丨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经济政策(上)》




富士是如何成功转型的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一定有助于你理解这样一种理念。在柯达轰然倒下的时候,同行业的另外一家企业富士却活下来了,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活得相当不错。富士为什么能够活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一直紧盯住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且围绕着核心能力做转型。

富士是感光材料中的后起之秀。虽然我们很多人都用过柯达和富士的胶卷,但如果了解内情,你会知道,富士与柯达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富士是个后来者,就是个小兄弟。也许因为它是个小兄弟,规模没有柯达那么大,历史没有柯达那么长,所以,它没有包袱,没有柯达那么多的固有观念,容易看清自己的核心能力到底在哪里。

柯达是胶片领域中的老大,而且大得还不是一点半点。当行业面临被数码技术洗牌的时候,它觉得过去大家都是用柯达的胶片来照相,未来也应该用柯达的产品来记录影像。大家100多年都用柯达,凭什么今后就不用柯达了?在柯达看来,照相这个事就应该是柯达的事情,自己要做的,只不过就是把感光材料换成记忆卡,把相纸换成电脑罢了。

而富士却不这样看。也许它一直是个追赶者,它一直需要知道自己的本钱是什么,所以,当数码技术一来,它就觉着不妙。它很快就开始不把自己当成一家影像公司了。它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在光化学领域,所以,富士很早就在想怎么把自己的光化学技术在新市场里面找到出路。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9张图片
富士公司的掌门人 古森重隆

富士的社长,就是公司的总经理,名字叫古森重隆。他对形势的判断特别清晰,这一点挺令人服气的。他说:富士的核心能力就是对光化学技术进行应用的能力。所以,富士根本不需要找电子影像领域的什么新资源,只要坚守在光化学领域,能够把技术知识与人才重新整合,找到新的业务领域,找到新的客户、新的市场,一切就OK。

富士的第一步,就是组建了一个超过1000人的研究所。在这个研究所里,聚集起大量来自于医学、光学、化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是些技术大牛人。他们每天都在想着公司的那些专利、技术可以在哪些新市场中应用。他们的讨论完全没有边界,根本不受现有业务的限制,完全是天马行空。

比如,其他人每天还是在那里讨论胶片,但他们讨论的中心已经不再是与照相机相关的胶片,而是能够用在建筑行业阻隔热能的透明胶片,或者说是可以导电的透明胶片。所以,这个研究所的工作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所谓“专业”概念,他们努力把所有分散的技术专利联系起来,使得原来不曾考虑过的商业领域进入了公司转型选择的视野。

比如说,胶片必须要防止老化,所以,富士有很多控制自由基、防老化的技术,研究人员提出这些技术专利可以运用到制药领域。再比如,感光材料的质量与涂装技术有关,而富士的涂装技术都是纳米级别的,所以,有人提出这个应该用到女性的化妆品领域。还比如,富士的一些技术可以用到试剂分析等医疗服务领域。这几个例子都是今天做成了的。富士通过收购控制了一批著名的制药公司和化学公司,最后把这些看重的领域都占住了。你如果看一下最近几年富士的财务报告,这些业务都是给富士挣了大钱的。

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_第10张图片
富士公司推出的系列化妆品

总之,根据研究所的建议,富士的管理层后来果断地把重点放在了“光学”和“精细化学”领域,然后,让这两个领域的人充分发挥创造性。比如,富士后来和施乐合作,用日本市场换美国技术。我们在乘用车,也就是小汽车领域也喊了多年的用市场换技术,但搞了这么多年,市场没了,技术好像也没有换来。这一点,我们很需要学习富士与施乐的合作经验。富士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成功收购了施乐公司75%的股权,组建了目前在日本复印机市场仍然蒸蒸日上的富士施乐公司。

前几年,我甚至听说富士竟然已经进入到电子材料领域。它是从精细化学角度切入的。TAC是制造液晶屏后面偏光板的重要涂料,据说富士已经占有市场70%的份额。而且,由于技术壁垒高、产量供不应求,所以,富士已经有了对于客户和市场的控制力,在必要时甚至可以沿产业链进行扩张。

所以,你说什么是富士的核心能力?我个人觉得,富士的核心能力不是那些生产设备、那些市场与客户,而是这些研究人员,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知识。而富士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管理者在关键时刻作出判断的能力,以及对技术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越是在公司转型的这种关键时刻,你越能看出一个公司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以及这种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宁向东《142讲:核心能力 | 风浪后还能活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萃:成年人对孩子的几个误区_9则(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