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眼中无用的武术在外国人眼里是如此的对待

中华武术能获得外国人喜爱,有很多方面,外国人对中国武术一方面很崇拜另一方面很迷惑。

流传千年的中国武术,有着严密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更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修身养性等功效,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审美观念,不同门派的传统武术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风俗民情。所以外国看中国武术神秘而博大。

是外国人迷惑的是中国武术在擂台的竞技性较差,1988年国家体委就明确把散打套路分开走了,套路就是走武舞之路,散打走实战。套路完全艺术化,动作大开大合,已经失去武术的实际意义,而散打代表着实战,因为举国体育机制,所有运动都国家包养着,为各省为国家服务,极少走向世界搏击擂台,难免使人怀疑中国武术的实用性

总体来说,外国人对中国功夫大都是很崇敬的.

从中国武馆的盛行就可以看出。

虽然外国的很多格斗大赛,一看那选手水平就很强.

但不必担心"外国人等醒悟过来后就瞧不起中国功夫".

因为他们其实对中国功夫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他们知道中国功夫的思想内涵,所以将健身和领悟中国古文化放在首位.

中国的武术是功夫。功夫是时间的代名词。外国人的拳王也沒有多深的功夫,憑借身高力大,一下打倒。可是人沒有身高力大的本钱,多数是普通人。怎么办呢?中国武术不憑蛮力,憑巧力。四两拨千斤。打中的都是要害,是穴位。点到穴位你动不了啦。现在高手己见不到,晚清时燕子李三都听说过吧,皇帝下令拿他,关到死囚里,夜里缩骨法逃脱,皇宮內苑王爷府隨他走。几丈城牆跑上去,皇帝的镖师拿他都难。这就是中国武功。外国人拳击摔跤相朴,所有的都是谁力大谁胜。只有中国功夫练的日久可精深,外国人深知中国武功不憑蛮力,巧力制胜。所以喜欢学习中国武术。

武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能竟技表演,能强体健身,能防暴防身,还能相对延年益寿;其次,武术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蕰,能将人体与科学辨证相结合,发挥人体最大潜能;第三,中华武术有其独有的辉皇历史,也有其相应的独特魅力。如果充分了解了中华武术,必然会喜欢中华武术。

武术:传承武魂,武以正人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中华传统,代代相传。基于师生现状和社区特点,学校确立了以“武术教育”特色项目为抓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的办学思路。

鲁迅曾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墨者急公好义,助守危城,要求以富济贫这与侠的处世原则惊人相似。墨家关心政治,讲治国之道,是一种政治伦理学。足以说明弘扬中华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中国人民,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传承自然不能轻易的断了,武德是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源远流长的文化中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个部分,是武术高于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当前多种思想冲击下的社会,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与品质道德观念,就必须弘扬一种武德精神。而这种武德精神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武德成熟的思想去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使更多的人们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去接受传统思想的教化。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传承使我们每个中国人该承担的使命。

外国人都在追求中国功夫,作为华夏民族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发扬武术文化,发扬中华的文化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眼中无用的武术在外国人眼里是如此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