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而终,目不斜视,直奔目标需要的不仅是专注的意念,正直的态度,还需要一颗永不退缩,信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决心。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给予我们从心所欲的平台、机会和资源,但同时也让我们陷入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尴尬。
身为90后的一员,大家给我们如此定型:喜欢变化,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愿意挑战自我,以扮演文青兼奋青角色而傲娇,总在内心告诉自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同时,目标不明确,缺少耐心、恒心和信心,唯独同情心泛滥,爱发表疾世愤俗以显“举世宏浊唯我独清”的言论。实则,我们一边太想要被快速肯定,一边却疑惑十八般武艺该去往何处展示。
与此同时,我们有些许顾左右而言其他的嫌疑了吧。孔老夫子这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言而喻,要从心所欲必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否则将会一事无成。而身边这样的人不少,而且还很多,甚至于终身都在坚持痛并快乐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这样将比快乐并痛苦更享受,我也觉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们一生都在无怨无悔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直至油尽灯枯,获得了终身的荣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作为学教育的一名学生,我就先说说自己较为熟悉且教育技术界著名的两位学者,欢迎不同专业的你们,给笔者分享更多的资料!知识无界,分享无界,成长无界。
第一位,必然是教育技术学的鼻祖——南国农老先生,央视的《开学第一课》给我的感触很大,突然想到了本科时的“开学第一课(新生见面会)”,是由南国农老先生给大家上的,93岁的高龄,迈着颤巍巍的步伐走上讲台,用最具教育的语言有力地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最重要。2012年入校,正好赶上110周年校庆,看着南先生和校长一起为学校生日切开蛋糕,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因为他是我西师大唯一一名终身教授,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南先生一辈子献生于电化教育事业,创刊《电化教育研究》,耕织在大西北的土地上,即使进出医院数多次,也不忘提起笔或打开电脑,审稿、撰稿、写几篇文章、出几本书,不断参加着全国各地的学术交流会。教育技术界甚至于整个教育界无不瞻仰其学术成就,更是对其兢兢业业,拼尽全力做好一件事的高度肯定。2014年9月26日还和明霞师姐在实验室赶拼着项目,天刚微亮,就收到了南先生于9月27日凌晨4点辞世的消息。悲痛中的不舍伴随着10月1日南先生的安葬成为永恒。这一天,全国的教育技术界、教育界的学术大牛都来告别。
也正是这一次的聚首迎来了2015年3月“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会议。并在会上有幸与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老先生合照留念。近距离接触何先生,感觉老先生很是亲切。因为自己并未选择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而来到了隔壁的北京邮电大学,不知若是北师大的开学第一课,是否也可以聆听何克抗老先生的切身教诲之言。他是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他做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并赢得了高度的敬意。即使成为中国第一,他也能关注到儿童的发展,坚持十多年,从未间断。2017年6月4日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由我校校长刘忠奎教授亲自授予何克抗教授,可谓实至名归。
上述两位学者就是众多教育学者中的代表,我曾经在班里做了一次关于《记忆最深处的高考》的小访谈,坦白说,之前有文章列出来一系列学习者高考后的问题,我很是质疑,因为当时的我们也许就考虑要在哪里上学,至于以后在哪里工作,在哪里上班,要在哪里买房买车貌似都倒没想过。然而进入大学之后,我们才逐渐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何容易。责任意识逐渐加强的我们在大学的成长中才逐渐去了解如何安身立命。
而在我这里,我很明确:因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从小学就有的梦想。真心愿意追随上述具有高度情怀,奉献自我学者的脚步,做一个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不期著作等身,但求问心无愧。引用胡德海先生的几句话:我觉得我这辈子能有机会读读书,教教书,能著书立说,使自己能够做个较实在的人,思想上能做个明白人,不算是糊涂人,于愿足矣。我坚定地告诉自己并设想五年后的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正在将教育研究的滴滴水珠,融进教育事业的长河里,言说着自己的想法,在这条长河的理论结合实践中遨游。
再来需要说一说,今天在《开学第一课》中认识的许渊冲老先生,96岁的高龄还坚持每天做着翻译工作,在参加节目的前一天,还是凌晨三点入睡的。他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从事翻译工作70年,2014年8月2日许渊冲先生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说:中国的古诗词“意美、形美、音美”,翻译的时候一定得赏析着翻译。虽然因为方言的原因,小时候还是打破了油(W)、吓得要死(X)的学习方式,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优雅的转身,并且高屋建瓴。在课上,他对《登鹳雀楼》进行了现场的翻译,可谓斟字酌句,翻译如下: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bows,白日依山尽,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黄河入海流。
you can enjoy a great sight,欲穷千里目,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更上一层楼。
先生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做的事情一起做事。国际汉语教授常敬宇一家三口也在国际汉语道路上奋斗终身,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也因为责任,坚持着坚持。对这些学术研究者致敬——义不容辞。
借许渊冲先生的那一句真挚而坚持的话,结束今天的分享。亲爱的们,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你们的榜样在何方?笔者静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