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的燃烧

器材的燃烧_第1张图片

今天看寒战2。

一直不记得第一部具体是讲些什么,只知道网上说什么各种评价高,还要得奖什么的云云。

然而我已经看过很多警匪片,侦探推理剧,这一部剧不论是情节反转,还是各种内奸叛变什么等等,都没有什么特别让我惊奇或者奇怪的地方。

其中各种小细节就不深究了。反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发哥的摄影器材。

发哥一出场,一个镜头就对准了Leica的标志,再加上发哥嘴里说着0.95。

之后一个场景就是一台禄来2.8,远远就可以看到那个R字开头。

Omg,莱卡type246 加上0.95光圈的镜头,我相信导演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加入这种场景道具的,成本高呀,这一套也差不多10万以上了,之后网上搜索了一下,果然,原来发哥也是个摄影器材发烧友,收藏了很多胶片机,还会自己冲洗,特别喜欢拍黑白的,跟剧中说的完全一样,再加上中间那一段,那个很高端的铂钯冲洗工艺,非内行的人士根本看不懂啊。

不得不说,我也是前几月才关注胶片的东西,那种色彩真的很吸引人。

发哥在片中说,虽然数码很吸引人,但是我就只喜欢胶片。

不过我倒是觉得数码远远没有胶片吸引人。

数码相机现在已经越来越便捷了,现在拍照根本不是人在拍,而是机器在拍,他自动帮我们做了好多的事情,只有胶片才是回归了最原始的方式,纯机械的胶片机,功能永远就那么几个,快门速度和光圈必不可少的核心,ISO是胶片上的,对焦的方式大概都是黄斑,裂像等。

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台佳能的旁轴,几百块钱。买了几个最便宜的富士卷,只是为了体验一把。

最让人无法自拔的就是,调整好参数之后,需要手动上弦,也就是拨过片扳手,从左往右,一下到底,听着齿轮的声音在机械内部卡擦卡擦运转着,然后按下那极其富有弹性的快门,咔嗒,特别清脆的机械声。

都说男人会对机械着迷,果然如此。

之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邮寄到了网上的一家冲洗店,结果第二天下午就发了网盘过来,看着那胶片的色彩,确实好毒。  只不过玩胶片确实很花钱。

谈到钱,我终于回归了理性,现在买最便宜的富士c200,加上冲洗费用平均一张照片至少是1块多钱,虽然入门的各种机器并不算贵,但是当你按下两三千次快门的时候,已经都可以买一台数码相机了。这还只是入门的,还有双反,大画幅等等,还有反转片,一张10多块钱的等等。

越往后只会越贵,虽然那种体验真的是很爽,你会发现你每按一下都是钱,是多么的有快感。

可惜我不是发哥,没有那么多钱烧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器材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