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1张图片

        周日的下午,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名为:“如何应对-熊孩子带来的挑战”的家长课堂讲座活动。 

         当天参加活动的大约有7、8个家长,孩子的年龄从3-15岁不等。活动从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开始,但“自我介绍”的方式跟以往有所不同。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2人一组搭配,互相采访对方,了解各自的详情,然后再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搭档的具体情况。

          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随和且亲和力强的搭档,我们相互提问,倾听彼此,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彼此的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看看身边其他配对的家长们,脸上的表情都跟我们一样,是轻松而愉悦的。在接下来的“自我介绍”环节里,每个人也都非常熟捻的跟大家介绍了自己搭档的情况,其间的一些搭档的趣闻,还引起了场上不时的笑声,整个会场的氛围变得非常温暖而让人欢喜。

           但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让各位家长变得有些沉重了。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张白纸,让我们对折以后,在纸的左边写下,“在亲子关系中,最让我焦虑和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纸的右边,则写下,“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如何处理的?”我们默默地写着,每个人脸上刚才那种轻松愉快的表情不见了,取代的是蹙眉、烦躁还有不安的神情。

        等大家都写完后,老师开始让大家挨个来分享我们写下的内容。有一个家长写的是,“我女儿想要辍学,天天在家里睡懒觉,而且跟我一说话就吵架,我觉得很焦虑,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一个家长写到,“孩子在家里对老人不尊重,而且当着老人的面说不喜欢老人,我觉得孩子这样非常没有礼貌,跟她说她也不听,究竟要怎么引导才好呢?”其他家长的问题,也多半都集中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上的,比如,“孩子只爱看电视,不爱读书,怎么办?”、“孩子做事非常磨蹭,而且总是丢三落四,不会整理,该怎么做?”等等。

       老师没有急着去解答这些问题,而是给我们画了一个大圆圈。圆圈被划分成四个部分:“喜、怒、哀、乐”。老师问我们,“生活中,你们的这四个情绪,是否能被身边的人充分的接纳,包括你们的亲人?“、“在你们跟孩子交流时的态度,是否像刚才你们和搭档相互交流时那样的轻松和愉快?””听到这两个提问后,我们面面相觑!从来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我们,开始陷入了沉思。

       回顾我们自己从小到大一路成长的过程,似乎这四个方面都能被家人完全接纳的人基本没有。在跟孩子的交流中,也大都是“批评、指责、说教、贬低....”等等的相处方式。老师的提醒,让我们彻底醒悟,也突然意识到:一个人只有能够被他人看到、接纳并回应情绪,能顾感受到被他人理解,才是我们能够做好情绪管理,继而善待和包容他人情绪的根本基础!再者,要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得如何对待他人!——父母,的确是孩子最真实的镜子!

        老师进一步让我们猜想: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言行,不符合他们心里的标准或期待时,他们下意识会有怎样的情绪?怎样的想法?又会相应的做出怎样的行为呢?他们当时的关注点,到底是在“如何让自己的权威得到拥护,证明自己是完全正确的”,还是会去考虑“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心里的想法又会是怎样的呢?”

   老师的话,让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词:“同理心”!当我们不认同孩子的行为,而被我们愤懑的情绪牵走的时候,可曾想到要去“同理”孩子?可会做到全身心的去跟他们待在一起,只是陪伴,而不是说教,批评和纠错?

    说到“同理心”,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非常火爆的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一个场景。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2张图片

          当情绪小人儿“乐乐”和“忧忧”遇到电影女主人公莱利的玩具大象,在伤心痛哭时,乐乐使出了换身解数想让大象快乐起来,却始终不见成效!而忧忧则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让大象不再悲伤,重拾开心。乐乐非常吃惊的询问忧忧,“你是怎么做到的?”忧忧很迷茫的回答道,“我什么也没做呀,只是静静地陪着它一起哭泣而已!”

         那“同理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些解释,是这样的——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3张图片

  还有一些解释,是这样的——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4张图片

但我更喜欢的,是著名动画短片-《同理心的力量》中,对“同理心”的解释!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5张图片

         短片中的狐狸头上有一片乌云下着雨(显然,它心情很不好)。熊走向它,把狐狸说的都收了,放入口袋,这表示“接纳”。【接纳】,就是先承认对方情绪的存在,而不急着去评论对错,追究根源,建议改进等!接着,熊走近狐狸,试图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感受,跟它有更多的交流,但狐狸并没有好转,而是跌入了情绪的低谷,进入到漆黑的地洞里。熊也立即跟下到地洞里,温暖地对狐狸说:“我也在这里,你不孤单“”。然后熊把灯拧亮,静静地陪伴着狐狸!最后,熊靠近狐狸,坐下,开口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我很高兴你能告诉我这些。”这时狐狸笑了,主动拥抱熊,它俩头顶的两块乌云合在一起,变成了粉红色的爱心。此时,虽然狐狸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它的心情好转了。狐狸因为熊的共情(建立了”感情联结”),而整个人变得轻松,进而把心结暂时“放下”,得以度过人生中的最为艰难的时刻!

     短片说,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从情绪上、心理上,始终与对方保持“在一起”的状态!有熊在身边,狐狸便不孤单!它看到的世界,至少是“明亮的、有光”的!《接纳+同理心=共情=在一起!》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6张图片

        看到这些关于“同理心”的解释,我才顿然彻悟,也明白了老师想要告诉我们——“如何应对熊孩子挑战”的策略!

    “熊孩子”,其实都是“没被看到、不被理解、想要支持的“”一颗颗“不被同理”的悲伤心灵!面对“熊孩子”,最好的策略,只有爱和同理!

    为什么不想上学?为什么爱睡懒觉?为什么只喜欢看电视?为什么不尊重老人?.......只关注孩子不良表现的背后,是不是也应该先要选择跟他们感情链接?从“情绪上、心理上、行动上”,始终与对方保持“在一起”的状态!告诉他们,“我看到你的烦恼,我理解你的焦虑,我愿意分担你的心事.......”然后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一起集思广益的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活动结束前,所有家长都不约而同做出了一个同样的决定:回到家后,抱抱孩子,跟他待在一起,然后像我们在活动中做的那样——采访他的内心,倾听他的心声,同理他的感受,倾诉对他的爱意!并从此刻开始,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拥有【同理心】的家长!

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4月16日(周日)-你,是有“同理心”的家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