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自由,就有多冒险

上周六从英孚上完课回来,俩室友说:“来来,咱们说说房子的事。”

“咋了?”

“Julie要回家生宝宝,房东不想把房子再转租,让我们住到月底搬家。”

“啊?!”

Lisa问我:“你啥时候离开深圳啊?”

“不知道啊,为啥要离开,离开上哪儿去?”

“那你在这待一辈子啊?”

“那要看我嫁谁了……”

太多人问我是不是打算一直待在深圳,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回答了“是”那也一定是骗人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啥事。我常举的例子是:万一嫁了个歪果仁,还要住到歪果去呢。

所以,独身就意味着有更多可能更多自由。

比如我约亚去佛山找某琛玩,亚的回复是:“反正我都有空,你安排时间吧。”比如我约菲菲国庆去欧洲玩,简直是一拍即合,办签证订机票找住宿,一路顺畅无阻碍。

为啥?没对象,自由呗!

然而,被催婚被相亲就不那么有趣了。

就刚才,我正在呼噜呼噜喝海带排骨汤,收到某小黑的消息:“刚相亲完,烦!我就是不想找对象!尤其不喜欢相亲!但是又不能不听父母的,会觉得自己不孝顺!好想找你喝酒,虽然我过敏。”

我大概理解小黑“不孝顺”的心情。就像之前某个小伙子也跟我说过:每次连爷爷都跟着催他找个对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不孝。

可是,内心里就是贪恋这份自由。

小黑说:上学的时候,成绩好就是给父母长脸;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就是给父母长脸;工作后,找个条件不错的对象就是给父母长脸……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活呢?

我简直太同意小黑说的话了。就像王自健在80后脱口秀里说的段子:

小区大妈:“隔壁家闺女,读书读到博士了,找不到对象,真没出息!”

王自健:“楼上那个姑娘,上学的时候老是考不及格,大妈你觉得她有出息吗?”

“不及格?没出息!”

“后来这姑娘未婚先育了,有出息吗?”

“未婚先育?那后来结婚了吗?”

“结了,老公家里挺有钱的!”

“那有出息啊!”

呵呵哒。

对于女孩子,不管曾经是啥模样,只要最后嫁了“好男人”,有车有房有积蓄,那就是最孝顺的好姑娘。而不管曾经考了多少100分,大龄单身就是丢人!不过话说回来,咱这年纪,不算大龄吧?我一直觉得自己可年轻了!

按照传统观念,我这种不是公务员不在国企不稳重不淑女嘴还不甜的角儿,别说给家里长脸了,就是跟外人描述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我妈说:“别人问起你在哪,在干啥,都不知道咋说。”我震惊:原来我都败坏到这等地步了!

可是,日子开心啊,没办法!真是无法控制自己不笑。

我有好多好多事情想做,要做,在做,这些事情让我觉得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惊喜的遇见,退回去十年,不,退回去两年,我从来不知道世界是这么多彩。

不少朋友说羡慕我的敢想敢做,我总是回一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上次写过的那篇《每一个年龄都是黄金时代》,有些朋友感叹:原来潇洒背后也有苦难。其实倒也说不上,也许当时难熬,但不管个人心态还是外界环境,都会越来越好。就像当初为温饱挣扎时,也未曾想过现在可以靠着自己偶尔潇洒一把。

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我在西单书城看到一句话: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可以建造起来的。当时就觉得不能同意更多,果断买下了这本书: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然而,至今都没读完。

好像小s也写过一篇文章,说人要自私,有时候为了让身边的人满意而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终究会搞得大家都不爽。我觉得,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感染身边的人。一个表面顺从,内心无限憋屈的人,只会不由自主地抱怨,制造负能量。

心情特别特别好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有无穷的战斗力,觉得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正能量爆棚。

不过,当小黑问我如何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真是给不出好的建议。小黑一直尝试跟家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试图扭转“这个年龄必须谈婚论嫁”的观点,然而,每次都以争吵告终。嗯,所以,我早就放弃沟通了。父母说的时候我就听着,反正也不往心里去。我说话也不会拐弯抹角,想啥说啥,不对,有时候脑袋还没想清楚呢,话就已经说出去了。反正,嘴不甜的话,还是不开口为妙。

小黑说最近家里给的压力特别大,担心自己会屈服。“虽然有时候会孤独,但我享受这种孤独感。我不想将就。”

千万别将就。在我看来,将就就是自杀。对我来说,活着的意义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不能,那活着就只剩吃喝拉撒,或者还有心口不一的行尸走肉,何必苟且。

我安慰小黑:别将就,我会监督你的,你要是屈服了,我就拆散你俩。小黑倒是很兴奋,说好的!然而,我就是说说而已。能不能把持住,还要看自己。

还是那句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多自由,就有多冒险。或者。有多自由,就有多孤单。

人一旦勇敢,就真正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多自由,就有多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