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验14---小伴龙

体验版本 安卓v6.6.1

这个产品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作为一款早教类的app,界面交互设计真的的非常用心,针对目标用户——0~8岁的小朋友,整个app没有使用文字,都是使用动画语音和一个虚拟的卡通形象小伴龙来完成和用户的沟通,使产品体验充满了趣味性,每个场景和故事你既可以当游戏来玩,又可以当课程来学习,故事流程的设计非常用心,想想“去哪”包括的七大场景,每个场景下都有许多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还要设计各种不同的元素,我想,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的内心肯定充满了爱啊~哈哈,从产品结构角度考虑,产品并不复杂: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1张图片
小伴龙 框架

产品主要包括了四大内容:去哪、歌舞、学堂、宝箱,对应的现实场景分别是讲故事、唱唱跳跳、学习、做游戏,看更新说明了解到“学堂”是最近几个版本加进来的,那么之前的版本其实就是围绕着小朋友日常活动所需展开的,唱歌、跳舞、过家家做游戏、讲故事,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刚性需求。产品的界面也很有爱: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2张图片
小伴龙 主界面

点击右上角五角星能切换主页面场景,其实就是背景的切换,现在有三个背景,以后应该还会不断加的;左上角是家长中心,在中心里可以进行各种设置,有一个设置我觉得设计的很好,就是休息时间的设置,可以设置小伴龙几点睡觉几点起床以及玩了多长时间之后自动休息,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一直盯着手机玩,这种强制休息的策略是非常符合父母的期望的。这是有两个地方还是需要改进下,一是现在玩app的时间只有三档,分别是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这个为什么要定的这么死呢?设计一个时间进度条或时间多选按钮不行吗?有时候我想让孩子玩40分钟再休息怎么办?二是每次休息的时间是多长也无法设置,应该只有一个系统默认的休息时长,我在体验的时候大概休息了4分钟却没有等到休息结束,希望能有一个具体的设置选项。

四个主要板块里面内容的设计就不说了,我觉得设计的都很好,故事的设计都是寓教于乐,一遍做着游戏一边就能学到东西了,比如“去哪”里面就在故事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宝箱”里面包含了许多角色的分工以及扮演,可以让孩子更了解不同的人和事情,“歌舞”能让还是充分发泄自己的能力还能学会唱歌和提升手脚协调能力,等等,这些设计都是非常吸引小孩子的。优点就不多说了,就提两个可以优化的地方了吧: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3张图片
主界面下部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4张图片
去哪界面下部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5张图片
歌舞界面下部
产品体验14---小伴龙_第6张图片
宝箱界面下部

如上图所示,点击主界面各个板块后会显示各个板块所包含的子版块内容目录,比如“去哪”包含的“动物王国”、“西游记”等,“歌舞”包含的“黑猫警长”、“小龙人”等,“宝箱”包含的“好好吃饭”、“小小厨师”等,“去哪”的子版块还可以分出许多二级子版块,这些板块是通过左右滑动来选择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歌舞,我数了数一共有58个板块,每次选一个板块要滑好久才能找到,成年人都如此,更别提孩子了,当他们一个人玩的时候,要想找到歌舞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这些板块的排序都是固定的,也无法自定义,这样当我下了很多板块下来之后,要想玩特定的一个会很费操作,希望在板块排序这一块能优化一下,至少要支持自定义排序。

还有一个问题是图片识别度问题。这个问题对成年人来说不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图片下面都有文字,你看文字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板块,但是孩子不识字啊,他们找自己需要的板块就是通过图片在找的,但是你可以看看“去哪”的“动物王国”和“西游记”以及其它板块的图像,不仔细看你能一眼看出区别吗?所以希望能把这些图片换成识别度更高的图像,方便孩子,仅此而已。

最后,小伴龙的功能设计思路也是从孩子日常行为中抽象出具体的需求,然后针对每个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但是在设计交互的时候还是需要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虽然小伴龙已经做得很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体验14---小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