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迷妹
浩瀚的大漠上有一位王公,他拥有成群的马匹和羊群。他需要牧童帮他放养这些马匹和羊群。但是他只有一个牧童,而一个牧童显然是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于是他就从同一个部落中,找来两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来帮忙放养这些牲畜。这两个孩子,一个瘦弱,一个强壮。这位王公考虑到他们的情况,就安排瘦弱一点的孩子来放羊群,强壮一点的孩子来放马匹。放养马匹当然比放养羊群辛苦。于是,当王公离开之后,强壮的孩子便逼迫瘦弱的孩子来牧马,自己则去放羊。瘦弱的孩子也懂得马的食量非常大,放养马匹又要到很远的地方,再加上马的性子十分暴烈,牧马显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由于害怕强壮的男孩子,瘦一点的孩子只能答应交换的要求。
回到家之后,瘦弱的孩子感到十分不开心,于是就把满腹的委屈告诉了母亲。他母亲是一位宗教徒,非常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于是母亲安慰这个男孩道:“孩子,虽然你从此可能要比那个强壮的孩子多吃一些苦,但是,一个人不会没有缘由地多吃那么多苦,你不要因为吃苦而抱怨,要知道只有不怕吃苦,你才能拥抱今后的幸福。”
瘦弱的孩子在听了母亲的话之后,就不再为自己放养马匹的工作而烦恼、抱怨。从此之后,他每天都要到百里之外的草原去牧马,为了看好暴烈的马群,他曾经被马匹拖伤过,被马踩伤过,从马背上摔下来过。不仅如此,暴雨淋湿,阳光暴晒,饿肚子更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经过这样一段艰辛的日子,瘦弱的孩子变得强壮起来,人长得越来越高,骑马的技术也变得炉火纯青。与此同时,那个强壮的男孩,每天只需要将羊群赶到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每天都过得无比轻松。强壮男孩每天都偷懒躲在草地上晒太阳,或者在舒服的地方睡大觉。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牧马的孩子由于每天都在无形之中得到锻炼,他在马背上身手矫健,驭马本领了得。终于他的本领被王公发现,王公很是欣赏他,就让瘦弱的孩子担任自己的护卫。再后来,这个男孩投身军旅,成了闻名草原的纵马驰骋的将军。如此,瘦孩子因为以前牧马吃苦而换来了一个好前程。可见,他吃的一时苦,得到的却是一世福。反观那位放羊的男孩,则一直做着放羊的工作,他到死都只是一个为主子做事的羊倌。吃不得一时苦,注定享不到一世福。
身处逆境,有的人向苦难屈服,于是就成了苦难的“下酒菜”;有的人在苦难之中,想尽各种办法,挑战苦难,战胜苦难,最后挣脱了苦难的束缚,得到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以及面对苦难的智慧都会决定未来生活的苦与甜。
阿拉伯有一个农夫,他有一头骡子。有一天,这头骡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这个农夫绞尽脑汁地想把这头骡子救出来。可是,他想了一个又一个的办法,始终没能成功。几个小时过去了,农夫变得疲惫不堪,再加上骡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也没什么耐心了。于是,这位农夫就决定放弃救这头骡子。他心想这头骤子年纪大了,驮不动东西,不值得他绞尽脑汁地去救它出来。但是一听到这头骡子叫得可怜,又联想到别人可能会和这头骡子一样掉进枯井里,就决定把这口井填起来。农夫请来左邻右舍一起帮忙将井里的骡子埋了,让它不再痛苦。农夫和邻居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铲子,预备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这头骡子看到有土落下来,也大概清楚了主人将自己抛弃了,刚开始的时候哭得特别凄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会儿之后就听不见骡子的哭声了。安静的场景让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奇不已:当泥土从井口落下来之后,落在骡子背部上的土被骡子重重地甩出去了。骡子的反应让农夫和邻居们啧啧惊奇一被它甩落的泥土掉在地上之后,骡子又重重地踏了几脚,泥土就这样被踩在骡子的脚下了。这样,骡子将农夫与邻居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下来,狠狠地踩在脚底,渐渐的,泥土堆积得越来越高了。没过多久,这只骡子便踩着升高的泥土上升到了井口,最后,在大家惊讶的表情中骡子骄傲地走开了!
困境中不要轻言放弃,不要畏惧苦难,要在困境中,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挨过苦难,在苦难之后才能如骤子一般享受活着的幸福。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坚定信念,在苦难中找出挣脱自救的方法,做出各种尝试,总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走出这种糟糕的状态,那之后迎接人们的就是幸福。只有吃得了困境的苦,才能品味自由的幸福。忍得一时的苦难,迎来的就会是长久的幸福。
在苦难与幸福之间徘徊,向左是幸福的迷雾,向右是苦难的沼泽。在迷雾之中看不到远方,但是沼泽之后却是一片阳光普照。有的人选择在沼泽之中挣扎前行,就成了英雄;有的人选择在迷雾中无方向地乱走,就成了迷雾的牺牲品。吃苦只是一时的艰难,但是经过吃苦之后,人们能够摆脱厄运,顺利地走向幸福,这份幸福因为有了苦难这个保护层,才能够无坚不摧,才能够持续得更久远。因此,吃得一时苦,就能够拥有一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