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1张图片

古人造字大都源于实际生活,汉字是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表示庄稼的词多数都和“禾”有关。上图“禾”字,粗看有点像“木”字。它和“木”字有什么区别呢?

“禾”与“木”的区别,只在于一撇,“禾”比“木”多一撇,“禾”是“木”的头上多一撇。这一撇表示果实,也就是说所有的庄稼,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结籽,引申为今天的“穗”,如稻穗,麦穗。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2张图片
秝,歴

“秝”和“歴”相同,本意是指走过密密麻麻的庄稼地,这个字有经过,经历的意思。如历史,历历在目等。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3张图片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4张图片
黍,稷

“黍”“稷”是最古老的农作物了,今天的南方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西北有些地方还有种黍稷的,但多数是用来酿酒,或者做成一些特色小吃。现在南方以水稻为主食,北方以小麦为主食,黍稷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5张图片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人采摘的植物果实也越来越多。水稻也是从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水稻的发展,是古人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之一。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6张图片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7张图片

“毇”“臼”和“舂”命意基本相同,就是把谷子去壳的意思。注意“舂”和“春”的区别,“舂”表示动作,“春”表示季节,字形相差甚微,字意却想去甚远。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8张图片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9张图片

为什么要把“麦”和“来”放在一起呢?

从字形上看,“麦”字是“禾”加上一个脚板,而“来”字却没有加脚板。很多人都认为这样写是错的。

“瑞麦天来”,古人认为麦种是上天赐给的,加个脚板,既表示“麦”,又表示“来”。最初两个字混用,后来这两个字分工,明确了“麦”农作物名称,“来”表示动作。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_第10张图片

“齐”和庄稼有什么关系呢?“齐”的本意指麦子长得很多。我们可以想象齐鲁大地上,麦子成熟时候的壮观景象。

汉字很有意思,一撇一捺都有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17)之庄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