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模型

分层原则

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

每层应当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协议的国际标准。

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层数适中。

两种模型

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有普遍意义,但是协议没人用

TCP/IP参考模型:模型本身没用,但是协议广为流传

参考模型_第1张图片
模型比较

OSI模型

参考模型_第2张图片
OSI模型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传输原始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将原始传输设施变成一条无差错线路(将真实错误隐藏,使得网络层看不到)

形成数据帧(差错控制 data frame)

流量控制(避免发送方数据包“淹没”接收方 flow control)

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MAC层完成,数据链路层的一个特殊子层)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子网运行控制

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路由表:静态(可几乎不变,也可会话开始时决定),动态(根据网络负载状况灵活决定))

拥塞控制(避免子网包含太多数据包 congestion control)

网络服务质量(延迟、传输时间、抖动 QoS)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真正的“端到端”的层(1-3层链式连接(很多个),4-7层端到端(2个))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

对话控制(记录由谁来传递数据 dialog control)

令牌管理(禁止双方同时执行一个关键操作 token management)

同步功能(在长传输中设置断点,便于崩溃突发后恢复 synchronization)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用一致同意的标准方法对数据编码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TCP/IP模型

参考模型_第3张图片
TCP/IP模型和一些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