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龚鹏程《谈汉字:独有真文开世界》

说明:本文夹杂龚的原义、个人原有的对文字看法以及对龚的评论、发挥。

【龚文:http://mp.weixin.qq.com/s/epg0HFbqaSNq-l-wvQ3S0w】

  1. 语言与文字,一者从听一者从视,皆为能指。其所指者为“意义”,其目的在意义之沟通。应从这个源点出发,来平等地理解语言、文字以及其他传播现象。

  2. 拼音文字的最初产生可能有借鉴古埃及等地的早期象形文字,但其一经发明并应用,即成为完全的表音符号,故可将其视作与意义无直接关联。

  3. 世界(西方以及较早即受西方影响的地区)文字的历史并非是由象形文字演化到拼音文字,而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近东地区,使用拼音文字的文明征服了使用象形文字的文明。或者更中立地说,象形字文明中衍化出的一支拼音字文明,从文明上消灭了仍使用象形文字的人。

  4. 在拼音字文明中,文字成为语言(声音)的附庸。尽管由于人们不断的学习使用,以及一部分语言如拉丁语的消亡,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声音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其能够独立地指向意义。

  5. 象形文字(今世以汉字为代表)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系统,拼音文字则是开放系统。所以汉字是由华夏这个中心区逐步向外扩散,拼音文字则可以迅速应用到全世界,甚至包容汉语。

  6. 拼音文字在包容汉语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即汉语中的同声字太多。而汉语中同声字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汉语并不依靠声音,也依靠书面的文字。在声音方面不够发达,这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汉语言的缺陷。

  7. 对汉字的理解不能拘于所谓象形文字、表音文字的二分法,而应该以“六书”为基本标尺。

  8. 六书之说不能完全的包括所有汉字,故产生异体字、俗体字等。但是,(1)这仍为一个很好的研究框架;(2)六书以外的字,倒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研究专题。

  9. 六书之中,转注、假借都是字造出之后的用法,可忽略。形声是合成,可暂忽略其象形部分。指事、会意皆为抽象之物,可暂合并。于是可简化为三类基本元素:象形、拟音、表意。

  10. 六书的象形问题(1)龚鹏程对“象形”的解析很深刻。象形并不简单是描摹事物的形象而已,其同时也具有“表意”的特征。因为象形不可能完全描摹,而必须经过“抽象”。此抽象的过程中,如何取舍,正有先民在背后的主观意识。此中奥妙,传统中国艺术亦有之。这个解析角度,类似于今天的哲学修辞学。

  11. 六书的象形问题(2)据郑樵,象形也分为实物之形与虚物之形,前者如日月山川,后者如象貌、象数、象位、象气等。后者有意思,也可能部分包含了原本的“指事”。

  12. 形声字的本质也是意义,因为其“声旁”也标示了含义,即“以义构形”。形旁与声旁,类似属加种差的意思。

  13. 汉字这套文字系统的重点不在于“象形”,尽管其显而易见,而在于直接地(不经过声音的中介)指向意义。龚鹏程引洪堡特在《致雷姆萨先生的信》中说“字符的意义必须从其与概念的关系中去寻求,因此吾人的 精神必须直接面对着概念”。

  14. 《斐德若篇》批判不在场的文字取代在场的声音,部分原因正在于,表音文字不包含任何除了声音之外的内容。表意或象形文字,虽然不能完全回应这个批评,但或许部分解决此问题。

  15. 逻各斯中心主义或声音中心主义,究竟是表音文字出现的因,还是其后果,可讨论。另外,无论其为因果,都说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探讨应在西方背景下。

  16. “历史”,可谓是将不在场变成在场的一门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文字产生紧密关联。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龚鹏程《谈汉字:独有真文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