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还是把这本散文精选集《故都的秋》读完了。
为什么要说是“终于”呢?因为用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来读一本仅仅240页的书册,真的是有些惭愧。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吧。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等日本留学生组创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中国各地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
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岛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总结来说,他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本书中第一篇散文是最为著名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
据说当时郁达夫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这篇散文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在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就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和人生态度的“秋”。文章的悲凉美感,与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更与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与作品的创作背景也很有关。
在作者的心里面,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我整本书读下来,感受最深的竟不是文风的优美与叙事的内容,只有从作者笔端溢出的满满的愁苦。
郁达夫的散文几乎无一例外是其“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剖析。
他作为五四时期的一位前沿作家,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
他独自伤感,独自落泪。再将自己的情绪宣泄于笔端,造成了他独具的文学特点:忧郁和颓废。
在他沉重的笔下,流露出的是一颗赤忱的爱国忧民之心;在他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下,隐藏着的是对生活无能为力的感伤和对情感深深的压抑。
他遁逃现实所带来的深重压力,只在最深的夜里来用诗歌和散文去揭露出社会最黑暗的一面。
许多的文坛巨匠都曾对其做出了精准的评价,我却最欣赏中国作家沈从文对他的评语:郁达夫的名字,“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是啊,每个读到他文字的人,从他的笔下都能感受到他带有强烈个性的声音:凄怆、悲凉、无助、无力。
他既多愁善感又顶天立地,他在自己散文中不拘形式地纵情宣泄。有自怨自艾的嗟叹,又有对人情冷暖的唏嘘。
他的文字热情又大胆,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文人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在郁达夫作品中,他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二是憎恨。
“ 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你这一种定理,是哪一本书上翻来的?”
这是28岁的郁达夫写给22岁的沈从文的一封信中所言,这封信在当时也很有名,叫做《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我看不仅适用于那个时代,现今也可作为至理名言。
掩书细细思量,情绪也不由郁郁,可是中了郁达夫的毒了。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 第21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