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实战案例复盘——某国际品牌认证课程第二天

(本文是高志鹏领导力系列文章第14篇、培训师领导力子系列第3篇)

场景一、

A:找到一位心仪的伙伴,互相分享昨天的作业,价值观排序和优势排序。学员们动起来,组合完成并开始分享,老师叫停补充要求。但是学员们已经进入分享状态,只有少数学员听到讲师的“同学们好”,只有少数学员回应“老师好”,讲师通过这种方式希望控制场面,让大家安静下来,但是坚持了大概7-8次,最终在几位助教的吆喝下,才听下来。讲师情绪有点受到影响,开始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然后补充规则。

B:我和搭档是属于较早听到“同学们好”的人,非常配合回应,但是此处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体验很不爽,刚开口就要闭嘴。

C:建议,互动前,尤其是2人分组(意味着一个班要分12个小组),组数多,务必一次性把规则讲清楚并确保每个小组都收到明白。否则就会出现上述那种尴尬局面。

场景二、

A:2人小组分享过程中,直接叫停。

B:强制结束的感觉不爽。

C:建议,叫停前预警提醒,给出缓冲。

场景三、

A:连续3轮2人分享,第三轮时,没有交代清楚怎么组合,经追问,补充原来伙伴

B:我和现场大多数学员的感受和预期是可以换一位伙伴,因为希望多认识一些人,讲师补充明确后,有一点失落。此处问题不是很大。不知道讲师是否察觉出同学们的失落。

C:不清楚讲师要求不换伙伴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没有足够有力的理由,可以照顾大家的期望允许换伙伴分享。或者现场征求意见决定换或者不换或者随便(除非两种意见均衡难以共识,因为尽量避免混乱,尽量给出清晰的指令)。

场景四、

A:讲师组织讨论好问题的标准,学员随机互动,白板记录了大家的关键词,但是没有收敛

B:感觉没有完成;讲师没有贡献价值。

C:讲师需要之前做好功课,总要做出有价值的收敛,需要考虑如何结合学习要点,服务课程目标。

场景五、

A:举例,逐一请学员投票好或不好。分歧严重。

B:我觉得无聊,因为单纯看一行文字描述的问题,没有语境、没有语气、重音、音调、眼神等身体语言以及对话双方的信任关系等信息根本无法判断。毫无意义的讨论,浪费时间,而且会让学员思想混乱。但是,慢慢发现还是激发了我的很多深入的思考,对于我而言有价值(另外成文)。

C:建议:1、讲师对于这个课题先自己深入搞清楚;2、放视频,定格在某句话,让大家讨论是否是好问题,为什么,会更容易收敛到基本的共识。收敛的唯一目的就是达成共识,以便于一群人可以协调下一步的行动。

场景六

A:外教坐在椅子上,现场示范如何回应问题,有人问了傻问题“没意愿”,中文讲师,没有回应,直接丢给外教,解释了半天最后说绝大多数被选出来被教练的人都是优秀的和上进的,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拖堂10分钟。

B:很耽误时间。进行教练服务的前提是被教练者有意愿。中文讲师应该直接拦截这类低质量的问题,与课程目标不符,纯属学员个人遇到的个例,浪费全班时间。翻译会有信息耗损,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

C:建议:中文讲师要吃透内容,帮助外教过滤低质量的所谓的“复杂”的问题,把真正的高质量的问题(通常是简单和清晰的)留给外教,激发出外教更有价值的回应。

场景七:

A:某个学员问了一个和当时讨论不相关的一个问题,被讲师直接灭掉。

B:我很不爽,当然理解她的功力不足所致,没有引发更多的情绪。

C:建议,启动停车场计划,肯定认可学员的参与,把与本段讨论不相关的问题先放到停车场上。

场景八:

A:讲一个工具的操作步骤,讲师解释与讲义不符,导致混乱。幸亏有人出来救场,说明白了疑惑。但是讲师没有给到救场者正面反馈,应付了一下学员,学员因为已经明白了,所以也就放过了中外讲师。

B:不爽,讲师没搞懂。

C:建议,讲师自己要吃透内容。

场景九:

A:请外教现场教练一位英语还可以的学生,结束后只请学员分享收获和改进建议,没有讲师的收敛。

B:感觉不饱满。

C:建议,中文讲师完全可以记录和回顾整个对话过程,帮助大家拆解出一些还没有被看到的有价值的点,并总结到目前所学。

场景十:

A:请现役的和正筹备中的俱乐部负责人分享心得,但是没说怎么加入,只说感兴趣的话咨询某某。

B:没有关闭。浪费时间。

C:建议,现场说清楚说完整。因为既然已经花了时间,而且是2位来分享,占用了20分钟时间,说明对于主办方来说重要(除非想要把课程进度停在此处而要填满剩下的半小时)但是对于学员来讲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还不完整关闭掉,那真的是纯粹浪费彼此时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TTT实战案例复盘——某国际品牌认证课程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