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毛爷爷都是,你不是!?

不知何时开始,斜杠青年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什么,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斜杠青年?好吧,我给你科普一下。

“斜杠青年”是一个新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她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其实,“斜杠青年”并不是突然就出现的,而是社会发展到现在所带来的一种新的职业产物。我们的祖先其实都是所谓的“斜杠青年”,因为那时候人类的环境危险而多变,人们必须训练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全面的生存技能。祖先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必须适合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用不同的技能来应对不同的挑战。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开始逐渐把社会生产分工化和细分化了,一人一职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工作和谋生手段,一是因为那时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大范围地进行陆上的地点转移,而且那时人们信息交流基本靠吼,所以自然我们前辈们能够接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甚至某些时代人们焚书坑儒,阅读权限仅限于四书五经。自然在那时,文人看不起武人,读书人看不起手艺人,手艺人看不起商人,商人说:“你们这群SB….” 这只是个小插曲,我们继续回到讨论斜杠青年。

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职业人都早已是所谓“斜杠青年”,比如传说中的那个全才 列奥纳多●达●芬奇: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还有鲁迅先生:公务员/老师/作家;更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政治家/战略家/思想家/法家/诗人......

看到这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所谓的斜杠青年,你是不是感觉很好很牛逼的样子,但你以为成为一个斜杠青年真的这么简单吗?
Nonono,论据(哦,我懒的写)

斜/杠/青/年/,毛爷爷都是,你不是!?_第1张图片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多重职业正在社会慢慢流行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服务业成为最大的产品,包括教育、娱乐、文化、艺术、旅游等,大量人才涌入这些行业,服务业的人大多不涉及产品的生产,他们交换的大多是个人的技能、知识创意和时间,他们接受到的是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和网络资源,人们逐渐开始不再受制于自己本来的工作,你可以在家办公,可以玩游戏赚钱,可以靠直播写代码被几千人盯着赚生活费,还可以把你妈妈自制的辣椒酱放到网上去卖,可以下班后开私家车拉几单Uber,可以把自己制作的H5小游戏放在平台上给大家娱乐,你甚至可以靠野外探险和吃美(chong)食(zi)让人们的掏出钱包奉上毛爷爷(说的就是你,贝爷!),还有的一个人就能成为一项业务的供应商或服务商。

例如最近兴起的:罗辑思维,科技美学,小余老师说,papi酱,还有各类健身、咨询、私厨美食等公众号和读读日报,不过这些传播范围如此广泛的以个人为中心做服务或产品的背后的却离不开一整个运营和开发团队的支持。个人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帮助大量的用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有某些技之长的人可以摆脱机构和公司的束缚,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和内容。

互联网时代就是屏幕争夺的时代,谁能争取更多的人的眼球在屏幕前的时间,谁就能成为2016年的内容之王。当我们跨入娱乐至上的时代,跨入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优秀的人才和内容成为时代最收到资本青睐的资源,人们会在豆瓣,lofter,dribbble,pinterest,instagram关注各种牛逼的摄影师、插画师、艺术家、建筑家、画家、导演、艺人和明星,与文化产业对应的是背后所带动的巨大的广告业和实体产业,80/90/00后将会花越来越多的钱去购买那些老一辈人所不能理解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影视明星周边”。
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会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不务正业”,去“东搞西搞”,“斜杠青年”的时代已经到来。最大好处在于,我们不再是让自己儿时的梦想仅仅留存于睡梦里,我们可以一边当着公务员为人民服务,一边当一个新时代的斜杠青年,张扬自己的个性,传播自己产生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每个个体的梦想,甚至某些人还能以此为生,papi酱的大火更是证明了一个人哪怕仅仅只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一样可以创造巨大的影响力,靠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去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斜/杠/青/年/,毛爷爷都是,你不是!?_第2张图片

是不是记得以前同学亲戚老师经常问你几个问题。
Q: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呀?A:玩!
Q:你有什么特长?A:我头发特长!
Q:你会做什么?….你猜
时至今日,如果再这样回答,你怕是连去相亲都没人看你一眼啊喂- -||

“斜杠”是改变的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这么说?

拥有“斜杠”思维的人,务必是一个热爱生活,并且乐意接受新鲜事物,不循规蹈矩,能乐观应对环境的改变,并且能随时改变自己过去做事方式的人。这样的人有什么优势呢?简单地说,这样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互联网工作环境,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在互联网从业中经常发生的如跳槽,变换岗位,产品改变运营策略,公司改革等突发情况。

“斜杠”是真正有创造力的人!经济组织方式的变革,那些集中在固定时间和传统工作单位的工作将逐渐被人们厌恶和远离,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做重复且物料的劳动,这在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已经行不通的,因为人只有在自我理想和自我约束的驱动的状态下,才能拥有最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事实上,硅谷那群“老青年”们早就开始这么做了。还好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开始学习和靠近硅谷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员工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与谁工作,参与什么项目,在哪里工作以及如何工作。

雇佣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关键资源和利润的分配,在政治和资本强势的过去,企业的利润大多会归于资本方,底层的人大多只是打工的团体。互联网带来的新的扁平化的工作和管理模式,人才成为企业的关键,人才的稀缺性和价值会产生非常符合二八法则的分化,利润的大头也逐渐从资本方转移到人才方,直到实现接近于合理的利润分配,这也就是说合作时代模式下的“斜杠”青年将会有更多就业的选择,也会得到更多的利润。

斜/杠/青/年/,毛爷爷都是,你不是!?_第3张图片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斜杠青年?

不想当设计的程序员不是好的产品经理?不想当摄影师的音乐人不是好的UI设计师?不想当总统的小局长不是好的Uber司机? 听过了太多这样的隐斜杠青年的个性签名,是不是自己也想要做一个逼(keng)格(meng)满(guai)满(pian)的斜杠青年?来吧少年,让我教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S(R)l(u)a(bbi)sh

  1. 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 拿出一张白纸,写上自己做喜欢做和擅长做的三十件事,给每件事情的喜爱程度打分,满分100分,无论是多么宏伟的事情(比如登陆火星),又或者是多么渺小的事情(做一顿早饭),然后按喜爱的等级从上到下排序,并且在每件事后面想好并写上自己能在这件事上给自己或别人带来什么,快乐?幸福?知识?成就?价值?

  2. 与自己来一场灵魂深度的对话交流 自我询问: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最终能成为那样的人,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去看一看《搏击俱乐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狠狠抽自己一下,“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如果生命能重来,我将从事什么职业?如果我做的所有事都能产生价值,我愿意把我的时间用在什么事情上?我是一个足够有趣的人吗?我给我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了吗?”

  3. 为自己的idea来一场为期31天的投资 31天,足以养成一个习惯。在你的兴趣特长和人生梦想中寻找交集,投资自己31天的时间,去把这件事做起来,如果31天之后你觉得太好了,我想一直做下去!那么你可以付出“一万小时定律”去把自己变成这方面的大师。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至于如何量化自己的兴趣和努力,升级成为专家,不用我去告诉你如何去做一万小时的时间规划吧?

  4. 进入同类人的圈子 “拥有相同羽翼的鸟儿总是在一起。”和我一样的人到底在哪儿呢?贴吧还是豆瓣?lofter还是github?facebook或是QQ空间?总之,进入那个你最想从事的职业人的社群。现在的网络太发达了,网络上的社群已经细分到血友病还是行尸走肉吧了,我们绝对不可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社群。
    做一名斜杠青年不应该成为你见异思迁,肆意跳槽,三天两头换工作的借口。Excuse?你说你辞职去创业?喂喂,我们也在创业啊!可是这并不代表我就要退学啊喂~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应该是鼓励你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并倾尽所能地投入,并尽量成长成为该领域的业余专家!

  5. 学会分享 光有输入没有输出的知识永远都只存在于书本里,如果你只是天天泡图书馆读着《中外文学经典》和《四大名著》,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只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以一切可能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分享给更多的人,你才能成为该领域真正的大牛。

The end.

给自己打上一个斜杠青年的标签吧,这是你应得的!不论你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动漫或者淘宝攻略,还是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代码和开源社区,又或者你干脆按了两万次快门,画了一千幅画,做了一百个模型。这些幸苦的汗水,足以支撑你头像下的小小斜杠。

哦,我今年的梦想是在我脆弱的头像下加一个PM和马拉松运动员的小小斜杠 (微笑脸)

你可能感兴趣的:(斜/杠/青/年/,毛爷爷都是,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