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往事之十五:糊火柴盒

芜湖往事之十五:糊火柴盒_第1张图片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在火柴热销的那个年代,火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关乎国计民生,政府非常重视,经常督促工厂日夜加班加点,保障市场供应。

一个千人火柴厂,一年的产量能达到60万件,约十二亿盒火柴。

别看火柴小,生产一盒火柴要经过九十多道繁杂的工序。

在九十多道工序中,有些是自己生产,有些是外包的,火柴盒就是外包加工的。

火柴盒分内外盒,最早内外盒都是木制的。在外盒贴上精美的标贴(也称火花)后,火柴盒顿时艺术起来。

后来,木材紧张不够用(那时没有环保概念),开始以纸代木,火柴的外盒逐步有木质变成黄纸板材料的了。

小小的火柴盒,糊制起来程序很多。首先要打浆糊,糊内盒(俗称小底子)的浆糊要稀点,糊外盒(俗称大帮子)的浆糊要厚一点。

糊小底子时,要将细长的小条纸分成十垛码成一排,用软毛刷蘸浆糊均匀涂刷,然后,将小条子逐一靠右贴在小条纸上,再逐个揭起,先封右边再封接头,左边纸张不封放在桌上待用。下一个节奏是将封了头的小底子放在一个木模内,再放一张方形小木片,用食指滑动纸张,将底封好,拿出模子,晒干待用。

糊大帮子较为简单。大帮子是印在一个大纸板上,横排十张,竖排五张,整版五十张。用刀刻印,似连非连,轻轻一掰,整张纸会一张一张地分开。然后,将分开后的大帮子一摞一摞码好待用。

大帮子在印刷后,被刀刻有预设的印子,用时,先拿起一摞外壳纸,依次捻开后,用竹片刮上浆糊,一张一张从右手送到左手弯曲合上,并用左手紧紧握住数秒,以免炸口。外盒无需日晒,只要阴干即可。

晒干后的小底子和外壳要套在一起,才算基本糊好。最后一道工序是用一个专用盘子,将火柴盒顺向竖立码放,横20盒,竖5排,这一盘正好100个;将捆好的一盘累加成10垛再扎紧,这一件便是1000个火柴盒。

一个熟手一天顶多就能糊上两千成熟(即内外盒全部糊好)。谁家孩子多,谁就能加班加点多糊火柴盒。糊一万火柴盒,得人民币6元。在糊盒子大军中,一个月糊十万、十五万大有人在。在那个贫乏的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这个家庭在那个月中,锦衣足食。

那时,调制浆糊的面粉都是包产到户的,浆糊节约地用,几个月下来能有可观的面粉剩余。在敏感时期,这点面粉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

作为火柴厂家属的一份福利,糊火柴盒是最好的赚外快门路。外厂家属要想糊火柴盒必须找熟人、托关系,还要在发放糊制材料和收取成品火柴盒的范围内,方可办理手续,否则,只能望“盒”兴叹。

火柴盒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童年时光,呆板重复、索然无趣。唯一的乐趣就是听收音机,听各种电影录音剪辑:《南征北战》、《渡江侦查记》、《卖花姑娘》。

难得有家长在糊盒子过程中讲故事,那些故事是对孩子们最佳的犒赏。

火柴厂的孩子被火柴盒困扰了多年,失去了童趣不说,还耽误了学习,火柴厂家属区里的孩子鲜有考上好学校的。

厂外的孩子也好不了多少,不是糊庆大霉素盒子、就是打渔网、打尼龙网手提袋。纯真的童年里夹杂着这些事情,总归是件憾事。特别是窗外其他孩童的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对低头做事的孩童干扰可想而知。

想想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是,能与大人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小手拉大手,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从心里感到这苦吃得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芜湖往事之十五:糊火柴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