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骑行记

D0

额外增加了一天,是因为不同于十多年前去西藏的背包旅行,墨竹工卡的天葬、定日绒布寺之上的珠峰大本营,大昭寺前玛吉阿米咖啡馆等等,都显得行程满满和驻留匆匆。反倒是定日藏式旅馆二楼深夜,那个可以看见银河星空的,点着蜡烛的露台,以及离开西藏时,在八郎学旅馆院子里的怅然若失,让人难忘。但这次不同,从时间富裕角度上,可以深度体验一下当地文化旅游的味道。骑自行车走东线,沿途美景美食,更重要的是与快十八岁的儿子一起同行。对儿子而言,这有点青年切格拉瓦和朋友骑着摩托车,横贯南美洲大陆的光荣之路预演的味道。的确,我希望未来他的人生就是那样的。为自己的理想而活。无论结果和成败。过程中的幸福感将由此而生。因而一切都是丰盈饱满的。

网上查到号称海南最牛的骑行驿站一起的“517”,就是喜欢青年旅舍的这种味道。因为有着交集和公共空间,有着年轻的味道,有着萍水相逢的分享和信任。这种业态是真正为旅行者设计的。健康、环保、深度、自我、时尚,他不是土豪海边花园满地狼藉的牛吃和豪饮,也不是完全商业化的酒店价码和标签。脑满肥肠的样子。它又不同于自虐和穷游,因为所有阳光旅行的元素它都具备。也有白桌布和红酒,也有行途中绿色的热带水果和舒适的驿站住宿环境。歇息和打尖,全在于自我可控。它也不同于那种候鸟式的养老或是休闲,一堆老年人,连跳的大妈舞都是机器人式样的。一切都是被格式化的。

果然,‘517’客满。和儿子走到推荐的不远的另一家青年旅舍。前台说,你们是徒步过来的吧。让人哈哈大笑。不过是榆亚大道走了四里地。一边听儿子说对三大宗教的观点。显然不同意,深夜的街头,不适于争论,行途中,再慢慢交流吧。我也是半瓶子醋。但有了思考和学习的线索。就是好的。

昨晚在亚龙湾与当地亲戚交流,还是传统的淳朴的那一套。比如你不抽烟也要递烟交流。好象在文化人类学家摩尔根的书中,看到过,古老的印第安不同部族,消除警戒心建立友好的重要手段,就是互递烟叶交个火。也类似与非洲传统的碰鼻子仪式。自己不接受,但也入乡随俗吧。就好象老烟鬼朋友给你敬烟,你无意识的说我不抽一样。他会很尴尬,而你浑然不知。大概喝酒也是。但不是豪爽能喝与否的问题。

“517”说,骑行没有那么的可怕,自行车都是几十速的,路平,轻松。沿途都有连锁驿站,安排好了。关键是在你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成功了一大半。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岛骑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