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

         


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_第1张图片
新野人书


    品微型小说——《吹寒剑》

                              新野人

   

      一口气读完《吹寒剑》我茫然了,不知所云。是作者刻画人物不鲜活?是故事情节不跌荡起伏,扣人心扉?是作者立意不明,中心不清?或我眼拙才学疏浅?……我扪心自问……

            接着我带着平静的客观的心境,试着靠近作者创作思想,走进作者的心田,聆听作者的心声。故再次展卷,细品这两千多字的《吹寒剑》,我沉默了,陷入了沉思……被作者艺术思想、立意之高之大,刻画人性之深刻而惊叹!

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_第2张图片
新野人书

          自古江湖险恶,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短短两千字之文,作者以高度浓缩笔墨,让九个人物巧妙合理出场,而且加‘’十三子‘’共计二十二个人物,这在微型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此文拓宽打破了微型小说仅是讽刺,幽默、小情调、小哲理、启迪人生……等老旧套路。不夸张地说《吹寒剑》应是近代微型小说的奠基之作,也不为之过也。这分明就是一部写当代人性贼脸的宏篇巨制,哪里是篇微型小说?笔者深深被作者高屋建瓴的艺术思想及艺术才华所折服。


            全文两千余字,以‘’吹寒剑‘’统领始终。以少侠的所见、所闻、所行贯穿全文。深刻雕塑了现实社会中的各阶层芸芸众生相。在当今物欲横流,名利至上思想的驱使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人间悲剧现象屡见不鲜。

          锈剑谷,燕惊羽的阴险狡黠和酒鬼师父的坦坦君子,以及少侠的假糊涂真睿智又无奈(没地位,没银子,连起码的温饱还没解决)陆七真君子被人当枪手炮灰,至死不明真相的悲剧原由。而被自称为老江湖的少侠,也被真小人假君子暗算,最后中毒身亡悲剧的一幕,真乃感天地,泣鬼神,让读者荡气回肠!妙哉!作者以‘’江湖中每天都在死人‘’,告诫世

人: 孙悟空七十二变,然最终不也逃脱不了如来佛祖的掌心吗?……

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_第3张图片
新野人书

          文中以少侠、陆七为明线,以酒鬼师父(真人真君子,大智若愚之人)锈剑谷为隐线,行成明暗对比,足见作者用心之良苦,设置文章构架、驾驭文字功夫之高超能力,令人钦佩。


        文中对所有出场人物,没有对性格,外貌特征等,按传统小说的套路作多余笔墨描述,作者巧妙的通过那把锈剑: 、“一柄破烂锈剑和一张名剑大会的请帖,那锈剑虽然卖相不怎么好,但剑刃倒是够锋利‘’给读者留下玄念,告诉读者,这分名就是一把传说二百年的【江湖第一神剑】,引喻出当今社会以颜值取人,以金钱为成功标准的畸形思想。无形中鞭挞了人们对金钱对权力膜拜之现象。现实的确如此,世人对金钱名利追逐,已经达到了痴狂的地步。

    “吹寒剑‘’其貌不扬,也无刺激眼球的亮点,然而人们为拥有它,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可见这把剑不是一般的剑,是‘’权力、地位之剑‘’。可这把剑偏偏就佩戴在身份、地位、学历都极不相符的少侠身上,背后可现少侠师父 ——酒鬼的人格魅力和品德是多么崇高伟大,同时也折射出少侠的似糊涂又明白的、模糊的悲剧人生。

      “江湖有奇毒,名曰腐尸散,能令活人血肉顷刻腐烂溃烂至死‘’。作者以悲壮愤怒之笔刻画出了活生生的人间悲剧,有千万个少侠到死都不明白,其实真正拥有的就是自己那颗心。真正的剑手,是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这真是无意插柳也没成荫,无心插花花不放的人间悲剧。

            试想少侠当年如果不介入江湖中的阴险人事,把梦想和现实紧密结合下,量体裁衣,找准自己的人生座标点,平淡、平安、平常过好自己的人生,是多么快乐开心之事。可现实中并非多数人能悟道,能开悟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忧哉!

      “ 明日乱崖山不过又多了一具肢体不全的腐尸,路过的人多掩鼻疾走离得八丈远,若是有幸遇见个善心人,说不定会帮忙掩堆稻草一把火烧个干。江湖不过少了个无名之辈,谁也不会察觉” 。小说结尾,作者以直叙夹议之笔,告诉人们: 财、权、名,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唯有生命,唯有脚踏实地,唯有心中之剑才是自己最终所拥有的。自古迄今为名利,有多少“英雄豪杰‘’命丧黄泉!又有多少无辜者含冤九泉!悲乎!痛哉!

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_第4张图片
新野人书


        《吹寒剑》的过人之处,在于作者以惜墨如金(全篇两千余字)的质朴叙述,且人物众多,作者借古讽今,写出了当今国人精神迷茫的人性本质和催弱。此文表层是写、“吹寒剑‘’,其实旨在向人类摇旗呐喊,唤醒全社会,名利就是把双忍剑。如人人见利就躲,见名就让,何生悲剧?如此天公也无可奈何!

        稍稍让人遗憾之处,小说刻画之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虚笔留白多了些,然通篇仍瑕不掩瑜。以笔者拙见,近代千字微型小说格局之大,又深藏如此弘大思想者,《吹寒剑》当为首创。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以宋人僧志安先贤之诗为本文结尾,《吹寒剑》作者胸中之乾坤思想令人敬仰。笔者愿与作者一并走入这似梦的诗境中,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2016年10月23日,新野人记于归一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微型小说 ——《吹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