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如何和平相处-《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法》8

《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法》第8章 P139-161 为孩子创造愉快的成长环境

与孩子如何和平相处-《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法》8_第1张图片

这一章内容比较多,书中一共分了八个小标题,我个人觉得比较实用,只是顺序上略显零乱。

我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总结和记录。

首先,身为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孩子稚嫩的心,相比成人而言,更是要加倍呵护。而有的父母,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尊心,更有甚者,有父母会拿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惩戒他们。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孩子,面对这样的忽略、伤害,会怎样?会记住自己所犯的错,得到成长,还是会记住所犯的错,从此类似的事件上裹足不前或者依然故我?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该回来的时候却没有回来。父母肯定是焦虑又担心地等待,孩子回来后,父母可能会对孩子大发雷霆,干什么去了?不知道我们会担心吗?怎么不按时回家?blablabla..本来是关心,但以一种最糟糕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顶撞回来:“不就是晚了一会嘛?值得这么大发雷霆吗?”一种是愧疚,同时很伤心,甚至觉得父母一点不爱自己。

其实父母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是真诚地告诉孩子:“你没有按时回来,真的让我很担心!你现在回来了,我就放心了。”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也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孩子能清楚感受到这两种情绪,会明白自己在这件事上做错了,同时会明白,父母爱自己。那么孩子通常会记住,以后,不可以这样做。

对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孩子的承诺上。我们的父母会一时开心,对孩子说:“今天爸爸妈妈有空,你想去哪都行。”孩子于是兴冲冲说去海边,你说哎呀今天要下雨呢;孩子说去游乐场,你说哎呀那里太吵了;孩子情绪有点低落了,说那就在小区滑冰吧,你说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有空带你出去玩,怎么就在小区里玩呢?

那可能出现的是两种回复了,一种是“好吧,随便你,去哪都行。”一种就是表达不满,可能以哭闹的方式表现:“你们说话不算话,不是说去哪儿都行吗?现在去哪儿都不行了?”

所以,当你兴致高昂准备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应该给出具体的几个地点,由孩子选择,而不是让孩子以为真的是“哪儿都行”,最后导致父母责怪孩子不懂事,孩子则生气父母说话不算话,对父母失去信任。

这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尊重。

其次,在与孩子起冲突时,如何处理?

冷处理。这一点在其它几本育儿书中也有体现,特别是在《正面管教》中,更为具体,也就是“暂停”。事先与孩子约定一个彼此接受的“暗号”或者“身体动作”,表达“暂停”。当与孩子起冲突时,自己或孩子都可以说出这个暗号,或者做出这一身体动作,自己或者孩子暂时离开争执的现场,等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来处理这个争执。

人在情绪激动时,是无法正常思维的,父母也特别容易在情绪激动时说出伤害孩子的话,甚至做出伤害孩子的事。而且如果是父母错了,情绪平静之后可以跟孩子道歉。这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就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适当的时候学会让步。

书上这句话说得好:“人们都习惯了做事要有始有终,在与人争论时,总要摆出一副非要争出个结果才会着善罢甘休的架势。但若开局不利,何不及时终止?”

还有一些时候,与孩子的争执可能等双方冷静下来之后,根本就不用再处理了。因为孩子有时候也不过是一时情绪,并不是真的要争执或坚持什么。

争执中暂停,不是教孩子软弱。毕竟任何情绪激动时的争执,往往伴随恶言恶语,而语言上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这样的深仇大恨。

第三,等待。这里也是父母双方都应该学习的等待。也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学习。

对于孩子“等待”的训练,其实有二。一种是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东西,都是TA一要求,就马上可以达成。比如要喝水,那父母还需要有一个“倒水”的动作;要吃烤面包,那需要等刚烤好的面包“凉一点儿才能吃”。

因为孩子会有无数要求,大人是不可能一一满足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围着TA转的。一定要教会孩子等待,因为人生而在世,等待是必须的,失望也是难以避免的。人人都有自身的需求,即使是视TA如珍宝的父母,也不能事事优先TA的需求。

第二种等待,很常见。孩子在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而已经很晚,该睡觉了。你一遍遍催,孩子一遍遍回答“等会。”终于,你怒吼:“放下手里的玩具,睡觉!立刻,马上!”孩子放下玩具,立刻马上躺下了。也许梦里都是你的吼叫声,而你自己,也并不因为这样的“胜利”有半分喜悦。

事实上,是你没有给出明确的指令,并不是孩子一直在拖延。那可以怎么做?当第一遍催促得到孩子“等会”的回应时,就应该明确告诉TA,现在是九点十分了,如果你实在想玩,可以再玩五分钟。

好,五分钟到了,再去提醒,这个时候孩子通常会遵守约定。(书上建议说在这五分钟之类,要不停提醒孩子,还剩下三分钟了,还剩下一分钟了,以给孩子一个缓冲和准备。我个人觉得,如果在短短五分钟内还不断提醒,其实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没有必要。因为多数情况下,只要是约定好的,孩子基本上会遵守。)

说到这,就刚好提到父母对孩子的“等待”。我们在孩子催我们出门或者做某件事时常常回复“等会。”等我把这个稿子写完,等我把这个工作完成,等我把垃圾收好等等,但一旦自己准备好了,就总是催促孩子“快点”,对孩子说的“等我拿个玩具,等我拼好这个,等我看完这本书”,不仅不等待,反而是吼“怎么那么墨迹?”

说好的互相尊重呢?互相尊重里难道不应该有一项叫做互相等待吗?这样的举动可不是好榜样,一方面可能让孩子叛逆,永远处于“被催”,一方面可能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TA可能真的是正专注于某件TA感兴趣的事情,等一等有什么关系?

第四,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

我们常常说“这孩子太胆大了,简直无法无天。”或者是“这孩子太胆小了,什么都怕。”可能就是没有正确引导孩子所造成的。

无法无天的孩子,是家长没有引导管束的孩子,TA不知道界限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所以就凭着孩子的天性去尝试。这虽然保持了“探索的勇气”,但却随时有安全隐患,有些危险一旦发生,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太胆小的孩子呢?可能是家长只注意管束而忘记引导了。从而给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恐怖的种子,一点点夺走了“探索”的种子。

比如孩子无意间拿到一把刀,你一把夺过这刀,紧张训斥:“哎呀,这哪里是你能玩的东西,这很危险的,会伤人的,以后再不许碰了。”

通常情况下,这种紧张训斥可能会让孩子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从此很害怕刀,看见了恨不得躲远远的,也许连带着对与它相似的工具统统不敢碰。另一种是,一定要玩一下试试,真有那么恐怖?直到自己真的受伤,然后对它心生恐惧。

作者认为,危险的物件,是必须要告诉孩子的。不过,态度要温和从容,不能一副天要塌下的架势。就是平静告诉孩子,“这个是刀,是工具,不是玩具。可以用它来切菜,削水果,不过用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如果你大一点再尝试用,会更安全。”

这样说,会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可能会让我受伤的工具,我使用的时候要小心,或者等再长大一点去使用。TA会在使用中小心,而非对这个工具心生恐惧。

经常受到恐吓的孩子会对外界慢慢失去安全感,一旦孩子的内心有了恐怖的阴影,就会变得缩手缩脚,并慢慢失去最宝贵的自信。

最后一点,绝不放过鼓励表扬孩子的机会。本章关于这一点说的并不多,但我个人觉得很实用。

近些年的中国父母,受到“鼓励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表扬”大大增多了,只是这些不走心的表扬中,有太多是“你真棒”“你真漂亮”“你真聪明”。

“你真棒”是一句极泛泛的称赞,孩子其实很容易被这句称赞吓到,TA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棒”,但又很享受这种夸奖,于是干脆什么也不做了,因为怕做得不“棒”了。

“聪明”“漂亮”是对先天的称赞,而且也是相当模糊的称赞,有的孩子会沾沾自喜,觉得我“又漂亮又聪明”就够了就可以一直这样得到表扬嘛。于是TA也不去做什么了,因为好像做其它事并没有得到表扬啊。

应该如何赞扬鼓励孩子?应该针对孩子后天所做的努力,所得到的成长或进步,去具体地表扬。书中有一个我们可能极容易忽略的例子。

比如孩子内向,遇到做宣传的叔叔阿姨拿一些小玩具,只敢躲在父母身后让父母去索要。某天在外面玩,看到做宣传的叔叔手里拿着气球,因为实在喜欢,鼓足了勇气自己去要了一个,开心回来,父母夸“你真勇敢!”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勇敢吗?不知道。父母实在可以更具体一点,“你今天尝试着主动跟叔叔要礼物,并且得到了想要的礼物,是不是很开心?妈妈也为你开心。”

一个孩子经常把牙刷随意丢在洗脸台上,母亲批评了几次,某天,孩子把牙刷收好了。但隔天,又是随意一扔。母亲怒极责备,他的回答是,“我以为你忘了。因为我昨天把牙刷放在杯子里,你并没有说什么。”

你看,孩子是极其需要父母关注和表扬的。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会记得提醒和纠正,当他们纠正错误之后,我们有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很多时候,当孩子发现大人在关注自己的良好行为时,自然会暗地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越来越好。而如果大人只盯着孩子不好的行为,孩子也可能会持续关注自己的不好行为,甚至越来越离谱。

看似简单的“表扬”,其实同样需要父母用心关注和用心“赞扬”。号称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的你,愿意为孩子付出这些吗?

(觉得这一章实用,生怕漏下了什么,于是,就啰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孩子如何和平相处-《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