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散记|让世界了解中国(10)

(开拓欧洲的中国文化大市场,我们和日本有很大的差距,扩展宣传中华名族文化空间,应当是有志者瞄准的一个主攻方向。)

欧洲散记|让世界了解中国(10)_第1张图片

我国很重视对外宣传这块阵地,可不知为什么在国外好像效果不是很明显。可能是财力的原因?手段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知道应通过什么办法,让欧洲的一些宾馆能放上中国文字的说明书或者介绍中国文化的小册子。有的国家很注意这方面的宣传,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如果有远见的企业家在上面再做个广告,我想也是一种宣传。我们的对外宣传应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欧洲宾馆大都能看到日文说明书却极少看到中文的说明书,中央电视台只是在巴黎的中国城能看到,在欧洲偶尔能看到香港卫视中文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比外国丰富的多、质量高的多,我们国家很多电视台都上了卫星转播,外国宾馆收什么台是人家的权力,但有什么办法让外国宾馆接收,这恐怕也是一个宣传与市场开发吧。中文报纸也少得可怜,只在中餐馆里偶尔能看到《欧洲商旅报》那么一份,还有在法国卢浮宫看到了中文的卢浮宫示意图,虽然印刷的不太精制,有的去晚了还没拿到,可见多么受欢迎。我回来后认真看了看,在卢浮宫博物馆导游图中文版下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赞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愧为搞新闻的,站得高,看得远。虽然是赞助,可能就是白送,我感到这个钱花得是很值得的,这花的是战略钱,让中国人感到走到哪里都能体会到祖国的昌盛,让外国人感到他们那里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要不然中国人在欧洲转了小半圈,听不到华语,看不到中文,心里有多么堵得慌。

中国人到欧洲越来越多,中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知为什么那么多在欧洲的中国人不去开发这个急需、前景十分看好的宣传中国的大市场。而我们在国内打开收音机就能收到很多国家的广播。

我们在导游协助下,与给我们开车的意大利的司机进行简短沟通,他好像一点不了解中国,只能说中国好像是在东方。我们认为世界著名的中国长城在外国差不多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中国的兵马俑、长江、黄河、西藏的雪山、敦煌莫高窟,我们接触到的一些外国人都不太清楚。

我们到德国科隆大教堂,为它前仆后继建造600多年赞叹不已的时候,就想起了我国重庆的大足石刻。这些雕刻是劈开一座山之后,在石壁上雕刻的大型群雕,最大的石头雕刻的卧佛几十米长,当年先辈用这些雕刻的石像来反映地狱、人间、天堂的故事。

大足石刻是从唐朝初期开始动工,历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历经五代才完成,可是宣传不够,知道的人并不多,科隆大教堂建造600年的过程,凡到欧洲的人都知道。

由于大足石刻地方,以前交通条件差,所以,石刻保存完好。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说,大足石刻是世界迄今为止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这么一个宏伟工程,我没到重庆之前都没听说过,外国人又怎么能知道呢?可能是欧洲国家小的缘故,就那么几个有名的地方,反复宣传,强化了人们的意识,我国太大,名胜古迹太多,宣传又不集中,所以,我们应当选择几个重点集中进行反复宣传,以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在于传播。中国了解世界需要传播,世界了解中国更需要传播。优秀、古老、文明的中国文化尤其需要在欧洲传播。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在2004年6月份开战的欧洲足球锦标赛上,有的欧洲人问欧锦赛上唯一在中国大连实德足球队效力的扬戈维奇:“中国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要去中国踢球?”他们感到欧洲国家队的球员到中国去踢球感到不可思议。扬戈维奇说:“你们真的想象不到中国有多么的好,我在那里有多么愉快。”

开辟欧洲的中国文化市场,扩展中国文化空间是有志者应该瞄准的一个方向。

在欧洲到处可见日本的电器产品,却很少看到中国的产品。在伦敦假日酒店附近的商店里,我们看到唯一的中国制造的是厦门产的绿色干面条,这也令我俩在此多站一会儿多瞅两眼。但在欧洲经常能看到外国名牌底下,标有产地中国的字样,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洲散记|让世界了解中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