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马温哪里惹了孙悟空?

“正德七年十二月,‘升’王阳明为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太仆寺是管马的,少卿是副职——明显是‘杯具’了。”
——《明朝一哥王阳明》p112

看过西游记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就是因为不甘于当个小小的弼马温,所以大闹天宫,最后扯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那么,弼马温,在现实中是否有这样的职位呢?
《西游记》注释者黄肃秋注:“弼马温,民间传说,猴子可以避免马瘟,这里的官名是作者采用了这个传说,改换了弼(辟)、温(瘟)两个同音字而成的。”所以,其实人间并无弼马温一职。但是,《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人物的官职,却也并非全是向壁虚构,很多都是沿用明朝官制,“弼马温”一职也并非无缘之木,无水之鱼。明朝官职最接近弼马温的,就是上述原文中的这一机构,太仆寺,也就是养马的。
《明朝一哥王阳明》的作者吕峥大概是沿袭了对弼马温的看法,所以对太仆寺这一养马的机构非常不屑,实际上,确实表错了情。
太仆寺这一机构,从春秋开始便有,一直沿袭到明清,甚至连名字都没怎么变过,区区一个养马的机构,为什么能贯穿整个封建王朝?隋唐之前,太仆寺卿为九卿之一,部委级机构,隋唐以后,地位有所下降,依然还是中央高层领导官员。这样一个高级衙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杯具”的地方。
太仆寺的主要职责有二:其一为马政,其二为辇舆。马政很简单,就是养马,这是国家行政。辇舆就是负责皇室出行的一应事宜,用现在的用语讲,就是皇帝的司机。
看到这里,大致就明白太仆寺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一个兼具行政和宗室功能的机构,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皇室的机构往往后面就变成了行政机构,如门下中书,本来就是指皇帝门下听候召唤和帮忙写文书的,后来在唐朝却发展成了朝廷宰辅中枢。有宗室功能的机构的一大特点,不容易被废除,古往今来,中国朝廷各种机构官职千变万化,由三公九卿到六部尚书到内阁大员,但宗室机构却往往万变不离其宗,原因很简单,皇帝也是人,也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而负责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机构是万万不能废除的。所以太仆寺从春秋到明清一如既往的为皇帝服务,因为它是负责皇帝的“行”的。

不过王阳明堂堂明代大儒,古今继往开来之圣贤,当个皇室宗亲的司机头子,似乎也没什么好值得骄傲。所以我们要关注太仆寺的另一重身份,负责马政。马政,简单来说就是养马,属于畜牧业,那么太仆寺在行政架构上是属于农业部即户部?不对,太仆寺自夏起,都属于军事部门。因为马在中国古代,是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整个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就是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史,而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兵种就是骑兵。所以太仆寺绝对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部门,恰恰相反,马政是朝廷的重要政务,特别在明朝。因为明朝是从元朝手里夺下江山的,加强跟蒙古骑兵的对抗,自明朝建立以来便一直作为最重要的军事战略目标,所以马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洪武6年2月,定养马之法就规定了养马的数量与孳息数。政府令民共养马匹,洪武二十八年榜示:“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
成祖登极后即问马政,洪武三十五年12月,上问兵部尚书刘俊曰:“今天下畜马几何?”何俊对曰:“比年以兵兴耗损,所存者二万三千七百余匹。”上曰:“古者掌兵政委之司马。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是马于国为重。”
从上述两段话,就可以看出明朝对马政何其重视,而负责马政的太仆寺,自然水涨船高,越发重要,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太仆寺大概就是全国专门负责飞机坦克装甲车制作和供应的部门。所以王阳明任太仆寺少卿,绝对算不上“杯具”。

王阳明“杯具”的原因在于,他是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明朝这个神奇的朝代,南京与北京有同样的政治架构,都为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南京与北京的关系,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弼马温哪里惹了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