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的非正常议论

这是很久以前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今天整理文件时翻出来了。原文如下。

电影比电视剧更有艺术感,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英国的电影中,特别喜欢连绵起伏的草原,山丘,荒野,森林;不像我们的野外到处是一块又一块的田地,决不允许一分土地荒芜,就像不允许人休息一分钟一样,如果以后我很有钱我会承包一大片地让它荒着,让它长草长灌木,让它看起来更自然。

除此之外,晨雾,厚厚的石头的街道,石头的房屋,壁炉,还有非常漂亮的女主以及非常不漂亮的男主。有个师姐跟我说《简爱》被活生生拍成鬼片,我坚决不信没,没看过原著可能看不懂故事情节,于是我看了下电影,发现确实有点像鬼片,这算是个例外吧。

《成为简奥斯汀》就很好,好过《傲慢与偏见》,因为前者是现实,后者是小说,现实比小说更离奇更残酷,奥斯汀是个理智的同学,学习她的不结婚精神。

还有《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我没彻底明白这讲了什么道理,但对把婚礼主持成那样的憨豆同学表示尊敬,至少他道出了婚姻的真谛,在结婚时就告诉新郎他将拥有一个“awful wife”。也很喜欢那位有过许多前男友的女主,气质,气质,优雅的气质。

意大利人拍的电影很艺术,我说的这种艺术不是房间里非得挂幅画,或者非得参观雕塑,而是不用色情和暴力,就俘虏了观众,甚至连接吻的镜头都没有,但所有的细微美好都呈现在人们面前,路上的落叶,猫身上的花纹,印象最深的是窄街道上“扇形的”石子路面。

还有意大利男人真XX的帅,女人嘛,讲话的速度可以赶超光速,跟打机关枪一样,不看字幕的话,还以为她们在打架。

德法两国,女主都非常特别的美,但所有男演员都是晚上一点到三点出生的,因为那时是“丑时”,但是他们都“想得美”。还有一个主题是纳粹,反犹,太血腥,不看。法国人还很奢侈,多情。但是有许多拥有哲学家思维,艺术家表现手法的大佬导演,更有许多一流影片。

以非洲为主题的多是探险啊,纪录片啊。这个我还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中东那边的电影很有宗教色彩,女人很少出场,即便出场,也捂得跟杀人犯一样,只露两只眼睛,可明明他们才是受害者,他们说话时,总感觉像是打算吐痰,所有声音都从脖子里发出来,真害怕那样说话久了,脖子上会练出腹肌。

印度电影普遍的长,差不多三个小时,据说是因为印度人民在炎炎夏日的傍晚不想花费一笔不菲的钱仅看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里面有很多神仙,非常多,当然还要出现一位眉毛中间点个红点的长头发的女主,我很想像刮彩票一样把那个红点给刮掉,说不定会出现“一等奖”三个字。

美国电影,心理悬疑、科幻、黑帮警匪、同性恋各题材都有,这个就不细讲了,要不就能看出我不是骨灰级的影迷。特别值得夸赞的是这里面的男影星许多还是很帅的。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讲述不同的故事,受着不一样的苦,也都有各自的幸福。

再说一个小小的心得,特变享受电影开头和结尾的音乐,开头的音乐具有制片公司的文化特色,都是轻快昂扬向上的节奏,像新闻联播开始时的音乐一样令人心情激动,结尾的音乐则是整部电影的总结,如果不听结尾曲,电影的意义就会少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电影的非正常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