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诗词大会》上的亮眼表现,而被大家认识的上海女孩武亦姝,以理科总分613分的成绩(上海高考满分660)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即将入驻九字班。
其实,武同学在高二时就应邀参加了清华夏令营,并被清华大学“全国领军人才选拔计划”相中,允诺“高考只要达到一本线即录取”的最高优惠。
据说,全上海获得这个特招名额的学生只有2个。
眼下,武亦姝的成绩突破清华录取线,不用优惠也足够资格进入清华,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诗词大会》火了之后,武亦姝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和节目邀约,在学校安心读书。
武同学家中开有国学书院,父母也没有拿孩子来炒作。
能够抵御住一夜爆红的诱惑,在被自主录取后也没有懈怠,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是做不到这些的。
这种不屈不挠地自我实现的动力,归功于武亦姝的家庭教育。
她爸爸下午4:30之后不用手机
闺蜜的儿子是武亦姝的学弟,刚考上沪上四大初中之一的兰生复旦。
据闺蜜说,兰生复旦的新生家长会,校长正是以武亦姝举例。
武亦姝曾就读的江五小学,是主张快乐教育的公立学校(魔都最好的中小学是私立民办)。
当年,武亦姝是以垫底成绩考入的兰生复旦。
进入初中后,武亦姝的成绩迅速提升至年级前十名,化学成绩尤其出色。
说到武亦姝的逆袭,校长着重提到了她的家庭氛围。
她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两个孩子。
优秀的父母都很相似。
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以总分差20分满分的成绩,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史纪录(语文只扣了10分,这真是神仙分数),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江直树。
他的妈妈也说过同样的话:
监督孩子养成习惯,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家长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
高度的自律和长久的陪伴,是这些优秀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成长养料」。
很多人对于“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有误解。
以为给孩子报满满当当的兴趣班或培训班,每天陪孩子上下课,就是对孩子足够上心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给孩子报过雅马哈钢琴集体课,一分钟一加元(≈5.25元人民币),要求家长陪同上课。
报名的时候大家都心疼费用太贵,又觉得45分钟一节课的时长太短。
但真到上课的时候,大家又在干啥呢?
看手机、看墙上的时钟,时间没到自己就先坐不住了。
有多少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五线谱、一起弹练习曲?
给孩子报各种班,陪孩子去上课,固然是对孩子的一种陪伴。但如果仅仅如此,而不是用心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这只能算作一种低效陪伴。
这种低效陪伴,与其说是把时间花在了孩子身上,不如说是花在了自己身上。
仔细想想,即便是学校的课程,我们又是否做到了仔细读过孩子的课本和作业,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共同成长?
美国花滑冠军陈巍,他的母亲不仅负责带孩子往返于12个小时车程开外的俱乐部,每次上课时,这位妈妈都在一边做笔记,之后再自己陪练。
说这些,并不是要每个家长都要做到这样近乎极致的陪伴。
但要知道,当我们抱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痛苦时,当我们在朋友圈哭穷划胖老母亲的心酸泪时,武亦姝的爸爸已经到点关上了手机,日复一日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这种用心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稳定的家庭才能培育孩子的「静气」
在武亦姝和杨晨煜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性格的共同点——安静。
武亦姝给大家的印象是稳,杨晨煜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包括前年以620分考上浙大的13岁少女陈舒音,眉目狭长,神情淡然的她在嘈杂的环境中流露着波澜不惊的安定。
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句话出自晚清两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
他告诉我们成事之人越是遇到大事越是能够心静如水,沉着应对。心静的人才能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
那么,这种「静气」该怎么培养呢?
杨晨煜的妈妈在电话采访中提到一个很关键的点,她说:
平和、稳定的家对孩子是最好的。
父母亲的情绪稳定,孩子才会心理健康。
反之,家长一惊一乍,或焦虑或亢奋起伏不定,动辄吵嚷指责,孩子在这种烦躁的氛围中,很难培养出专注的性格。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孩子卓越的家庭,父母亲说话往往是轻声慢语的。
朋友家读哈佛的女儿也反馈说,亲眼看到的虎妈蔡美儿,绝非媒体渲染的那样跋扈,反而是既随和又有趣。
不要对「见多识广」有误解
武亦姝和杨晨煜都是知识广博的孩子。
事实上,如果只盯着眼前的题目,在高考越来越灵活的今日,他们也不可能获得730、613的超级分数。
为了让孩子见多识广,很多父母不惜砸钱拼兴趣班、拼夏令营,甚至带着娃去环球旅行,扩展视野。
但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的学习都是通过书本间接获得的,你不可能获取每一项知识都要经过亲力亲为体验一番。
普通的中产之家,与其去拼几万块的出国夏令营,远不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划算。
武亦姝的阅读量,通过节目可见一斑。
杨晨煜偏好人文历史领域的阅读,以及观看纪录片。
同样是没有参加过补习班的陈舒音,她的父亲说女儿从小喜欢阅读,自学能力强,十分专注,觉得看书很好玩,怎么看都不觉得累。
阅读最重要的是给予了孩子智力上的自由、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困在片面的单一认知中。
教育的诀窍很简单
昨天,拜访了一位做教育咨询师的朋友。她的儿子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女儿是整形外科的住院医生。
作为80年代怀揣400块钱来到加拿大的一代移民,她并没有什么社会资源以及充足金钱来狠砸孩子的教育。
不仅如此,这位朋友对我说,孩子小时候做过智商测验,分数仅处在普通人的区间。
上学后,也未能被华人青睐的「天才班」录取。
但最终,他儿子以全国IB分数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哈佛,并且拿到了最大份额的奖学金。
朋友说,教育的诀窍很简单,那就是:
◆ 1.大量的阅读
一个图书证每次最多可借99本书,她家每周都会借满99本给孩子阅读。
大量的阅读带动了孩子的写作。
因为有大量阅读的基础,孩子的申请文书写得真诚、动人,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特质,在海量自荐信中令人眼前一亮。
◆ 2.参加团队运动
在和郝景芳聊天的时候,这位搞得了天体物理,写得出《北京折叠》的全才学霸一直强调:
运动可以让大脑安静下来,有助于构思和规划。
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可以依靠运动来提高精力的阈值。
朋友的儿子高中时是冰球校队队长,游泳成绩达到中国一级运动员标准。
运动,培养吃苦耐劳能力和锲而不舍精神。
团队运动,还锻炼了孩子的协作力和领导力。
以上两点都是技术性的。
最重要的是,朋友两口子反复告诉我的:
我们家每说一句话都是很小心的,从来都是使用正向的语言鼓励孩子。
你为孩子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一定会去印证这个标签。
你说他糟糕,他就会糟糕给你看,你说他优秀,他就会优秀给你看。
此外,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爸爸陪着写作业。
孩子高中时学习大学数学,爸爸在一边也把题拿来做。
女儿中学时一度跟不上物理课进度,也是在爸爸的带动帮助下赶了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指责、没有训斥,只有长久的陪伴。
临走,朋友又再次对我说:
你要有信心,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一定会有回报的。
文中提到的这几名孩子都不是来自什么权贵之家。
杨晨煜来自南宁教师家庭,陈舒音来自湛江的职工家庭,家境最好的武亦姝也就是上海的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孩子。
如果这些孩子可以成功,你家的孩子也一样可以。
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其实陪伴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挖掘一个更优秀的自己的过程。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