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堑,长一智

我是一切的根源,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或者可以说,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来承担错误的结果,因为孩子的所有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孩子是我的孩子,孩子是我培养的,我是他的监护人。

急于划清界限,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很多时候我把恐惧的心情变成了愤怒,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让孩子背锅,我发现我的心理年龄跟他差不多,甚至比他小。我只是在物质体型上比他大。

孩子犯错的时候,我几乎都会“不失时机”地责备他。按照某些说法,这就让孩子的内疚感跑走了。于是,错了也就白错了。

吃一堑,长一智。好的情绪加上美丽的智慧,即使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可以有美好的互动。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今早我让孩子上楼拿点东西,他没找到,而我觉得东西放置的位置简直可以用醒目来形容,于是又从我自己的角度说他:这么明显都找不到?你不会再具体问一下吗?

结果,人家也还是懵圈状态,且眼神透露不开心和无奈,好像还有点敢怒不敢言的意思。

这个时候,我就更来火了,严厉的眼神继续追加给他。

多大点事。

看来我又得向他承认自己犯了错了,向他道歉,并一起找办法弥补这个错误,抱抱他,亲亲他,买点好吃的什么的。

同时,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类似的场景。我找不到爸爸妈妈让我找的东西,甚至我记得好几次当他们开始说指令的时候我就开始紧张,生怕自己找不到被骂,因为爸爸的怒目实在是太吓人了!

我是在重演剧本吗?!

No way !!!

我要跟他道歉,补偿他,并跟他分享自己小时候的那种恐惧的感受,让他知道,妈妈是真的理解了他的,妈妈是真心实意道歉的,是却有“悔改之心”的。

谁都难免犯错,我要用我的道歉,帮助孩子学会道歉。当他也学会了道歉,家里的互动应该会有更多的修复机会。

吃一堑,长一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