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知多少

游学,洋气一点叫study abroad,意思是出国学习。但据说,洋人们也叫游学yoosure,就是直接的中文音译。这样似乎更准确一点,意思就是在游中学,借游去学,边游边学。

游学知多少_第1张图片
世界那么大,要边游边学

游学,越来越普遍常见,不仅是大学生也有小学生,不仅是国内,国外也很普遍,甚至不仅是经济条件富足宽裕的,也有紧巴拮据的。
之所以日益普遍,因为推力太多:种种原因钱太多了、旅行社的专业怂恿、个人的攀比虚荣心、紧张激烈的学业争霸压力……当然,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游学确实是个好事情呀。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
游学肯定是好事情,毋庸置疑。但是游学也肯定是烧钱的事情,一定不假。少则几千,多则数万。所以,对于更多的游学娃来说,还是要从长计议,力争性价比更高,不是吗?
还说前两天在明孝陵,遇见一对母女,在跟一个地导讨价还价——所谓地导也就是位本地大妈。大妈说:“这里很有说法的,没有讲解看不出名堂。你都花这么多钱出来旅游了,不让孩子学点知识多可惜……”估计妈妈心里一算旅游的性价比,如果为了省50块讲解费,什么知识也没有学到,太亏了,所以很快达成交易。
其实,相信应该有不少人,听说过南京的“博爱”美名。确实名不虚传,就说旅游吧。南京最早给最多的代表性景点免了票,比如中山陵、玄武湖、大屠杀纪念馆等。现在其实像明孝陵这样的景点,已经有讲解器租用,10块钱一次。更先进的比如大屠杀纪念馆,直接就可以微信扫码,听录音讲解。那位妈妈,显然攻略没做足。
我认为还有一种, 对于游学有更好的学的效果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旅游前先做功课。百度基本就可以解决景点的知识问题。地导大妈知道的不会比度娘小姐多。比如游明孝陵,关于治隆唐宋碑


游学知多少_第2张图片
治隆唐宋碑

度娘就会告诉我们:
“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他是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
应该没有什么是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了。
再或者打个比方,老师在教室上一节课,也是要求学生先做相应预习,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游学既然也有学的任务,而且显然是要接触一个比课本更为陌生的对象,关键是烧钱啊,如果不提前做足功课,即使再怎么地道的地导,讲解一遍,也只能是浮光掠影。即使优越到不用计较跟钱相关的性价比,世界那么大,你也不可能一直只去看一个地方吧,大多“游”都只是一面之缘,所以游学要尽力收获更多一些。
不过如果把游学与课堂教学相比,站在课堂上课的教师可真是良心高到天,回报低到泥啊,学历、培训、备课各种门槛之后,10几块钱的课时费……说多了都是泪。

据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后还有两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所以,游学过程中,有机会多接触当地土著,多聊多闲话,运气好的话,到是真能有遇到民间名师,听到度娘所不知道的故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学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