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荼蘼

——是否,情到深处人孤独。

Chapter1

在过去的几年里,似乎都喜欢在年初或是年末写点东西来祭奠一下逝去的时光。而当某一天在街边再听到校服时代时追捧的许嵩的歌时蓦然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当某一天发现读的书目里不再有韩寒和郭敬明时才明白此情可待成追忆。有些东西就这么永远地停留在一个时代里成为一个我很难再路过的站点,有些东西就这样成为遥远的回忆从此再难以重温当时的那份灼热。

于是发现,耳机里传来的是Eason那低迷的声线,kindle里下载着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书籍。时光就是就是如此,它会让你在无知无觉却又看似顺理成章的日子里完全变了样。你难以用文字去祭奠,你只能是记录。

Chapter2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跨年夜是在宿舍里度过的。或许,是从未体验过新年第一天在宿舍醒来的缘故,当平凡到足以让人忘记的新的一天到来时,我迎着晨曦眺望着熟悉的图书馆,细数着那跳跃在掌心里的阳光,假装文艺地想说服自己新的一年连太阳都积极了。

或许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都会有如我一般的人,想借着阳光给自己新的希望。又或者说,在每一个新的基数统领新的365天时,也总有人会为自己打气,说着“新的一年,新的自己”之类的话。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心理暗示,总是得给自己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去努力。

Chapter3

想起刚上大学时,一直保留着随身带着笔记本的习惯,随时随地地记录生活。

后来,背包里的标配变成了手机、钱包、电子书,偶尔拿起笔却因找不到本子而窘困不已。

想起刚上大学时,一直坚持着到饭堂吃饭,从来没有察觉宿舍和饭堂有着那么“遥远”距离。

后来,宿舍门口的一次性外卖饭盒越来越多。再后来,宁愿花时间自己做饭,也不大情愿下七楼拿外卖。

那时,还保留着去图书馆的习惯,或者说,还会时不时督促自己去图书馆充电。

后来,去了一趟图书馆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才知道我早已远离了自己预设的轨道。

大概,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坚持早起和读书吧。

想想,三年里一直充当着宿舍的活闹钟,连室友都说,肆子是那种在大冬天都能嗖的一下就起床的人。

虽然渐渐不再去图书馆,但好在也一直坚持看书。记得有一次去京东派拿快递,京东师傅很热情地问了我一句,“要不要拿本书回去看看啊?送你啊。”我看了一眼那本《创京东》,还是礼貌地婉拒了。

大概,那些坚持多年的习惯,都会被烙进生命,也会成为别人为你贴上标签的重要依据。

Chapter4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堂课,我在朋友圈写下“从此上课成为一个永远的回忆”。最后一堂课下课时,我站在人群里跟着其他同学喊道“谢谢老师”,一瞬却有些怅然若失。这句喊了十二年的话,却在阔别三年之后,在离开学校前才第一次重温。我多想这些变化没有那么的突兀,这样离别到来时也不会那么措手不及。大概,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足够害怕分别的人。

大概也如《不说再见》里的那句歌词,“入学时想着毕业,毕业却因离开友谊而失眠”。

大一的时候,看了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还夹杂着初入大学的迷茫,沉思许久说不出话。

大三的时候,听了刘同写词的《不说再见》,伴着回忆做着毕业视频,在夜深人静时导出视频,心里五味杂陈。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面写道——有一种孤独是,明知道结局是曲终人散,可当下却不得不放声大笑,直至在这样的尽兴中流下眼泪。

师弟说,你的大学是美好的。我说,有些美好是限量版的,所以,请珍重。

那么这一次,我也想让自己笑着说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到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