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是不是个人》

读《这是不是个人》_第1张图片

作者:普利莫·莱维(Primo Levi,1919.7.31-1987.4.11)

出生于意大利都灵,犹太裔意大利化学家、小说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著有书籍《这是不是个人》、《元素周期表》、《终战》等等。普利莫·莱维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是二十一世纪最引人关注的公共喉舌。

出处:维基百科。

如果一群人生长在集中营,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眼前的一切,世世代代,那么集中营里的人群与外界的人群一定不会是一个种族。

莱维的文字生动的呈现了他在集中营的生活,读他的文字就好像自己身在现场,没有过多的感情流露,随波逐流似的一天天往前走着,他们没有选择。“因为死亡也是一种思想选择,所以很多人连选择死亡的思想都没有了。”

你一定会好奇,法西斯是怎样做到剥夺一群人的思想的?

简单点,就是不允许他们有自己想法,让他们只是机械的费力的劳动。

开始之前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其实也是折磨的开始。

脱去他们的外衣,剃光他们的头发,拿走属于他们的一切,包括名字,给他们严苛的衣食住行。然后饿他,渴他,折磨他,冷漠他,羞辱他,用权力控制他,差遣他。

让他们失去人之为人特有的属性。

在这样的制度下,只是安分的劳动,是活不到最后的,仅仅是资源的匮乏,就足以将人饿死、病死。

从<这里的善与恶>这一章节,就能看到他们围绕“吃”“穿”两件事情所做的努力,从而形成简单而丰富的金融系统也是神奇。

他们拿一切能得到的东西交易,不管是冒险偷来的还是分发的面包或菜汤、奖券,或者其它。这些是他们交易的“货币”,这些“货币”符合金融市场的规律,随着情况转变升值贬值。

再从劳动的文字里,来看看他们生活的艰苦。

他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日,待在外面劳动,仅穿着一件衬衫、一套竖条纹布衣。

有一段描写他们在雨天劳动,鞋子沾满了泥,身体湿透了。莱维说:“现在我全身已经淋得湿透透的了,只是需要尽可能地少活动,尤其做别的新的动作,以免某块皮肤不必要的接触湿透了的冰凉的衣服。”

还有一段描写他们在冬日午休后,开工的信号响了。他们来到外面,“抬头仰望低沉灰色的天空,无情的雪花在空中纷飞。他不禁感叹道:**‘ 倘若我养有一只狗,我是不会把它撵出去的。’ **”

最后回忆下<快乐的一天>这一章节,那快乐的来源定会触动你的心灵。

这些对应着的全是法西斯的残酷,平淡无奇的文字下全是痛苦。

看完这些,你会不会更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我觉得不会,因为痛苦是对比出来。这些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我们只能是知道了这个历史。

然后,如果有一天历史有了要重演的趋势,我们要去勇敢的抵抗,不能让它再发生一次,也害怕它再发生一次。

其外,从这本书不仅能读到法西斯的残酷,还能看到人能因为什么而做到何等恐怖程度,也能明白人之为人,是拥有基本的选择权利。

“当人类面临身体的生理需要和痛苦的折磨,许多习俗和社会本性都无所适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这是不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