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差异

有趣的语言差异_第1张图片

语言有不同的反映形式:汉语、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而在汉语里面又有普通话、四川话、粤语、闽南语等。

中国有句俗语说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孕育出了各自独的文化。今天就聊一下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语言的差异。

1. 称谓的不同

我出生长大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城市。

在我印象里,我叫我爸爸,是爸爸,而我爸爸叫我爷爷是“大”,二声;我叫我妈妈,是妈妈,而我妈妈叫我姥姥是“娘”。随着老人的去世,这些称谓也渐渐消失。

我叫我奶奶,是奶奶,我有个好朋友,叫奶奶是“nan nan”,三声。当年我还笑话他是南方人。

我舅家的表弟表妹们,叫我妈妈应该是姑姑,但是他们从小就叫我妈妈“麻麻”,三声。咋一听,和“妈妈”差不多。叫我爸就是正儿八经的“姑父”了。我还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叫我爸“麻父”呢,他们说不知道。

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我叫我妈妈的妈妈是“姥姥”,我妈曾说长大了应该叫“姥娘”,但是我一直没改,叫习惯了。后来,我知道,还有叫外婆的。

2. 发音的不同

上了大学,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祖国各地的,语言的说法是个万花筒,各式各样。

报道第一天,有个女生敲我宿舍门,问有没有“福南”的老乡。我想了半天,高中学的地理知识里没有这个省啊。

我问她:“你是找’福建南部’的吗?”

她说:“不是,我就找’福南省’的。”

我又思考了半天,偶然想起语言说法的不同,就问她:“你是找’湖南’的老乡吗?”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是的。”

我说:“哦,没有。”

确实没有“福南”的舍友,但是有别的省份的舍友,她名字叫刘欣欣。

刘欣欣是“L”和”N”傻傻分不清楚。她叫奶奶是“lai lai”,说牛肉是“留肉”,牛奶是“留 lai”。

哪天看她不顺眼了,我们就让她说句顺口溜“湖南的男子篮球队在南苑进行篮球比赛”。说一遍,她就瞬间崩溃了,而我们笑声一片。

大学毕业了,刘欣欣找工作。电话对方问她贵姓,她说“牛欣欣”;对方又问是哪个“牛”?她说“牛德华的牛。”对方秒懂。

和名人同姓还是有好处的。

3. 说法的不同

地域的不同,说话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我算是远嫁,老公说听我舅舅说话像是在唱歌,而我对婆婆说的话总是慢半拍,有些话要反复问几遍才能听得懂。

有次我牙疼,婆婆告诉我说,用自己的右手指甲掐一掐左手的食指关节,牙就会不疼了,并拿她自己的手做了个样子。我鬼使神差的举起自己的右手去掐婆婆的左手食指。

婆婆愣住了,我也愣住了。

大学有个同学是江苏南通人,课间在教室打电话,叽里呱啦的一通说。旁边同学切切私语:“这哥们好厉害啊,日语说的这么溜。”

等他打完,我们问他:“和谁打电话呢?”

他说“给我妈打的。”

我们很惊奇,这哥们难道是日本混血?我们又问:“你妈妈是日本人吗?”

哥们顿时急了:“你妈才是日本人,我妈是地道的中国人。”

哦,哦,好吧。家乡话说的这么复杂,竟然像日语,什么都听不懂。

现在的生活在东北,对东北话更是各种惊奇和好奇:“嘚瑟”“欠儿登”“穿貂大哥和扒蒜小妹”“波了盖卡秃噜皮了”“膈应人”。这都是什么外星语啊。但了解了这是在说什么的话,听着还挺有意思。

有趣的语言差异_第2张图片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语言。

语言的差异是件有趣的现象。我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除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环境,还有各式各样的语言习惯、发音、说法等。这些不同的语言类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今天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不妨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出去转转,看看外面的世界,听听别人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趣的语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