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把自己从头部提不起来吗?

假期让三餐变两餐,让早起与锻炼的习惯在凌冽的西北风下,在零下九度的干燥中变成了被窝中的11点。而这还只是生锈的第一步,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让自己无所事事,体会无聊时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任何负罪感。

回来,这里当然不是说过年了,回家如何如何句式。变化正在慢慢累积,而且有些变化已经呈现出沧海桑田的征兆,有些变化还在慢慢累积。任何一位回家之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想象着小时候的大街小巷,想着小时候的街上热闹的人群,看到现在的景象,没有一点点感触,估计是还在睡吧。

我的问题是:自己把自己从头部提不起来吗?

这生你养你的地方,这让你涨膘涨个的地方,这不断更新你脑袋想法的地方,这让你不断逃离又不断回来的地方,说句实在话,是否在不断地冲突与挣扎中,是否在不断地寻找中,自己把自己提起来了?

从物理规律上讲,一个人是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提起来的,必须靠一外物。

最近看了部电影《万箭穿心》,印象最深的是电影对女主人公让我感到精神分裂般的刻画,前期丈夫在世时,让广大男同胞受不了的碎碎念。80%剧情的后期又是那么的坚韧与执着。估摸着大部分影视作品,是要造完人的。前期的塑造可能是温柔贤惠之性格。这么演,我意识到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子的。更现实的是,别想着改变另外20%,那就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听过这样一句话:“能容纳自相矛盾的观点是第一等的智慧”。理想派的直男看到另外20%,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自己与之势如水火的隔绝,是媒体派描述的“生活的不易”,是无法理解的荒诞,还是撑破肚皮不知所以然的搞笑。

我有了一种情绪,无力改变静静观察之后生出的悲悯。(佛祖啊,你是不是想说和我心有灵犀。)

打开历史课本,翻到文艺复兴,其中有一段话貌似这样说,文艺复兴开始重视个人的价值,个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这股思潮,吹醒了西半球,导致那些不明觉力的文化巨子的名字,还常常在你耳边响起。

这不是口号。

拿出你所在城市最高建筑的设计图纸,错综复杂而凌乱的线条,每一笔的走向都是在可能走向的结果中筛选出来的,每一笔的粗细都是设计者们的匠心独运。

看着你眼前的电脑或者手机,那是一群又一群的人的想法与设计喂出来的,仅仅是随机取出一些细节,两个问题的解答都有可能耗费你几年的时光。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为什么不设计成那样?

这是硬的还有软的。君不见脱口秀相声包袱越来越深,某某广告调戏了你一把,还让你念念不忘。

你的才智是设计图纸中不断延展,变粗变细的线条,是系统设计中变来变去的方案,是俘获听众不断变幻的包袱矩阵。

就像齿轮带动齿轮,齿轮又带动链条,链条又带动滑轮。。。带动着你过往所学,带动着欧拉公式,带动着量子力学,带动着那些精妙的设计,带出来你意味深长的包袱。。。带动着将你提起来了。

无法被证伪过去的价值。

对历史或者过去的不断假定与判断或者推断,应该成为我们不断认识人性与世事的磨练场,而不是核心功能就是释放情绪的碎碎念,尤其是这段过去还改造了你。

假期结束了。

塔朗布在《反脆弱》中提到,长期性的工作会对身体与精神与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接下来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息。从而让人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恢复之后会更强壮。

假期结束之后,很多人都会带着一股节气,就像没睡醒的床气。需要几天慢慢缓一缓。但是一周之日作息的大变更,生活环境的大切换正在心中慢慢发酵,这发酵就是自己把自己提起来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己把自己从头部提不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