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非“理想国”

《理想国》非“理想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此三人被称为“古希腊三贤”。《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并认为这样一个政体,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胜任统治者之职。《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是一本震铄古今的煌煌巨著,但是是初读时,乍看下去,理想国所构筑的政体颇有“极权主义国家”的形式,在理想国里合格的城市卫者没有私人财产,妻子小孩共有,其中对于政体的观念也存在非常多可供人指谪的荒谬之处,如果把《理想国》当成讨论国家政体的书籍去看,收获的必然是失望,要知《理想国》非“理想国”也。

理想国的中文翻译由西语的“Republic”翻译而来,而西语“Republic”的翻译则由希腊语"politeia"翻译而来,希腊语"politeia"为共同体的公共及政治生活之意,在拉丁语中此为"res publica",最后西语的"Republic"则由其拉丁化的词语而来,于是有了“Republic”的书名,但是此书并非致力于设计一个理想国家的条款与制度,而在于讨论"Morality(德)",即生而为人,我们怎样使自己活得完满,接近“善”的本质。

在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民主政体下,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与义务,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当时的公民更具有“集体观念”,远非当今意义上的“个人观念”,因为在那时,即便是宗教,也是关系着国家有无天神庇佑的大事,让神的青睐与城邦同在,还是每个公民应当努力的责任,所以好的公民生活必然是有政治担当的生活,至少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由城邦的繁荣安定而给予的,柏拉图生活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经历了公民道德沦丧,国家分崩离析的一段历史,对于国家政局的动乱,人心的涣散深恶痛绝,而《理想国》则致力于找到一种对于人民而言,是谓之“善”的生活,并试图论述在此“善”的生活下,人才能是幸福而圆满的,才能载得动国家的稳定与富庶。

但是要定义何为“善”的生活,则需要更好的理解个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对人而言才是“善”的状态,要分析这样一种状态,必要要深入人的心理层面,去一探心灵的“好”与“坏”如何,借由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深入分析要方便很多,但是在古希腊时代,心理学一片空白,于是苏格拉底认为或许先构建一个正义的国家,更有助于理解个人的“正义”以及更好的理解“善”,因此在《理想国》中对于政体的设计在我们看来多半是肤浅与片面的,但是要知道这些政体的构建真正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个人,而非完善的国家形式,若钻牛角于“理想国”岂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理想国》中有几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其一为每个人都有其先天的禀赋与德性,如果国家的每一公民一生都专司于与其德性禀赋相适的工作,为整个城邦的福祉而共同合作,而不是试图僭越改变他的工作,那么国家也必然处于稳定与秩序井然的状态,此为国家的正义,或日“善”。由这一前提运用自个人则是,心灵中的各个部分专司其职,共同合作为个人的稳定、和谐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于是有了正义的人,或日有德性的人,心灵定当在理智的统帅下,理智监视着欲望,而激情产生行动的力量,三者秩序井然而互不干涉,此为个人的正义,或日“善”。个人要达到这种状态,则需要教育的滋养与熏陶,而好的教育必然是有助于完满我们的天性,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而非别人,以此获得心灵的和谐。而“恶”之花,则开自心灵的混沌错乱之中,践行德行,爱好智慧,助于使得理智保持统帅之力,令“恶”之花败于无形之中。

《理想国》看似谈“国”,实为谈“德”,若以国家层面的例子去对应个人的方方面面,其经典魅力,更具深挖价值,原来例子可以如此借用,令人茅舍顿开,对于未知理论的探讨,我们是不是更需要譬喻去帮助理解的过程,哲学家对于世界人生的思考,多从已知的事物中去观察、去思考,举一反三,这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个角度世界真乃一本无字天书,你能得到什么,你能领悟什么,全看你观察的细致,理解的深度,而这些浩瀚的经典巨著,则是用语言去呈现这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其思考的完密程度决定了其结果的准确程度,也决定了其内核的丰富程度,更决定了其得以经历岁月荡涤考验的力量程度,不管是以虚构还是非虚构的形式呈现而出,敲碎其外壳,探一探内核究竟为何物,不实为读书一桩乐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想国》非“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