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经济学第51周

第201讲 侵权诉讼为何会泛滥

很多人都会听说这样那样的新闻,发现美国人的安全意识特别强,发现他们的责任意识特别强,发现他们特别爱打官司,尤其是侵权法的官司。我们很多人顺理成章的解释,就是美国人较真,美国人的法律意识很强,这是好事。但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尤其是从边际的角度来审视问题。

我们很自然就会问,那么多的侵权案官司,现在美国每年侵权案的官司超过1500万件,司法的成本是巨大的,真的那么好吗?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使用当中产生的意外,责任是怎么划分的?不同的划分方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早年,也就是20世纪以前,大部分的责任都是由个人、由消费者来承担的,而到今天,大部分的产品质量责任都是由企业来担负的。

现象背后必有制度上的原因,美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侵权法呢?原因有几个:

第一,司法制度鼓励所谓的精神赔偿。你要知道身体的伤害是可以衡量的,金钱的损失是可以衡量的,但精神上的痛苦却没办法衡量。

如果法律规定越痛苦得到的赔偿就越多,痛苦的时间越长得到赔偿的时间就越长,那么受害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延长痛苦的时间,加深对痛苦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的增多,精神赔偿的金额已经没谱了。

第二,侵权法的律师参与赔偿的分红。英国和美国都同样实施判例法,但在英国侵权法的律师只拿固定金额的律师费,而在美国侵权法的律师按赔偿的比率收取律师费。官司越大、参与的人越多、赔偿金额越高,律师费就越丰厚,律师就有很大的积极性兴起诉讼。

第三,在美国的侵权法里面有所谓的惩罚性赔偿。也就是说,供应商在全额赔偿了受害者的损失以后,民事诉讼的法院还可以要求他们成倍地缴纳惩罚性的赔偿。

而在英国惩罚性的赔偿不适用于民事案件,因为只有刑事案才能够对侵权者做出惩罚。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国的侵权法案件涉及的金额就要比英国的高很多。

第四,在英国打官司如果打输了,往往要替对方打赢的一方出律师费,而且要为诉讼的双方支付法官的费用。在香港的电台,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法庭新闻,谁谁谁败诉兼付堂费,那就是法官出庭的费用。

这种安排就能够使得那些自己知道胜算不大的人放弃诉讼,案件的数量当然就比较少。

而在美国没有这样的安排,只要有微弱的胜算也值得试一试,因为赔偿金额可能是巨大的。

这些背后的制度安排,导致了美国数量庞大的侵权案件的发生,整个国家侵权诉讼的成本不堪重负。

很多学者纷纷提出了改革美国侵权法的建议,他们的正反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今天解释了在美国侵权诉讼为什么会泛滥的原因,那是由于人们对责任分摊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一些制度安排导致了这种显著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整个社会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课后思考

美国人爱打官司,中国人爱私了,哪一种办法更好?为什么?

就生活经验来说,生活在中国,对个人来说,私了往往是成本比较低的方式。

和打官司相比,没有绝对的好坏,我们只看利弊,不谈好坏。

有些情况不适合私了,因为私了的成本可能更高,被侵权的人可能很难发现自己被侵权了。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不仅涉及到已经发生的侵权,还涉及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侵权,本着“谁解决问题的成本更低,谁就应该负责”的原则,企业确实应该承担一部分法律责任。

第202讲 内幕交易

曼尼教授认为内幕交易可以合法化,他的观点表面上离经叛道,但实际上也是根据我们学习过的非常简单、非常清楚的科斯定律而做出的。

课后思考

你认为曼尼教授的观点是否合理呢?为什么?

我觉得看上去合理,但认知上很难接受。
掌握内幕的人如果可以随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为自己牟利,出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他们有意地控制消息传递的节奏,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这些行为才能被有效地监管呢?

第203讲 民意与经济增长

今天,结合我们学过的经济学原理,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1. 要注意有效的经济政策和暂时的民意之间的区别;
  2. 要重视在教育领域进行持久的、竞争性的探索的问题;
  3. 要好好利用人力资本的问题;
  4. 对于那些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的不良的经济政策,我们最好是一开始就不要执行它。

课后思考

除了今天我们讲的四点以外,你认为中国经济要取得持续的发展,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还应该加强经济学思想的教育和传播,尽可能早地,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经济学。
比如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增加经济学内容。

第204讲 中国做对了什么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它们都是可解释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在众多的经济政策当中,中国至少做对了四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第一是给资产确权;
  • 第二是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 第三是鼓励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 第四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人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合作的洪流当中去。

有意思的是,这四件事情在当初实施的时候,如果必须取得大部分人的理解、取得大部分人的同意,那我想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不会有今天的速度,也不会有今天的高度。

课后思考

请你也谈一谈中国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你认为中国做对了哪些事情?

坚持走自己的路。

读中学的时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似乎不算个偏褒义的词汇,但现在回顾起来,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不仅有特色,我们走的,是前人不曾走过的路,我们还走得很不错,现在有了更多的人,想跟我们一起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心得-经济学第5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