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 to life

     今天读到了一篇介绍蒙特梭利理念的文章,对于育儿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新认识不是从无到有的获得,而是从模糊的感知到明白如何清晰实践的过程。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妈妈,帮帮我,让我能自己做」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帮他做」

      这是核心的两个理念。想想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观察一下身边人正在给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可以比较出干预和协助在实践中的差别。有了这样的对比后,是否给孩子代劳的太多一目了然。干预的表现一方面是代劳了许多事,另一方面是阻止孩子的探索。“不行、不能、不要”,出于保护的心理,把“不”当作了口头禅。

       我的小朋友正在用嘴探索世界的时期,什么都会用嘴试一试,尝一尝,要给他探索的机会,就尽量保证能接触到的物品是可以入口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在掌控之内的情况,即使是给自己做好了心理暗示——用别的方法替代生硬的“不”,可实际操作中,一着急还是脱口而出。看越多的观点理论,越容易陷入焦虑与担忧,担心自己不能给孩子足够好的教育和平台,自乱阵脚。当我意识到这点,就试着跳脱出这种局限性思维,告诉自己,给孩子安全的探索空间,给他发掘自身潜力的机会,也要给自己更多信心,用科学方法抵御无谓的担忧。这仍需好好实践。

      还有特别想说的一点是,在越来越多的了解到一些西方的育儿理念育儿方法后,很容易认同,趋之若鹜。但当我发现自己有点盲目趋同的苗头后,也在反问自己、提醒自己,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虽有显见的弊端,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有位妈妈在分享语言启蒙时说,现在很多家长一心追求外语启蒙,但汉语是孩子语言的根,当孩子遇到问题想要寻求疏解的途径时,他需要一门熟悉的语言在熟悉的环境中寻求交流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母语启蒙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观点也给了我不少启发,这也让我在看到大量育儿文章后,能够保持辩证的态度对待,不全盘接受,也不全盘否定。辩证的思考,这同样也是一种示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Aid 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