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因何事而哭泣?

项羽矫勇,韩信善谋,各有千秋,可谓是秦末汉初最杰出的两位天才军事将领。若单论军事才能,刘邦既不是项羽的对手,也不是韩信的对手,但项羽和韩信,最终都死于刘邦之手,实在令人大跌眼镜。那么,当刘邦获知项羽和韩信已被自己弄死时,他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呢?这种心态又有何不同?

汉高祖刘邦因何事而哭泣?_第1张图片

一、项羽之死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率军把项羽围困在垓下,双方爆发了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垓下之战,项羽陷入四面楚歌,战败,突围至乌江,被灌婴的骑兵团团围住。

乌江亭长撑着小船请项羽渡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让亭长载乌骓马渡江,自己则坦然面对死亡。

项羽在自刎前,还不忘再当一次好人。他见围困自己的人群中有曾经跟随过自己的吕马童,便对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羽自刎后,他的尸体遭到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等人哄抢,被分解为五大块,比五马分尸还惨。

汉高祖刘邦因何事而哭泣?_第2张图片

二、韩信之死

狡兔死,走狗烹。狡兔项羽已死,韩信这条走狗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不仅如此,刘邦若不杀韩信这条有能力的狗,还有可能反被狗咬。于是刘邦故技重施,在刚刚打败项羽后,便突奔定陶,夺了韩信的军权,然后把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韩信无奈,只好乖乖去了楚地。

韩信到楚地,除了赐漂母、封屠夫外,还干了一件无脑的蠢事——收留钟离昩。

钟离昩不仅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是韩信的故交,也是刘邦点名要擒拿的头号通缉犯。

这种情况下,韩信顶风作案,收留钟离昩,实在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什么想的。果然,在不久之后,韩信便因此事而惹祸上身。

汉六年,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假装天子巡狩,发使通告诸侯在陈地聚会。

在刘邦即将到达楚地时,韩信惶恐不安,既害怕被刘邦擒拿,想起兵反叛,又觉得自己没犯什么罪,想去拜见。因此,有人给韩信出了个主意,让韩信杀了钟离昩,以讨好刘邦,避免祸患。

韩信照做,拿着钟离昩的头颅去见刘邦,结果被刘邦早已安排好的武士抓获。韩信此时才发现,他杀不杀钟离昩,结局其实是一样一样的,感叹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刘邦把韩信带回洛阳,赦免了韩信死罪,但还是把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韩信因此心生不满,“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称病不上朝。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九月,陈豨与王黄等人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帅兵亲征。韩信以有病为由未随刘邦出征,却在暗地里与陈豨私通信息。

韩信手下把此事密告于吕后(吕雉),吕后与萧何设计,诓骗韩信至长乐宫,将韩信套在布袋里,用竹竿捅死,之后又夷灭韩信三族。韩信临死前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汉高祖刘邦因何事而哭泣?_第3张图片

三、刘邦对项羽和韩信之死的态度

据史料记载,对于项羽之死,汉高祖刘邦的态度是:“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刘邦哭项羽,是猫哭耗子,还是惺惺相惜?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我以为,后者的可能性应该稍微大一些。

刘邦与项羽曾经是共同作战的战友,他们一起受命于项梁,一起率军反抗暴秦。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分道扬镳,项羽成为刘邦最大的敌人和最难缠的竞争对手。

无论是战友也好,敌人、竞争对手也罢,刘邦始终都把项羽视为一个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故而项羽死后,刘邦在为除去项羽这个对手而暗自高兴的同时,难免心生悲戚,为项羽发哀,泣之都是人之常情。

对于韩信之死,刘邦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刘邦之所以“喜”,是因为项羽死后,对刘邦构成最大威胁的是韩信。韩信是刘邦当上皇帝后的一块心病,是心头刺,但韩信又没有十分明显且确凿的谋反证据。换句话说,刘邦当上皇帝后,最想除去的人就是韩信,却又苦于无从下手。因此,吕雉与萧何一不做二不休,快刀斩乱麻,杀了韩信,实际上是替刘邦拔去了这根令他寝食难安的心头刺。

刘邦之所以“怜”,则是因为韩信确实是“国士无双”,是天底下少有的人才,为刘邦夺取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刘邦爱才,这是不争的事实。故而对于韩信的死,刘邦心生惋惜,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刘邦对韩信的这种惋惜,显然是一种居高临下,不像对待项羽的那种平起平坐。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高祖刘邦因何事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