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二三事

昕姐姐

贰月贰拾叁日

还记得我在大二,我们的汉语言文学男神天麟哥,推荐全班同学观看这部电视剧。当时只是抱着刷剧的心思,其中有很多不明白的细节,大多潦草观看,直到这部剧被湖南卫视雪藏10年后首次出现在优酷首播。惊才绝艳叫好叫座,好想再重温一次。

毕竟十年前我们的电视剧口味被《奋斗》、《金婚》调教的有点挑剔,这部剧做为芒果台的独播剧本,题材沉重收视惨淡,在大众市场一直沉寂。十年后,影视产业蓬勃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反而饲养观众的是例如《孤芳不自赏》这类剧本,通过抠像、PS、群演神走位、10天拍摄期、水军讨债的话题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本剧有几个细思极恐的小故事和你一起分享。

1.官员与媳妇

庙堂之上,皇帝和大臣用婆媳的比喻就用了三次。暗示最大的婆婆就是皇帝,底下的高官都是受气媳妇。这条线索,与海瑞妻子的婆媳关系,也是明暗呼应。海妻给海母送饭也被数落,海瑞离家叮嘱媳妇照顾婆婆,丝毫不会提及妻子。难产也是因为婆婆的临时起意,就连媳妇生死之际不关切具体的大人和孩子的生死,而是寄望李时珍大夫如果能在此,在海家有就能有后代。皇帝婆婆也就是这么对待媳妇的。

2.改稻为桑

在第一集就出现了国库亏空,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国策。改稻为桑是一个充实国库的办法,但必然是推行不下去的政策。如果有收益,皇帝、地方、大户都想捞一笔,收丝的价格如果和当地大户没有谈拢,桑卖不出去意味着农民冬天就没有粮食要造反;有余粮的农民留下明年卖行吗?不行。衙门一纸公文会扣上耽误国策的帽子,农民是不情愿卖的。严党也不完全情愿的接下来这个活,干的好补了亏空还能多捞几年,干的不好皇帝会踹了他们用裕王。所以裕王希望搅局,恨不得让浙江大乱。

3.“雅人会因为清高而不合污,却不会因为清高而拒雅致”

高翰文通音律好诗文,又是世家子弟,最具有翩翩公子的人设。他抱着为朝分忧的幼稚想法,来到胡宗宪避之不及的浙江主持改稻为桑。却被商人沈一石套住。沈一石骨子里也是文艺青年,他了解高韩文的弱点。“雅人会因为清高而不合污,却不会因为清高而拒雅致”,沈也通晓广陵散,把文艺女青年芸娘做棋子安排给高翰文。当太监们推门而入,告诉芸娘是高公公的“对食”,高翰文特别绝望对沈一石说“莫要再弾广陵散,嵇公在天之灵会劈了你”。最后他还是冒着“纳妓为妻”的风险,丢官、被逐出家门。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不过爱情背后一开始就是圈套和算计。

4.嘉庆“万允万当,不如一默。”

皇帝是看似喜欢道家之术,实则是牢牢地把握权利。引擎一响,不置可否。部下能办好事,功劳都是皇帝的,办了错事也不用皇帝背黑锅。太极政治的真谛,政不由己出,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去争。做对了,他便认可;做错了,责任永远是下面的。万允万当,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

5.内阁、严党内部、宦官内部各有各的乱

徐街、高拱、张居正都眼馋内阁首府的位置。严世蕃在逐出内阁与高拱对骂“就算徐阶做上内阁首府,赵贞吉和张居正都是他学生,位子也不会传给你。”很能看清楚利害关系。

曾经嘉靖44年,高拱(裕王最久的老师)面对替自己老师徐阶开脱的赵贞吉,直接叫板:我和你带头上书,你敢不敢,让赵硬着头皮答应。看到赵贞吉被海瑞“与主审官有私仇”为名拒绝回复,又不敢打击清流的时候,他是得意的。不过他最恐惧还有智商满分的张居正。裕王查到徐阶家人大肆收敛钱财预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提出保海瑞来对付徐阶,一石二鸟。

但是最后裕王府里徐、高、张的下场。

徐阶——万历十一年病逝,其子徐璠、徐琨在高拱执政时期被判充军,后被张居正救回。

高拱(还算善终)——万历元年被逐还乡,应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之谶。万历五年在家著《病榻遗言》四卷,痛骂张居正为“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的卑鄙阴险之小人。万历六年病逝。张居正——万历初年权倾天下,万历十年病逝,后遭神宗抄家清算险被开棺戮尸,长子敬修自尽,次子嗣修、三子懋修充军,族人四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王朝1566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