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街,大过了整个世界

有一道街,大过了整个世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让人熟知了英国伦敦这条在全世界书籍阅读地图上熠熠发光的一处所在。

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剧作家海联.汉芙在1949年至1969年长达二十年的流光里,与坐标在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来往信函中交织出人的情感、心思乃至咫尺天涯的友谊,以至于后来书店的全体职员陆续加入。然后是德尔的太太诺拉和两个女儿,再还有邻居刺绣老太太玛丽.博尔顿。

至于纽约,则先后有舞台剧女演员马克辛、友人金妮和埃德替代汉芙实地造访“她的书店”,唯一遗憾和戏剧性的是,汉芙本人因为各种原因终究没能在一切落幕之前踩上英国的土地,实践她念念不忘的查令十字街之旅。

原本是女作家买书,书店老板佛兰克.德尔寄书,一项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由于汉芙的莽撞如火的白羊座的热心与慷慨,她不断寄送鸡蛋、火腿等食物包裹给彼时因战争物资短缺、仰赖配给和黑市的可怜英国人,而获得物资的那群英国人始终带着深深的谢意,争着给他们感激的人回信,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千方百计找到她要的书然后给她寄过去。

她掏钱买书,但自掏腰包寄食物,还托朋友送圣诞节的丝袜,却仍然觉得自己占便宜。因为对于一个爱书之人来说,了解一个人所曾拥有过的最聪明最认真最富想象力最伟大的心灵,是无法用物品的价值来衡量的。她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切开始于一封很简单的来自于伦敦的商业性信函:

诸位先生:

你们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说你们“专营绝版书”。你们所用的“珍本书商”一词让我有些望而却步,因为我总是把“珍本”与昂贵相联。我是位穷作家,但对书却有着“珍本”般的嗜好,我所要的书在这里很难买到......寄上我最急需的书的名单,如果你们有干干净净不超过五美元一本的二手货,请将此函是做订购单,给我悉数寄来。

                                                                                                                                    你忠实的

                                                                                                                           海联.汉芙(小姐)

还特意注明了小姐,其实这位小姐此年已经三十三岁,是一位以写电视、舞台剧为生的自由撰稿人。汉芙十九岁进费城大学读英文,但由于家境贫困,一年后辍学,求职谋生,后来的获得一项写作奖项,便以写作糊口。她大部分在纽约市立图书馆借书自学,汉芙热爱英国文学,但因美国暑假昂贵,于是便转向英国买书。偶然选中一家小书店写了信去,第一次订货便得到价廉物美的服务。于是便和查令十字街84的书店主管佛兰克.德尔先生开始通信购书。

作为一个剧作家,汉芙文笔轻松活波,更善于调侃的笔墨,信手写来,天马行空,不拘格式。德尔回她的第一封信中称之为“夫人”,汉芙第二封信便加了备注,“我希望在你们那边,‘夫人’的意思和我们这边指的是两码事。”于是在下封信中德尔便称她为“小姐”了。到第五封信时,汉芙也已将信首的尊称改为直呼其名,信的内容也像是写给一位相识已久的好友了。

佛兰克.德尔,你在那究竟干什么呢?你什么都没有干,你只是闲坐着!

我的利.亨特在哪里?我的《牛津诗集》在哪里?......

你把我冷落在这里,坐在图书馆中,在那些不属于我的书上写着长长的眉梢,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会把我的图书卡收走!

我已经安排了复活节的小兔子给你们带去礼物,等它到达时,你可能已经慵懒而死了。

春天到来之际,我要一本情诗集,不要济慈或雪莱,请寄给我一本不太煽情的情诗集,你自己挑选吧,要一本小开本的,可以放入裤兜中带到中央公园去。

行了,不要只坐在那里,快去帮我找书吧,真不明白你们书店是怎么维持的?

汉芙虽贫穷,但心地善良。通信之始,她得知战后英国经济困难,人们生活处于水生火热,大量诸如肉类、鸡蛋等生活用品都是限量供应。圣诞节前夕,她更是在她那并不宽裕的经济下,慷慨大度的将一块重六磅的火腿寄往书店,让德尔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分享,在以后的几年中,不断寄出美式食品以给予。而德尔先生,始终是以一个英国绅士的做法和汉芙通信,他唯一表达感激的方式就是兢兢业业地为她寻觅好书。

海联亲爱的:

       你寄来的复活节包裹已经收到,这些礼物实在是太棒了!不过,因为佛兰克第二天一早走出差去了,所以他没空向你道谢,大家都急的直跳脚,而其他人全部不敢斗胆写信给“佛兰克的汉芙小姐”。

包裹里的肉食实在太棒了!我认为你真的不该再这样子为我们破费,一定花了不少钱吧?愿上帝保佑你的好心肠。

本.马克斯先生走过来要找事给我做了,就此搁笔。

                                                                                                                                爱你的

                                                                                                                                塞西亚  

                                                                                                                一九五一年四月四日


收到自己向往已久的书是海联最兴奋的时候,尤其是《五人传》的到来让她惊喜了好一阵子。

哦,天呢,感谢你的《五人传》,实在难以置信,这本一八四零年出版的书,经过一百多年,竟然还能保持的这么完好,久经摩挲的粗裁体,我真同情他,这位曾于一八一四年在扉页上签名戈登的先生,他那一群不肖子孙呀!几乎不值分文地便把它卖给了你!真希望他们出卖图书馆之前,我曾去那边赤脚跑过。

注意!我附寄五元钞票一张。由于这本《五人传》赫然登场,害我原来那本《垂钓者言》相形见拙(认识你们之前买的,这是一本硬邦邦的”美国大众经典文库“版)。所以多出来的两块半就帮我找一本好一点的《垂钓者言》——劳您大驾了。

                                                                                                                                                    hh

二十几年时间,汉芙总共就在查令十字街84号购书近五十种,这样的数目算不上是一个好顾客,但保持着与书店的德尔先生及其他人的通信往来,却成了她生活中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她在此期间的慷慨,为她带来了英伦的真挚的友情,也是这扎书信的人情味儿所在。

一九六九年一月,纽约冬天很冷,潦倒的汉芙此刻的状况也和寒冬相差无几。写出去的剧本屡遭拒绝,书的选题也无人感兴趣。夜深人静,捧杯独坐时,她从一大堆信件中发现了一封蓝色的来自伦敦有些异样的信,她一打开信便再也没睡着。因为信中的消息,是德尔的死讯。

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凯瑟琳

我在家中打扫卫生,整理书架,偷闲坐在地上,四面地毯上散放的都是书。希望你与布莱恩在伦敦玩的愉快,他在电话上对我说:“如果你有路费的话,是否想和我们同去?”我几乎哭了。

我不知道,可能对我来说去或不去那儿已是无所谓了,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我常常是为了看那些宽街窄巷才去看那些英国电影。

记得许久以前有个人对我说,那些去过英国的人都能在那儿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我告诉他我想去英国是为了找英国文学,他说他们就在哪儿。

或许在哪儿或许不在,看着四周地毯上散乱的书籍,我知道,他们肯定在这儿。

那位卖给我这所有书的好人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的主人也死了,但是书店还在那里。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她?我欠她的实在太多了。

                                                                                                        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一日

此时,泪尽之后,汉芙觉得体内像是被掏一样,一片冰凉。这位大洋彼岸的女子对英国这家二手书店的无限热爱,对英国旧文话旧文学的一片痴情演绎出书缘与情缘的故事。二十几年的所有通信,她将它们结集在一起,用丝带捆绑好,送到出版商手中,也许是德尔在天之灵的保佑,此书一经出版,便很受欢迎,英国出版社邀请汉芙前往英国,下榻遇大英博物馆旁鲁姆斯伯里区的一家古旧的老饭店。

自此,汉芙也才实践了她这有生以来最大的殊愿。

当我读至最后一封信时,鼻子为之酸楚。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想见未见的缘分甚多,并不是每一段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没有缘分见面,却仍然是有感情藏在心里。

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道街,大过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