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的女主人公真的是田小娥

有位学者说《白鹿原》是男权文化的经典读本,很有道理。小说的开篇扉页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首次读的时候整20岁,有一些地方理解的也不是很深刻。

总之,一本好书总有值得读下去的地方。当年读的很起劲,也很有收获,令自己也思考了很多东西,不过是一直未付诸书面文字,没写些什么东西,读书笔记都没有。

至今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模模糊糊的不清楚书里的女主角是谁。

读的时候是知道里边是有女人的。通常的小说是有女主人公的,主人公通常必须要是正面形象。所以看过后糊涂了,谁是女主人公啊?是白灵吗?白灵灵儿,好是好,挺完美,看的时候我也喜欢,敢爱敢恨,敢表达,热烈真诚,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东西,似乎成了作者故意地往完美写,哪里怪怪的。我一度还认为是仙草,她出场早,而且那么多的女人为她的出场做铺垫,是男主人公的夫人,也挺可爱,挺有些性格,算是作者塑造的民族传统的优秀的母亲代表,时时散发母性光辉,与男主人公相敬如宾,为家族担负重任,任劳任怨,可是再后来却没仙草什么事了。

我们的“父亲”如此富有,我们的“母亲”如此贫穷。再多的物质财富,也填补不了这种不平衡造成的黑洞。

还有就是田小娥了。可是看的时候,我太不喜欢田小娥了。不喜欢作者写的她的出场,被作为无法启齿的泡枣工具,与黑娃鹿兆谦偷情私奔又被辜负,迫不得已屈从于鹿子霖淫威任其侮辱,后来做陷害白孝文的棋子,又与白孝文产生了感情。她并不承认她身份的公公鹿三认为她败坏家族名誉而忍无可忍将她杀死。最后被白鹿原的族长、与田小娥没有对手戏的男主人公白嘉轩荒诞不经地将骨灰压入镇妖塔。看完后,我总在想这还是女人吗,还被人当过人吗,怎么还有这样的女人。被写成这样的女人又怎么能作女主人公呢。看后来一些筹划拍电影时候的宣传,说是选张雨绮做女主角,我想不会是要演田小娥吧,结果竟然真的是她演。之后的电视剧本也是理所当然把田小娥作为女主角的。

几天前我又看到篇《白鹿原——男权文化的经典读本》,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才终于领悟到,田小娥真的是整本书的女主角啊。女主角可以不完美,可以与第一男主角没有一点对手戏,可以的。表现男权文化的时候,女人是会被写成那样的,因为那样的社会状况是一种事实。

男权文化不想让女人具有独立人格。有美貌的女人,所有的男人都想占有她,有才华的女人,所有的男人都想压制她。田小娥就是因为美貌、善良、有个性,敢于追求她最真实的需要,而让所有的男人想霸占和凌辱。

传统文化里的女人集体失声,变为从属。可是任何一个男人的成长在其初期幼年期都是在女性——母亲身边成长。女性的失声作为早期对人的重要影响植入成年人的潜意识。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女人受尊重、受教育程度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个男性朋友说:没事儿别总讨论俺们男人啊。我倒是一直倾向于思考些女性学的内容,甚至想从商朝先了解起。和一个女性朋友聊起这些,她却说她对男性学更感兴趣。她这里当然指的是与“女性学”对应的范畴。我当时困惑,从来没听说过“男性学”啊,想了几天才想清楚:是暂时不太需要这门学科的。男性已经把所有学科都包括在男性学术的大范围之内了,狭义的“男性学”当下只能成为男科医院里治疗男性不孕不育的医学了。

越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男人就越猥琐。反过来也一样,女尊男卑的话,女人也越猥琐。何况现在远不会达到女尊男卑的情况。偶尔存在的表面现象,不过是对这一长期一尊一卑愤怒的反弹和刻板的抄写。尊卑永远都是双伤双损。

世界上有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运动,在现代中国学界,更愿意称为女性主义。男权文化在赋予男性特权的同时又压迫男性。高于其上的,不是女权主义,不是女性沙文主义,是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这个路子,任重而道远。

陈忠实作为一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男性作家,过于迷恋传统文化,小说《白鹿原》在对传统男权宗法文化进行反思的时候并不能完全超越男权集体无意识。男权文化的经典读本,恰恰反应了对其女性意识最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随意聊着怎么又到“文学评论”了,这不是我的专业。还说小说吧。“笑话”里讲:“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这可能一直是我喜好读好的优秀的小说的原因之一。小说与历史两者对着读,能看到很多的东西,好看的是字缝里的字。

还是聊轻松一些的吧,电影删删减减已经通过审核,还推迟上映,看电影前一直期待不知会诠释成何种模样。看了电影后,大失所望。电影里情节全都巧妙地避开了小说里所有好的东西。连带的人对电视剧都没多大期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鹿原》里的女主人公真的是田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