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读后感

读完启示录这本书,发现对现在做的项目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反复强调的关键点:

1,创建用户体验高保真原型

2,真实用户验证产品原型

针对自己现在参与的创业项目而言,完全没有做到这两点,项目一开始是从boss拿需求,自己去各大论坛和网站上收集需求,拍脑袋设计出来的东西,每次也只有和boss沟通需求问题,基本上原型设计-设计稿-开发,按这种流程走的,而且都是先做一个模块然后进行开发,然后再接着设计第二个模块,多少有点拼凑的感觉,产品开始设计的时候犯了所有初创产品都会犯得错,就是规划了一个大而全的应用,由于需求刚开始没有讨论清楚,经常会变更需求,甚至设计稿都会推倒重来,导致开发怨声载道,同时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上线时间,团队丧失信心。

在书中Marty Cagan非常推崇高保真原型,他认为产品在刚开始要做市场评估,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一起先完成高保真原型,然后邀请目标用户使用,不断测试优化,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完成基本产品设计后,给开发团队讲需求,演示原型并让开发评估工作量,一旦进入开发阶段就不能随意修改产品了。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自己简直不能再赞同了,深有体会丫。对比发现,如果我们项目在最开始的时候也这样做,那产品也不至于推迟这么久,而且中途还在不断的新增功能,自己也很多无奈。但是对于小公司而言,设计师资源是很缺的,通常一个设计师要为几个项目组做设计根本不太可能介入早期的需求,最常见的情况是产品经理或者开发人员直接向设计师表达自己想法,这得靠设计师的领悟能力了,如果设计师没办法吃透你的想法,那设计出来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结果就是恶性循环,更多的设计任务落到了产品经理甚至开发人员身上。而设计师只是一个美工的存在,把原型设计界面美化下,不带更多的思考,那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表达出产品最完美的意图!设计又是如此抽象,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过这次产品的历练,真切的感受到设计必须先行,然后APP产品更是要后端先行,先开发对应的接口,前端根据设计稿完成界面布局,后端接口也能跟上,最后实现对接,这样,设计师,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才能更好的做工作衔接。这也是我们项目犯得第二错:前端开发先行,后端后面才介入开发,结果就是前端一直在等后端的接口。如果前后端是并行开发,或者后端先开发,就不至于造成大家工作不饱满和工作失衡的现象。

现在产品终于要面向用户了,自己也对产品信心不足,突然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接触用户,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想法,就这样把产品做完了,而对于产品的价值和为什么用户会选择你的产品,我却没有更好的答案,唯一能想到改善的是,再推广的过程中找些特约用户,发展核心用户。但是会面临如果用户使用我们产品,觉得不可用,怎么办?从头再来么?那成本有多大?所以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下走。

在小公司里面没有很多资源的时候,如何能做出一款成功的产品,真的值得思考!听过滴滴打车,春雨医生的故事,听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故事,成功者毕竟占少数,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死在了创业的路上。

书中提到的对产品方案可行性评估,我个人觉得用通俗点说,你是否把到了用户的脉门,痛点思维,你有真的了解你的目标用户么?很多人做产品的时候,都想当然的以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你真正做到了切身体会到目标用户的感受么,可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结合自身的感受,觉得自己又犯了一错。

产品这条路走起来很艰难,需要我们有大局观,同时又要注重细节,是个劳心劳力的活,但是当你发现你的想法正被实现的时候,那种感觉也是愉悦的,是心灵的满足感。

希望自己不断在实战中成长,总结经验,虽然还做不到把控全局,至少有在努力尝试改变现状。

最后,推荐初级产品都可以读下《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思想都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当一个产品没有经历过多个项目的磨练是没办法预知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吸取前人的经验,并加以运用,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你可能感兴趣的:(启示录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