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里的人情世故

我家附近有一个菜场,每个周末,我都带着婆婆到菜场逛逛,大批量采购两三天的菜品。我特别喜欢逛菜场,看着一眼望去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肉类飞禽、海产水产品,显现出的人间烟火气息,让我特别兴奋和踏实,总想将其全部收入囊中,也因此经常买多了菜,以至于回家时几乎拿不动。其实,菜市场对我的诱惑不单是菜,还透着浓浓的人情,它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让我从中窥探出中国小老百姓的处世哲学。

经常逛菜场,总能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菜贩。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小伙子的猪肉摊。菜场十多个猪肉摊,就属他家猪肉最好,也许单独看,不能觉察到什么,但是跟旁边肉摊的猪肉一比较,高下之分就非常明显,他家的猪肉总是冒星光,手摸上去黏黏的,特别有质感。这样的肉炒菜都更香。顾客都是识货的,诚然他家猪肉比别家稍贵一点,大家都是义无反顾的在他家买,虽然每次摊位边都是围着一大群人,需要等待时间更长才能买到,但是大家仿佛商量好一样,非这家肉不买。不单是货品好,两小伙子的好脾气和大方也让时常买菜的老头老太太非常受用,通常给你少个一块两块钱,都会让人大为惊喜。少得钱不多,但时间久了,就能聚拢人心,让人越发爱在他家买肉。

菜场还有位卖蔬菜的大妈,每次不管顾客买了她多少菜,都会很大气的送你一大把葱,而且对每个人都是满面笑容,仿佛每个人都是她熟人。看到顾客很挑剔的挑菜时,她不会像其他菜贩表现的不耐烦、不客气,从来都是好脾气的等你挑好再称。因此,她的菜虽然不算菜场品相最好,可生意极好,每天都能顺利的提前把菜卖完,良性循环之下,确保了蔬菜的新鲜。连我一向挑剔的婆婆都时常光顾她的菜摊。

当然,也有些门可罗雀的菜摊,摊主脸上经常都是愁眉苦脸,一副大家都欠了他钱的模样,每每顾客买了菜,叫摊主抹掉一两毛的零头,也是做出很为难的样子说:“赚不到几个钱的,抹掉我就亏了”。真让人为之气结。买菜多时请求凑点小葱,也是很不情愿的给你一小棵。种种细节上表现的过于小家子气,让人很不受用,这样的菜摊,不是冲着菜品好,本人真是不太愿意与之打交道。

还有一类特殊的菜摊,人气相当旺。那就是附近农民自己种的菜拿来卖,一般都是清早采摘,新鲜得很。这年头,大棚蔬菜尽管卖相较好,可是炒了就不是那个味道,大家都更喜欢吃自然生长,有机肥浇灌出来的原生态蔬菜。因此,这些农家蔬菜广受欢迎,也让这些菜贩时常待价而沽,每每以市场价高出很多的价格售卖,尽管这样,还是很快就能卖完。我也是其中的忠实粉丝,买回来的农家蔬菜,像豆角茄子辣椒葫子叶子菜,吃起来就是更鲜美。

著名作家马未都说:“我们人际交往中大概有三个层次:亲人、熟人、生人。三个层次的交往是个学问:亲人要生,熟人要亲,生人要熟。”表现在菜场中,不存在亲人一说,但商贩与顾客都是由生人变成熟人的,往往生意做得好的摊主,除了菜品过硬,其次都有跟顾客一回生二回熟的本事,熟人之间讲究的就是熟悉和了解,与顾客成了熟人的,你喜欢吃什么菜,经常买什么菜,她都很清楚,并细心的给你推荐,并给予优惠,而这个亲多多少少有点儿虚假成分,得把握得当,过度的关心顾客喜好,有窥探其隐私的嫌疑,可能会适得其反。

但无论如何,菜场里永远熙熙攘攘,水果、蔬菜等永远新鲜诱人。菜场的小商小贩天天和熟人、生人打交道,分得清生熟,最懂得亲疏。菜市场就是中国人情社会的缩影,窥一斑而见全豹。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场里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