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新娘

   《机器新娘》是麦克卢汉早期的研究成果。作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麦克卢汉在工业社会浩荡的机械化大潮中,以独特而睿智的眼光去审视广告、小报、漫画这些被平常人所不重视的对象,并提出深刻的见解。他说,“只有拉开距离去进行观察,我们才能够听见理性的声音。”冷静是他的另一种态度。在报纸与通讯社可以轻易调动人的情绪的时代,商业推销甚至是发动战争都可以通过煽动激情变得比以往容易。而麦克卢汉却用一种平和的观点去看问题,冷眼对喧嚣。

   面对报纸所展现的这种“高层次的和谐”,麦克卢汉发现读报人并没有形成“人类结为一体的深刻意识”,反而在头版的“混乱”中盲目地接受报界的观点和态度,陷入一种亚理性的梦幻世界。这样的读者是“没有头脑、孤立无助、心醉神迷的”。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机器时代下的媒介。报刊广告“绕开人的理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意愿和渴望”。它以暴力、性、死亡等具有冲击性的画面和内容,瞄准人心,一击即中。如《深深的抚慰》中所讲的麻木的殡葬广告,将死亡纳入工业领域和消费世界,赚取生命利益。麦克卢汉把这种将一个领域的方法和态度迁移到另一个领域的做法,称为“梦幻逻辑的痴迷状态”。在《与杰斐逊把酒共欢》中,麦克卢汉指出揭内幕流派的实质是把伟人侏儒化,“把了不起的人写成腐败、猥琐和自私的人”,变得更有看点,使受众更易消化。而那种虚拟与名人进餐、聊天的宣传内容,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恍兮惚兮的世界不能自拔。《淹死的人》这一篇侧重讲心理洪流,指出人们从早到晚都处在被包围的状态中,周围的一切都是“企图向他兜售的东西”,穷人富人在几乎相同的市场上购买几乎相同的商品,实现了“凡人生而平等”。这样一种“平等与一致的梦幻隧道”是真的平等,还是集体的模式化与机械化?在《男女同校》中,麦克卢汉指出“用同样的课程和课堂培养同样模式的男生和女生,让他们适应中性的、无人格的生产和例行公事的分配”也是工业人梦幻世界的一部分……诸如此类对“工业人梦幻世界”的描述,实际上是对工业社会人们无意识地处于一种催眠状态的揭示。

   读麦克卢汉的书,很少会有时间差距带来的隔膜。他的眼界与视角,仍然适合放在当下,在喧闹的狂欢中去体会与观察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