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目的学习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听上去很美,事实上,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漫无目的的学习,只会带来一大堆无从应用的知识,破碎的知识结构,也根本无法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不是说捧着一本书看就比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电视来得高人一等,如果看了以后无法带给你实际的好处,或者跟你的短期或长期目标完全无关,那也不过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罢了。

沉迷在自我成长提高的假象中,沉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只会消耗你的时间和意志力。久而久之,想要振奋,就会越来越难。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一大堆文章,听几百条语音,买几十本书放在台子上,下载几百G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料,对你来说,是利空。

终身学习的关键在于,你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面对多如牛毛的免费优质在线教育和知识课程,必须要谨慎规划自己的意愿和时间。

在翻开一本书,看一个视频,做一套练习之前,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 这种技能或知识,学到之后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或改变?

- 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否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进来学习?

- 如果上一条的回答是“否”,那么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任何技能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出效果。

比如健身需要坚持三个月以上才能看到肌肉的形状;学英语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能看到进步;优质的名校公开课,至少要持续几周每天花一小时以上,认真听讲,反复钻研才能学完,而且学完也不能保证效果,还要认真复习;比如一些经典教科书,需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研读,不断实践和反思,才能吸收好。

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假如在学习这件事上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永远无法将知识内化为己有,更别提知识变现了。

不能出效果的自我提升和学习充电=浪费生命,还不如不做。

如果想学的东西很多,不要慌张,先列一个优先级排序,每段时间只针对一项技能进行搜索、阅读、学习、实践、总结反思和提高,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后再进行下一项,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技能耗时的特点进行排序。

我近三年的优先级是:parenting-english-IT-cooking-driving-writing-speech

parenting:每天写日记记录宝宝的成长历程,耐心、用心陪伴他生命最初的几年。在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不攀比,不焦虑,相信孩子。

english:雅思四个八分是硬指标,有意识的积累各领域的高级词汇和地道用法,多用英文跟别人沟通,听有声书,看英语新闻,多方面进行输入。

IT:跟着课程安排完成学业,不挂科,能找到相关工作。

cooking:多练习,多问,多学,熟能生巧。

driving:找机会练习,解决自己的交通问题。

writing: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关键在于模仿和练习。目标是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逻辑。

speech:演讲能力是这个时代的帝王术,一定要敢说,能说,会说,有沟通技巧和谈判能力。核心在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解释世界的能力。

除此以外,拥有健康的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也非常重要。

哪些事情是我经常在做,却没什么实际意义的?

快速浏览:由于我的阅读速度很快,经常自以为看了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囫囵吞枣,啥也没吸收。所以我必须让自己放慢阅读速度,每看一篇文章都要真正看进去,吸收一两点东西,这篇文章我是同意还是反对?为什么?不能单单看过算数,这只是浪费时间。

逛淘宝:如果不买,就不要浪费时间在上面,想要什么,再去找就行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事实上也节省了我家里的空间,减少了闲置物品。

抱怨和羡慕:抱怨没有实际意义,只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惨。我应该着眼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把它发挥到最好,而不是看到别人光鲜的朋友圈就各种羡慕。自己活的漂亮最重要,而不是让别人觉得你活的很好。

下载一堆没用的东西:经常找A的时候顺手下载B,边际收益几乎为0。

总觉得看书才是有意义的事:其实世事洞明皆学问,看书虽然好,漫无目的的去看,其实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少点焦虑,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情。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