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拍之困

禁拍之困_第1张图片

外出旅行常遇到不许拍照的尴尬,有博物馆、教堂、清真寺这样的地方,也有像列宁墓这样的地方。

禁拍之困_第2张图片
圣马可大教堂

不过世界四大博物馆都很友善,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圣彼得堡冬宫都让拍。

禁拍之困_第3张图片
大英博物馆

不让拍的理由各式各样,没什么标准。有时游客多了不让拍,等少了让拍,比如埃及国家博物馆,一直不让拍,这几年政治动乱游客骤减,国家支柱产业支不住了,总统下令从某月某日起允许拍照——

禁拍之困_第4张图片
埃及国家博物馆

对于那些背着长枪短炮不远万里来的摄影爱好者而言,最好不要有太多的自量裁定,许多人都是一辈子才来一次的。

禁拍之困_第5张图片

我还好,我不太执着,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只为记录自己的生活,只背一个“一镜走天下”的镜头。

禁拍之困_第6张图片

有些地方相机不让带进门,就得寄存。去莫斯科红场那次,进列宁墓之前,导游拿出一个大包袱皮往地上一摊,说大家把相机都放上去,于是一架一架相机堆成一座小山,不管高级的低级的、卡片机还是单反机统统堆在一起,随后把包袱皮一拎,甩到背后背走了,只听一片金属撞击声——

禁拍之困_第7张图片
列宁墓

有些地方是局部不让拍,例如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除了琥珀厅不让拍,其他地方都让拍。梵蒂冈博物馆各处都可以拍,只有西斯廷小教堂不让拍;巴黎凡尔赛宫可以拍,但镜厅不让拍……(时间久远,不知现在如何)

禁拍之困_第8张图片
琥珀厅


不让拍照的理由各式各样

最近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的一席话,遭到网友们的吐槽。他在CCTV的一档节目中说,“我感觉在博物馆,拍照的都很傻”,理由是,“你拍的像素也好,清晰度也好,都不如我们官网上的图片,你到官网上下载就可以”。

禁拍之困_第9张图片

这理由不足以服人:观众需要在场感,观众追求在场的自我感受,我觉得很合理。拍照是对自身感受的一种记录,记录的是个人观察的情趣与角度,它是因个体不同而不同的,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当然,在人家“镇馆之宝”面前摆pose之类的在场感,不一定合适。


禁拍之困_第10张图片

其实,最早的理由主要是两个:一是闪光灯对油画有损害,而对闪光灯的管控很困难,于是就干脆禁拍;二是有些作品涉及版权,照片拍得很细,担心被抄袭复制。所谓版权问题,对游客从来不是问题。

文物对光线的敏感是确实存在的

对任何材质的文物,照度都不能超过300勒克斯。而对于纸制品、纺织品以及油画、壁画等对光线特别敏感的材料,需要保持50勒克斯以下的照度。像数码相机这样的闪光灯,对文物都会造成严重损害。

禁拍之困_第11张图片
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展

过去几个世纪里,欧洲艺术家曾使用古埃及木乃伊碎屑制作颜料,据说《自由引导人民》那位法国画家就是这方面的大师。所有包含有机质的画对光照都极为敏感,但遗憾的是,有些游客不知道该怎么关掉自己相机或手机的闪光灯。

禁拍之困_第12张图片
卢浮宫《自由引导人民》


还有些地方,不让拍照并非是光照问题

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这里有米开朗基罗的传世巨作《创世纪》,是一幅贯通整个拱顶天花板的天顶湿壁画。所谓“湿壁画”,就是在半湿半干的灰泥涂层上作的画。就像我们装修时给墙壁刷涂料前要打个底一样,作画前也要在石材上先打一个灰泥底层。当灰泥没干之前,在半湿状态下作画可以让颜料渗透入内,等灰泥干后,颜料就随之固化到墙壁结构中。

现在问题来了:这种古老的画作方法致使壁画对水汽与二氧化碳过分敏感,这与灰泥材质的固化反应有关。

禁拍之困_第13张图片
西斯廷小教堂

这种灰泥是我们俗称熟石灰的氢氧化钙与沙子的搅拌物,所谓“等干了,随之固化”,就是等水从灰泥中蒸发,随后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

因此,博物馆控制的是游客的数量与停留时间。禁止拍照的原因,更多是避免游客在室内长时间逗留带来的水汽与呼出的二氧化碳。

不过他们的说辞是不是有点过分值得怀疑: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这个教皇的天花板,距今已有500多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非保护状态,包括屋顶漏水,墙壁坍塌,数千次弥撒的香火与蜡烛烟雾,以及冬天取暖火盆的熏烤,也包括每天2万游客呼出的水汽与二氧化碳。数百年来,它抵挡住了不知多少污染物的伤害,至今依然完好,说明它并非如此脆弱。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拍张照,不使闪光灯,不行吗?

禁拍之困_第14张图片


更多禁拍的原因,恐怕与公众素质良莠不齐有关

2014年,在国家博物馆的中法建交50周年展览中,因为拍照的观众之间发生肢体冲突,打飞了拍照的手机并撞击在画框上,幸好没打在画面上。雷诺阿的作品险些受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第二天就不许拍照了。

禁拍之困_第15张图片

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以前允许拍照,2011年后不让拍了,原因是馆藏印象派作品翻新后,越来越多人拿着手机旁若无人地“咔嚓咔嚓”的景象,令许多高品位参观者感觉不爽,他们认为有必要捍卫博物馆的价值观。

禁拍之困_第16张图片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允许拍照后收到大量游客投诉,诉说很多人在画作前做“到此一游”合影,没完没了的想获得更好视野与角度,长时间阻挡他人视线,显然与希望安静欣赏作品的人产生摩擦,不愉快的事件不断,后来馆方决定重新恢复禁止拍照。

禁拍之困_第17张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博物馆过去不让拍现在开放了,像英国国家美术馆,但总的来说,禁拍仍是主流观点。

—— 安37    2016.09

你可能感兴趣的:(禁拍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