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派传单到派飞机,广东不断探索水稻植保新模式


相对于临近省份随处可见的水稻大户,广东农村人口外流较少、留守人口较多,决定了其水稻种植仍是散户居多。耕牛已逐渐退出了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适合零散田块耕作的农机。在各技术力量和政策的推动下,人们发现最苦最累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环节,能借用专业植保队伍和专业药械轻松解决。如何实现轻松种田,提高种稻效益,成了广东传统稻作区当下探索的要点。

 

试行放开飞防补贴



根据 3 年来的试验和推广结果,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在 5 月底下了决心,今年将针对市内水稻和莲藕两种农作物,加大项目经费,全面放开植保飞防作业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 20 元 / 亩 / 次,做多少补多少。


“往年植保飞防补贴是项目,经费有限额,最多50万元。今年放开补贴了,飞防企业能做多少就补多少。”珠海农机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内水稻单造种植面积约 3.2 万亩,莲藕约 1 万亩,估计飞防作业总量在 6-8 万亩。


自 2014 年起,珠海市从过往的“派传单”宣传植保知识,改为直接“派飞机”上门服务,持续发力支持植保飞防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2014 年,珠海市无人机打药示范 11000 亩次;2015 年,这一数字翻倍为 24000 亩次;2016 年全市飞防作业25000 亩次。


高压泵打药,每人每天能打 60 亩。


“从农户反映的情况看来,目前 25000 亩次的飞防作业面积已不能够满足农户实际需求。从 2014 年农户抱着尝试的心态对水稻进行飞防示范,到如今的莲藕、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都用无人机打药,植保飞防‘统防统治’效率和质量已深入民心。”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经多年试验示范,飞防作业可节约用药  30% 以上,能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同时降低农民和农药的接触,保证农民的身心健康,受益农户近 3 万人。今年全面放开植保飞防作业的定额补贴,还有要实现全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的目标。


散户也能统防统治


植保飞防的器械维护、飞手劳务费用等都是成本,对于大多数植保飞防而言,单次作业至少在 200 亩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泓就明确表示,基于实际收益考虑,不会接作业面积小,或农田环境不适合无人机飞行的订单。


在《珠海市农用无人机统防统治植保作业工作方案》中,也提出水稻飞防作业每造不超过 2 次,莲藕每年不超过 2 次,单次作业规模不得低于 50 亩。面对这样的要求,散户怎么办?


无人机植保飞防效率虽高,但在风力较大地区使用效果打折。


记者随后从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处了解到,如果单户面积不足 50 亩,可联合周边农户共同作业。农户联合组织超过 50 亩后,需由村委会与服务方签订作业合同,并上报镇一级生产办备案。飞防作业中使用的农药需服务方自筹,不得施用农业部明文规定禁用或限用农药,尽可能使用低毒农药。


据了解,珠海市今年对参加“统防统治”的植保飞防企业不再公开招标,而是采用备案制,只需参与飞防作业的企业具备相应资质和提供相应材料即可。备案资料提交日期截至 7 月 1 日。飞防作业补贴程序遵循“先作业后补贴、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于 2018 年 4 月底前直接兑付给服务方。


专业农服更爱大户


从事农资经销 30 余年的罗志林,在前年开始开发植保农服业务,成立湛江粤联绿色作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购进 10 台走地式打药机。今年再与无人机企业合作,正式进军植保飞防,为周边水稻、甘蔗等农户提供一整套病虫害防治服务。


他表示,走地式打药机作业效果好,但易受地块地形限制。湛江廉江地区以往种植香蕉较多,若水稻田由香蕉地改造而成,则深坑多,容易塌机,无人机则没有这种限制。经过两年的考察试用,他发现无人机技术已经比较完善,至少稳定性和可控性比以前好多了,“今年跟我们合作的无人机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不会动不动炸机”。


他更倾向于做大户的订单,毕竟机器运输和机手都要付费,单次服务的成本摆在那里。不过考虑到现在还属于服务推广期,他偶尔也接一些二三十亩的小订单,每亩根据作业难易程度收取服务费 8-12 元,药费另计。“农业服务肯定是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要做,但不能一开始就想着赚钱。现在先从盈利的项目里拿点钱往这个方向花,慢慢地做到收支平衡,乃至盈利。”


罗志林表示,提供农服目前对促进农资销售帮助不大,但增强了专业大户和大基地跟公司的黏性。招工难是种粮大户普遍遇到的难题,农服的出现轻松解决掉这个难题,也提升了公司影响力,有事情能让大户首先想到公司的服务。

“种地有农忙农闲,机手也有季节性。公司的农机不全是自己用,也对外出租,有需要的话,也会帮租方培训机手。活是接不完的。”


分批种植防治轻松


广 东 东 农 实 业 有 限 公 司 流 转 了 4000 余亩农田种植水稻,是湛江吴川市连片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不过目前仍选择传统的人力打药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公司总经理林家如告诉记者,之前有植保飞防公司到基地做过打药试验,后来基地近海,地势平坦,海风较大,日常风力也有 3-4 级,无人机在这种环境下打药漂移严重,也容易出现死角,并不适用。


请专业植保公司做病虫害防治的费用,跟请零工差不多。而零工多数是当地或邻近县市的中老年农民,对他们也是一种帮扶。”林家如表示,目前基地水稻分批种植,今年从大年初六一直到清明前后都是插秧期,因此并不用大面积统一打药,既分摊了对人力的需求,也分散了台风和病虫害集中爆发带来的风险损失,相对于集中耕种反而更轻松。


“用高压泵打药,1 人 1 天能打 60 亩地。今年基地病虫害很少,到目前只打了一遍药。”林家如告诉记者,这跟水旱轮作和翻晒彻底有关,此外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基地旁边没有其他水稻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源。


她介绍,由于连片规模种植,单产不高,维持在 800 斤 / 亩左右。往年稻谷收购价最高 1.69 元 / 斤,最低 1.28 元 / 斤,平均各年在 1.35 元 / 斤左右。按现在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方式,每亩投入成本在 450 元,扣除地租后,在当地种粮仍有收益。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派传单到派飞机,广东不断探索水稻植保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