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末开始,至公孙氏割据辽东的50年,是中原齐鲁等地汉民流徙辽东的重要时期。其中以“辽海三杰”管宁、邴原、王烈为代表的“汉人精英”,为千山地域带来的“流人文化”,是东汉末年以及三国初期千山文化的重要地域特色。
三杰之首管宁,教书育人一住37年
“辽海三杰”之首管宁,是春秋齐桓公时期齐国宰相管仲的后人,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县)人。
三国第一人是谁?“但论三国人物,管宁必屈首指!”国学大师钱穆推祟管宁为三国第一人。这并不是偶然,大家并不熟悉的管宁,在历史中却有极高的评价。苏东坡以为管宁怀才而遁世,不侍奉曹操父子,品格高尚,眼界高远,胜过荀彧等人。
《三国志·管宁传》记载他的外形很是儒雅:“长八尺,美须眉”,年轻时拜陈仲弓等名家为师,饱读经书,与华歆、邴原是挚友,曾讲学于各地,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公元191年,管宁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度热情招待,多方资助他。当时避居襄平(今辽阳)的人都聚集在城南,管宁却情有独钟地选定了城郊(海城腾鳌新台子或辽阳首山)。
管宁“因山为庐,凿壤为室”,广收门徒,以教书讲授《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为业,“讲诗书,陈俎豆(祭祀和崇奉之意),饰威仪,明礼让……民化其德。”宣扬封建礼仪和治国修身之道,在海城、辽阳一带颇受人们爱戴。
管宁既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他在辽东村落居住时,井边打水器具少,时常有人为争井打斗。管宁于是多买器具,分置井旁,并事先打上水,等待邻里取而用之。邻里知道是管宁所为,纷纷自责,从此打水不再有争斗。
管宁一生不介政事,清高自守,不慕名利,乐善好施,在辽东时威望很高,对世俗的影响之深,是无法简单估量的。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想称王,要管宁来辅佐他,但又怕管宁不答应,所以“终,莫敢发言”。
后来中原局势稳定,许多流民都返回乡里,而管宁依然安居辽东。但辽东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公孙康死后,继位的公孙恭生性懦弱,为公孙渊所不服。管宁看到辽东也将生乱,这才带着全家乘船回到中原,至此管宁在辽东整整生活了37年。
行前,他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的礼物,全部一并归还,保持了清白本性。
管宁回乡后,魏文帝(曹丕)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
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召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与管宁,管宁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
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曾以“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的诗句对管宁赞赏不已。 “辽东帽”是指管宁有高节,是在野的名士,避乱居辽东时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白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而“清操厉冰雪”这句,是说一代高士管宁83岁的一生中,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凛如冰雪。
邴原辽东讲学,一年收徒达数百人
邴原,也是北海朱虚人,少时与同乡管宁都以德操高尚出名。11岁丧父,家境贫寒,但贫不丧志,仍立志学习文化,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收他免费学习,也成就了一则“邴原泣学”的佳话。
成年后,邴原游学四方,拜交韩子助、陈仲弓、范孟博、庐子干等师友,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是东汉末与郑玄齐名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时人称之为“郑邴之学”。
黄巾之乱时,邴原举家迁移到北海,住郁洲山中。当时北海相孔融极力荐举邴原,但邴原因为黄巾贼方盛,天下不宁,与管宁等人避难到辽东。
《三国志·邴原传》记载:邴原在辽东时,也以讲学为业。一年之中投奔他的游学之士达数百人,在襄平(今辽阳)城南邴原教书的地方,整日书声琅琅,教授之声不绝于耳。
邴原后来先于管宁回到了北海,应曹操征召做了司空掾。后又代凉茂任五官将秘书,经常闭门自守,没有公事,从不出门。曹操发兵征讨东吴时,邴原随军出发,死在征吴的道路上。邴原为人秉德纯懿,世人对其评价都极高,辽东太守公孙度称他是“云中白鹤,非鹑鹦之网所能罗矣。”后来返回中原,曹操对邴原也是“见敬益重”,辟为司空掾。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邴原之游学,未尝饮酒,大禹之疏仪狄也”,高度评价邴原游学之时,断然戒酒,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良善为人。
拒绝曹操征召,王烈最后终老辽东
在“辽海三杰”中,只有王烈是终老辽东的,享年77岁。王烈是山东平原县人,少年时以品德高尚著称乡里,每遇灾荒,路有挨饿的人,王烈都给予救济。曾在家乡兴办学校,倡导教育,尤其注重对人的德行培养,深受时人尊敬。曾拜河南陈太丘为师,陈太丘认为他“器业过人”。
《后汉书·王烈传》曾记载“王烈遗布”的故事。王烈少年时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当时有个偷牛的被牛主人抓住,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列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当时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归;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返回。
董卓作乱时,王烈避居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度闻其贤,待以昆弟之礼,欲聘他为长史。王烈拒不出仕,甚至不惜去做商人,以自贬身份。
因为在那个时代,商贾受人轻视,经商的人是不允许为官的。他往来于辽东与朝鲜之间经商,同时也促进了辽东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
据《三国志·王烈传》记载:王烈还躬秉农器,耕于垄亩,帮助农民耕种,亲自传播生产技术,教授使用农具的方法。他布衣蔬食,安居自乐,辽东人奉之若君王。在他的感召下,其所居之地,“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曹操统一北方后,多次征召他都没有回去做官。公元210年,曹操刚刚平定了辽西三郡乌桓,很想征召辽东贤达隐士。闻王烈高名,拟置“征事”二人,招王烈、邴原入选,多次派人赴辽东征召,他都没有答应曹操去做官。最后,77岁时王烈终老辽东。他也是东汉末年少有的终老辽东的文化名人。
范晔在《后汉书》中称赞王烈“以义行称”、“以德感人”,汉灵帝曾亲自坐着马车到王烈家里“畴咨政令”,可见王烈德行之高、学问之深。
诸贤到来,成就辽海文化繁荣
东汉末公孙氏统治时期,与中原战乱相比,相对稳定的辽东,得以在巩固割据政权的意图下,对辽海地域汉文化予以进一步地开拓。在动荡衰弊的东汉末各地边郡中,千山辽海地域,是典型的崇文敬道天地和开疆拓郡的地区。
与一般由战争和天灾人祸引起的大批灾民涌入、流放士人散居不同,主要是具有传统知识修养的齐鲁之地的知识分子自愿避乱跨海而来辽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原进入辽海地区的这些文人、贤士,其汉儒文化的推动力和汉郡文化的传播力远大于迁居人数的自然影响力。比如,邴原以汉礼、汉俗教化边郡的盛举,就是两汉时期,辽东流士文人带来的“汉儒”、“私学”盛极一时的写照,它在辽海地区的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可独书一笔。
辽东地区人口的增长,除了由于公孙氏政权实行守边、保境、安民的政策外,也与诸贤来辽东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管宁来辽东,追随他的流人“旬月而成邑”。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
辽东三杰等诸贤寓居辽东,对维持公孙氏政权,加快辽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王烈、管宁、邴原等为代表的流人学士对辽东最大的贡献,是传播了正统的儒家学说,并且以其名士特有的道德风范影响了辽东地区文化的传承,成就了辽东文化的鼎盛。
为了招徕人才并赢得中原名士的支持和肯定,公孙度及其后继者多采取谦恭礼让的态度对待流寓的士人。
然而,避乱辽东的名士们,却都以种种借口予以推辞,纷纷远离城市,躬耕田亩,开馆设学,过起布衣蔬食的生活。
流寓儒学名士不与公孙氏为伍,大多以学术和教育的方式谋求生路,恰恰加速了儒学和传统道德文化在千山辽海地域的传播。
流寓辽东期间,这些儒学士大夫多延揽生徒, 传授学业。在当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兴学传教,将中原的儒学文化及学术风尚在辽东阐扬,奠定了辽东正统文化的基础。
同时,这些在辽东的名士,言行端庄,恪守道德,以自己的节操和品行感染、教化周围的人。中原学士入辽后,促成了官方儒学与辽东乡土文化的结合,成为汉末千山辽海地域文化“趋同汉制”的动力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