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小组S2#阅读笔记_吴继峰 洪炜_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_汉语学习2015(8)

这是一篇可以认真借鉴的论文,便于操作。准备邀请越南同学慧仪和我一起模仿来做。

这篇论文选题是“在X下”的习得。在你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条件下。汉语二语学习者对“在X下”的抽象义、介词结构中方位词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不清楚,产生偏误。

现有研究:

本体方面:

“在X下” “在”“下”的隐现规律和机制

“下”的意义和功能

二语习得:

习得特点、偏误分析。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问题1:

聚焦“在”的整体考察中“在X下”结构的偏误,未对该结构在表示不同语义类型进行分类分析。

根据本文作者之一_吴继峰2014对母语语料库研究,该结构不同语义占比不同,其中表条件义和表情况状态义最多。

问题2:

未区分学习者母语背景的研究居多。多从母语负迁移角度出发解释中介语情况。

鲜有从语言标记、语言距离、概念迁移、汉语欧化现象等其他视角考察并解释。

本研究:

实证研究考察英语母语者对两种语义“在X下”的习得。

研究问题:

1. 英语母语者对“在X下”抽象义的整体习得情况?

2. 两种语义的习得难度是否有差异?

3. 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习得这两种抽象义的难度是否有差异?

实验设计:

2X2

2 两种语义(条件义    情况状态义)

2 中级学习者 高级学习者

被试 中高级各30人

实验材料:

12个语法错误的句子,(6个条件义,6个情况状态义(方位词错用3个,方位词缺失3个))

12个语法正确的句子穿插其中。

实验操作:

试测:中高级各1名,试测后邀请其提出建议。

施测:

随堂测验,要求学习者判断正误并修改。

计分:

判断正确 +1 修改正确 +1

访谈:

测试后中高级各10人访谈,逐题询问判断、修改的理由。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 判断结果

1 成绩表统计

2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语义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说明条件义和情况状态义成绩存在差异。

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存在差异。

3 交互作用:

说明中高级对两种语义的习得有差异。

简单效应分析:

中级者,语义类型简单效应显著

高级者,语义类型简单效应也显著

这些结果表明:两种语义的成绩受中级、高级水平的影响。

                             中级的语义类型效应更大。

二 修改结果

1 修改成绩表

2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语义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两种的习得有差异

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中高级水平的成绩也有差异

3 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显著,说明中高级学习者在两种语义的修改存在显著差异。

简单效应分析:

中级阶段,语义类型差异显著

高级阶段,语义类型差异也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的确有差异。

三 修改错误类型

对修改的错误进行分析

a误删

b方位词混淆

c错改其他成分

d未修改

都以学习者判断正确为基础,即学习者判断正确但修改错误,或不知道如何修改。


对不同错误类型百分比进行卡方检验,中高级学习者在不同错误类型上都显著。

综合讨论:

A 语言

1 母语影响

2 标记性

3 语言距离 (英汉与韩汉)

B 水平

分不同语义类型,不同水平的判断和修改。

解释:

语言迁移理论

C语义类型的频度因素

D汉语的欧化现象

结论:

1 两种语义存在差异,情况状态义比条件义更难习得

2 中高级阶段存在差异,高级者好于中级者。中级者,整体意识不强。高级者,整体意识增强,但内部偏误存在。

教学启示:

1 中级阶段,加强整体理解的教学

2 对“在X上 中 下”分类讲解和辨析。教“在X下”时,重点教情况状态义

3 加强汉外对比

个人感觉:

看论文整体,很像是一篇非常好的博士生阶段上周老师习得课的课程论文。所以更适合现在的我模仿。我喜欢。

找到一个语言点,找到一堆学生,接受语言测试,然后分析,再用理论解释。

这篇论文中有几个亮点可以学:

1 作者之一此前对这个语言项的母语语料库分析,得出的不同语义类型。

我可以学习这一点,找到一个语言点,在语料库基础上析出几个常用项目。

2 进行 ?X?的实测。

3 用多种学过的理论分析、验证。

说做就做。

目前有两个灵感。

1 “得很”

2 有方向性的动词。 误用 误代  误代为 等。

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写小组S2#阅读笔记_吴继峰 洪炜_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_汉语学习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