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认识一下“学习”是什么-Learning How to Learn Week1

“Learning How To Learn”是著名的网课网站Coursera最受欢迎也是最受好评的课程之一。“学习如何学习”,花四周的时间带你探讨学习的本质,从科学的角度让你更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学习的,从而帮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能力。

这篇文章是我在学习第一周课程之后的复习与总结,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 两种思维模式

科学地认识一下“学习”是什么-Learning How to Learn Week1_第1张图片
左:集中模式 右:发散模式

集中模式(Focused Mode):我们所知道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集中精力,认真学习。通常会运用到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比如,运用已经学会的九九乘法表解决乘法算式;或是利用学过的时间管理法安排日程。然而集中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如类比图中所示,解决新问题需要用到左下角黑色的区域内的知识点或是法,然而在集中模式下我们的思维被限制在已有的红色区域中徘徊。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固化”“思维僵硬”。

发散模式(Diffused Mode):大脑完全放松,甚至“走神”“出神”,这时候就进入发散模式。在发散模式下,尽管我们没有刻意地进行思考,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依然在活跃地传递信号并且试图建立连接。如类比图中所示,红线(代表我们的想法)能在更广阔的区域里游走并且触发更多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在脑海深处。发散模式更适合处理创新性问题,在发散模式下,我们更容易激发创造力。

我的想法:我现在写这篇总结就是在集中模式下进行的,目的在于巩固概念、梳理知识点。通过反复查看视频和文本,并且试图用自己的话总结概念,感觉这次学习比去年那次糊里糊涂的看看就算完更加有效果。当然,写着写着肯定会有写不出来的时候,这时候就按照番茄钟规定的5分钟休息时间,起身走一走活动一下,或是干脆躺在床上,重新坐会电脑前面就又能写出点儿东西了。

  • 学习过程与拖延症

科学地认识一下“学习”是什么-Learning How to Learn Week1_第2张图片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学习过程
1 学习新知识或是碰到难题——让思维在集中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不断切换,利用已有的知识激发灵感——有效的学习
2 每天学习一点——建立新的神经结构——复习——加强神经之间的链接

拖延症
原理:真的不想做某件事情——触发大脑内的疼痛反射区——大脑发出负面信号试图转移注意力
解决方法:
1 不想做也要硬做。研究证明,只要你肯开始做那件你不想做的事情并且坚持一会儿,那种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2 番茄钟。注意:要坚持在番茄钟内保持集中注意力,番茄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定要给自己休息时间并且奖励自己。

我的想法: 背单词是我最不愿意干的事儿但是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我把背单词安排成第一个要吃掉的“青蛙”,早上先开始背单词。确实,一旦开始背单词的番茄钟,随着精神的集中,那种不爽快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而且一个番茄钟最短25分钟,就算一直有不适感也很容易坚持下来。休息和奖励很重要,背完单词我就可以刷微博聊微信吃零食了~

  • 记忆的分类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在短时间之内有意识地重复信息,这个过程会行程工作记忆,也就是短期记忆。悲惨的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处理并储存4个信息块(也有说3-5个)。工作记忆像一块儿不好用的黑板,虽然上面记下了一些信息,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会很快模糊掉。

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我们的知识储备仓库,我们可以通过复习把工作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但是就算我们已经把某些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储存在脑海里,我们还是需要经常地复习,否则这些知识会被“积压”在记忆仓库的角落里,很难被利用到。

重复记忆规律(Spaced Repetition)

科学地认识一下“学习”是什么-Learning How to Learn Week1_第3张图片
7天简易版

简而言之,在第1、2、3天进行复习,第4天休息,第5天复习,第6天休息,第7天复习。

我的想法: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储存4个知识块还是有点抽象,不是特别明白。我感觉就是一个字儿:短。更加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不赶紧复习会很快就忘掉的。至于重复记忆规律,类似简易版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从7天开始练习,可以逐渐扩大时间长度。想用在背单词上试一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地认识一下“学习”是什么-Learning How to Learn Wee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