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s | Are | PS |
---|---|---|
1 | KVC | YES |
2 | KVO | YES |
3 | 通知 | YES |
4 | 属性 | YES |
5 | 协议 | YES |
6 | 几种模式的优劣 | YES |
7 | 几种模式的对比 | YES |
8 | 引用 | YES |
1、KVC,即是指 NSKeyValueCoding,一个非正式的Protocol,提供一种机制来间接访问对象的属性。而不是通过调用Setter、Getter方法访问。KVO 就是基于 KVC 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Demo:
@interface myPerson : NSObject
{
NSString*_name;
int _age;
int _height;
int _weight;
}
@end
@interface test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myPerson*testPerson;
@end
- (void)testKVC
{
testPerson = [[myPerson alloc] init];
NSLog(@"testPerson‘s init height =%@", [testPerson valueForKey:@"height"]);
[testPerson setValue:[NSNumber numberWithInt:168]forKey:@"height"]; NSLog(@"testPerson‘s height = %@", [testPerson valueForKey:@"height"]);
}
第一段代码是定义了一个myPerson的类,这个类有一个_height的属性,但是没有提供任何getter/setter的访问方法。同时在testViewController这个类里面有一个myPerson的对象指针。
当myPerson实例化后,常规来说是无法访问这个对象的_height属性的,不过通过KVC我们做到了,代码就是testKVC这个函数。
运行之后打印值就是:
2015-3-13 11:16:21.970 test[408:c07] testPerson‘s init height = 0
2015-3-13 11:16:21.971 test[408:c07] testPerson‘s height = 168
这就说明确实读写了_height属性。
KVC的常用方法:
- (id)valueForKey:(NSString *)key;
- (void)setValue:(id)value forKey:(NSString *)key;
valueForKey的方法根据key的值读取对象的属性,setValue:forKey:是根据key的值来写对象的属性。
注意:
key的值必须正确,如果拼写错误,会出现异常
当key的值是没有定义的,valueForUndefinedKey:这个方法会被调用,如果你自己写了这个方法,key的值出错就会调用到这里来
因为类key反复嵌套,所以有个keyPath的概念,keyPath就是用.号来把一个一个key链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个路径访问下去
NSArray/NSSet等都支持KVC
2、KVO的是KeyValue Observe的缩写,中文是键值观察。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察者模式,观察者在键值改变时会得到通知。iOS中有个Notification的机制,也可以获得通知,但这个机制需要有个Center,相比之下KVO更加简洁而直接。
KVO的使用也很简单,就是简单的3步。
- 注册需要观察的对象的属性addObserver:forKeyPath:options:context:
- 实现observeValueForKeyPath:ofObject:change:context:方法,这个方法当观察的属性变化时会自动调用
- 取消注册观察removeObserver:forKeyPath:context:
Demo:
@interface myPerson : NSObject
{
NSString *_name;
int _age;
int _height;
int _weight;
}
@end
@interface test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myPerson *testPerson;
- (IBAction)onBtnTest:(id)sender;
@end
- (void)testKVO
{
testPerson = [[myPerson alloc] init];
[testPerson addObserver:self forKeyPath:@"height" options: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New context:nil];
}
- (void)observeValue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ofObject:(id)object change:(NSDictionary *)change context:(void *)context
{
if ([keyPath isEqualToString:@"height"]) {
NSLog(@"Height is changed! new=%@", [change valueForKey:NSKeyValueChangeNewKey]);
} else {
[super observeValueForKeyPath:keyPath ofObject:object change:change context:context];
}
}
- (IBAction)onBtnTest:(id)sender {
int h = [[testPerson valueForKey:@"height"] intValue];
[testPerson setValue:[NSNumber numberWithInt:h+1] forKey:@"height"];
NSLog(@"person height=%@", [testPerson valueForKey:@"height"]);
}
- (void)dealloc
{
[testPerson removeObserver:self forKeyPath:@"height" context:nil];
[super dealloc];
}
第一段代码声明了myPerson类,里面有个_height的属性。在testViewController有一个testPerson的对象指针。
在testKVO这个方法里面,我们注册了testPerson这个对象height属性的观察,这样当testPerson的height属性变化时, 会得到通知。在这个方法中还通过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New这个参数要求把新值在dictionary中传递过来。
重写了observeValueForKeyPath:ofObject:change:context:方法,这个方法里的change这个NSDictionary对象包含了相应的值。
需要强调的是KVO的回调要被调用,属性必须是通过KVC的方法来修改的,如果是调用类的其他方法来修改属性,这个观察者是不会得到通知的。
3、NSNotification的用法见
NSNotificationCenter提供了一种更加解耦的方式。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任何对象都可以发送通知到中心,同时任何对象可以监听中心的通知。
发送通知的代码如下: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postNotificationName:@"myNotificationName" object:broadcasterObject];
注册接收通知的代码如下: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addObserver:listenerObject selector:@selector(receivingMethodOnListener:) name:@”myNotificationName” object:nil];
注册通知的时候可以指定一个具体的广播者对象,但这不是必须的。你可能注意到了defaultCenter。实际上这是你在应用中会使用到的唯一的中心。通知会向整个应用开放,因此只有一个中心。
同时还有一个NSDistributedNotificationCenter。这是用来应用间通信的。在整个计算机上只有一个该类型的中心。
优点: 通知的发送者和接受者都不需要知道对方。可以指定接收通知的具体方法。通知名可以是任何字符串。
缺点: 较键值观察需要多点代码。在删掉前必须移除监听者。不能传大量数值,只能让谁去做什么事。
4.属性
- 属性传值第一步需要用到什么类型就定义什么样的属性
- 从上一个页面到一个页面的选中方法里面将要传的值传到来(上一个页面)备注: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上一个页面推到下一个页面。
如:MainViewController与SecondViewController两个视图控制器,点击MainViewController中的按钮将跳转到SecondViewController视图,同时想要传递一个值过去。这时可以利用属性传值。
首先SecondViewController视图中需要有一个属性用来存储传递过来的值:
@property(nonatomic,retain) NSString *firstValue ;//属性传值
然后MainViewController视图需要引用SecondViewController视图的头文件,在视图中的按钮点击事件中,通过SecondViewController的对象将需要传递的值存在firstValue中:
(void)buttonAction:(UIButton *)button
{
SecondViewController *second =
[[SecondViewController alloc]init];//用下一个视图的属性接受想要传过去的值,属性传值
second.firstValue = _txtFiled.text;
[self.navigationControllerpushViewController:second animated:YES];
}
页面跳转之后,就能在SecondViewController视图中,通过存值的属性,取用刚才传递过来的值:
显示传过来的值[_txtFiledsetText:_firstValue];//firstValue保存传过来的值
5.协议和代理
协议(protocol),就是使用了这个协议后,必须按照协议规定的内容来处理事情,协议中要求的方法必须实现(@optional的方法除外)。
protocol是一种语法,它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实现delegate模式的机会。
定义protocol如下:
@protocol ClassBDelegate
- (void)methodOne;
@optional
- (void)methodTwo:(NSString *)value;
@end
//定义了一个ClassB的协议,这个协议中包含两个方法,其中methodTwo为可选的。
//在ClassA的头文件(ClassA.h)中定义这个协议,如下代码:
@interface ClassA
@end
//在ClassA的实现文件(ClassA.m)中实现ClassBDelegate的两个方法,其中methodTwo可以不实现,如下:
- (void)methodOne{
// 具体实现内容
}
- (void)methodTwo:(NSString *)value{
// 具体实现内容
}
代理(delegate),顾名思义就是委托别人办事,当一件事情发生后,自己不处理,让别人来处理。
delegate和protocol没有关系。delegate本身是一种设计模式。是把一个类自己需要做的一部分事情,让另一个类(也可以就是自己本身)来完成。
在ClassB的头文件(ClassB.h)中定义一个代理如下:
@interface ClassB
@property (nonatomic, unsafe_unretained) id delegate;
@end
这样,当我们在ClassB的实现文件(ClassB.m)中遇到想让别的类(如 ClassA)处理的问题时,就可以这样
[self.delegate methodOne];
[self.delegate methodTwo:@"需要传递的值"];
6.几个观察者模式的优劣
delegate 的 优势 :
- 非常严格的语法。所有将听到的事件必须是在delegate协议中有清晰的定义。
- 如果delegate中的一个方法没有实现那么就会出现编译警告/错误
- 协议必须在controller的作用域范围内定义
- 在一个应用中的控制流程是可跟踪的并且是可识别的;
- 在一个控制器中可以定义定义多个不同的协议,每个协议有不同的delegates
- 没有第三方对象要求保持/监视通信过程。
- 能够接收调用的协议方法的返回值。这意味着delegate能够提供反馈信息给controller
缺点 :
需要定义很多代码:
1.协议定义;
2.controller的delegate属性;
3.在delegate本身中实现delegate方法定义在释放代理对象时,需要小心的将delegate改为nil。一旦设定失败,那么调用释放对象的方法将会出现内存crash
在一个controller中有多个delegate对象,并且delegate是遵守同一个协议,但还是很难告诉多个对象同一个事件,不过有可能。
notification的 优势 :
不需要编写多少代码,实现比较简单;
对于一个发出的通知,多个对象能够做出反应,即1对多的方式实现简单
controller能够传递context对象(dictionary),context对象携带了关于发送通知的自定义的信息
缺点 :
在编译期不会检查通知是否能够被观察者正确的处理;
在释放注册的对象时,需要在通知中心取消注册;
在调试的时候应用的工作以及控制过程难跟踪;
需要第三方来管理controller与观察者对象之间的联系;
controller和观察者需要提前知道通知名称、UserInfodictionary keys。如果这些没有在工作区间定义,那么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
通知发出后,controller不能从观察者获得任何的反馈信息。
KVO的 优势 :
能够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实现两个对象间的同步。例如:model和view之间同步;
能够对非我们创建的对象,即内部对象的状态改变作出响应,而且不需要改变内部对象(SKD对象)的实现;
能够提供观察的属性的最新值以及先前值;
用key paths来观察属性,因此也可以观察嵌套对象;
完成了对观察对象的抽象,因为不需要额外的代码来允许观察值能够被观察
缺点 :
我们观察的属性必须使用strings来定义。编译器才不会出现警告以及检查;
对属性重构将导致我们的观察代码不再可用;
复杂的“IF”语句要求对象正在观察多个值。这是因为所有的观察代码通过一个方法来指向;
4 .当释放观察者时不需要移除观察者。
7.几种模式的对比
- 效率肯定是delegate比NSNotification高。
delegate方法比notification更加直接,最典型的特征是,delegate方法往往需要关注返回值,也就是delegate方法的结果。
比如- windowShouldClose:,需要关心返回的是yes还是no。所以delegate方法往往包含 should这个很传神的词。也就是好比你做我的delegate,我会问你我想关闭窗口你愿意吗?你需要给我一个答案,我根据你的答案来决定如何做下一步。
相反的,notification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关心接受者的态度,我只管把通告放出来,你接受不接受就是你的事情,同时我也不关心结果。所以notification往往用did这个词汇,比如NSWindowDidResizeNotification,那么NSWindow对象放出这个notification后就什么都不管了也不会等待接 受者的反应。
2、KVO和NSNotification的区别:
和delegate一样,KVO和NSNotification的作用也是类与类之间的通信,与delegate不同的是
- 这两个都是负责发出通知,剩下的事情就不管了,所以没有返回值;
- delegate只是一对一,而这两个可以一对多。这两者也有各自的特点。
8.引用
http://www.mamicode.com/info-detail-515516.html
http://blog.csdn.net/eduora_meimei/article/details/44198909